紅柿子「蔬菜工廠」燃起台灣農業生機
撰文 /
林宏文
看到父親務農辛苦,也因團膳業務需求,鍾添景投入打造「蔬菜工廠」,卻大虧六千萬元,之後他不斷嘗試,並投入發芽食品研發,成功圓夢。
站在位於新豐占地百坪的蔬菜工廠中,紅柿子公司總經理鍾添景望著架子上一片綠油油的蔬菜,開心地摘下幾片葉子給參觀的朋友說,「這種菜比一般乾淨一千倍,我都是這樣吃的,你試試看。」
由 於是在室內種植蔬菜,在乾淨程度上,比種植在土裡的要乾淨許多,而且也不受天候及蟲災影響,一年四季都可穩定產出。鍾添景的原則是,別人種得出來的,他就 不種。「我們選擇的菜種,是需要從國外進口的蔬菜,或是相反季節的蔬菜,例如夏天也可以種出茼蒿菜,這樣才能創造出差異化的價值。」
放眼看去,層層疊高的蔬菜架,井然有序排列,生產一般蔬菜的樓層可以到五層,至於體積較小的芽苗菜,甚至可以「住」到十層樓,設計上又要讓每顆菜都能吸收到足夠的光線,才能夠在一百坪的工廠內,每天生產三千顆蔬菜。
團膳起家 築蔬菜工廠圓夢
鍾添景所學與工作經歷跟農業有關。他念文化大學園藝系,畢業後到興農食品負責農藥業務,之後自行創業,切入團膳事業,並朝上游食材做研究整合,但他動念想做「蔬菜工廠」的關鍵,與他出身農家有關。
鍾添景出身農家,從小就跟著父親在田裡幫忙,每到放暑假,他一定趕回家幫忙。甚至大學聯考的前一天,他還在田裡工作,讓他曬出黝黑的皮膚,並且磨出粗糙的雙手。至今鍾添景的父親已八十多歲,仍然每天拿著鋤頭下田。
鍾添景回憶,從小家裡孩子多,但家裡收入很不穩定,「我的弟弟很會念書,當時父親為了讓弟弟出國念博士,一甲地的稻子賣掉的錢,拿出三分之二只夠買一張到美國的機票,更何況家裡還有六、七個小孩要養。」
鍾添景對台灣農業問題,有深切的感受,「你看,只要到鄉下隨便逛一下,就可以看見到處都貼著農地出售的牌子,看了實在很痛心。」鍾添景指著紅柿子附近的農田,近來不斷有人買賣轉手,經過炒作,一轉手就可以賺上百萬元,「這麼好賺,誰還願意辛苦當農夫?」
在他心中,投資蔬菜工廠除了圓夢,解決農業問題外,跟他本身的事業也有關。他創業的紅柿子,是桃園地區最大的團膳公司,最高曾經每天供應八萬份學校及工廠午餐。由於是各種蔬菜水果上游原料的最大客戶,讓鍾添景很早就開始思考要如何改善食材品質。
七年前,鍾添景把想法付諸行動,但卻出師不利。當時,他與朋友在宜蘭蓋一座蔬菜工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成熟,加上發光二極體(LED)價格還很貴,六千萬元的投資全部泡湯。他內心發誓,有一天,他要捲土重來,完成這個夢想中的蔬菜工廠。
鍾添景知道在蔬菜工廠中,LED燈光的技術占相當關鍵的角色,他雖然是LED門外漢,但他找來專家一起合作開發,解決各種散熱及設計的問題。如今LED燈效率大為提升,並已經改良到第四代,靠著LED燈就可以在室內種植各種蔬菜。
要精進 不讓農業走向衰敗
解決了LED燈的技術問題,鍾添景前後投入近三千萬元研究發芽玄米,運用生物科技的方法,催化胚乳,活化沉靜中的酵素,讓糙米可增生更多新的營養素,這與一般糙米經烘乾處理,致使內部酵素停止活動,營養素因而處於「休眠狀態」的情況大不相同。
由 於發芽加工技術大幅精進,紅柿子在芽類的年營收快速成長,達到上千萬元。不過,目前鍾添景最關心的,還是整個農業的生態能否復甦健全。他很感慨地說,「老 一輩逐漸凋零,但年輕人早已遠離農村,甚至在太陽底下曬幾分鐘就會昏倒。」台灣的農業政策與社會風氣,都讓農業走向衰敗之路。
鍾添景清楚知道他的蔬菜工廠,可以解決上述的農業問題。「若是一對夫妻想要經營一個事業,要建造一間每天可生產
一千顆蔬菜的工廠,只需要兩百多萬元的投資。」鍾添景很興奮地說,生產出來的蔬菜,還可以賣回給紅柿子,收購價是每包(約二六○公克)二十六元至二十九
元,所以一對夫婦創業,若請兩個人來幫忙,每個月都能有十萬元的淨收入,這樣的投資報酬率,遠比一般菜農要強上好幾倍。
鍾添景的研究成果,變成一套
鍾添景的研究成果,變成一套
以很容易複製的商業模式,也是因為有這麼完整的事業規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