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11

林劍:Yves Saint Laurent,為女性服務@Fashion





「女性最美麗的服裝莫過於愛人的臂彎。但對無此幸運的女人來說,有我。」Yves Saint Laurent斯言浪漫,飽含了對女性的愛。若是真正瞭解時裝、瞭解Saint Laurent先生終其一生所為之奮鬥的目標,便可毫無矯飾地將他稱為「一個為女性服務的人」。

左岸時裝

儘管Yves Saint LaurentCoco Chanel並沒有真正碰過面,但兩人的名字卻在整個20世紀交相輝映,牽扯不斷;也鮮有設計師能像他們一樣賦予時裝以解放女性的使命。即便是向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同性戀設計師的Chanel也不禁在一次電視採訪中不吝溢美之詞,稱唯有Saint Laurent才是她精神上的繼承人。而先生本人則在2002年「金盆洗手」時,引Chanel為自己的精神上師:「她教會了我太多東西了。眾所周知,她解放了女性。這也正是多年後,我得以解放時尚的力量源泉。」

半個多世紀前,Chanel將女性從誇張的服裝曲線中解放了出來,還女性身體以自然的面目,卻止步於褲裝。畢竟,Chanel的心中依舊留存了一個「高雅脫俗」的女性形象。而Yves Saint Laurent之所以不朽,更是洞徹了女性之美。1962年,先生石破天驚地推出了第一款女褲,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不斷從男人的衣櫃裡為女性找尋到西裝連衣褲男式短大衣短褲風衣皮夾克獵裝,當然還有最出名的燕尾服。先生生前的閨密Catherine Deneuve說:「他設計的服裝讓女人可以面對陌生的世界,可以毫無畏懼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他服裝中的男性風格帶給女人一種力量,讓她可以面對各種可能的阻礙與挑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裝界深受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顯示出浮誇而又不可親近的特質。時裝成了設計師們縱情表達自我的工具。而Saint Laurent則抵禦住了這股歪風,「我抵死反對通過時裝來滿足自我的幻想。我一直想做的就是服務女性,在偉大的解放運動中,一路陪伴著她們。」

無論是20剛出頭的Saint Laurent在事業之初,繼承Christian Dior先生的衣缽,所創造的粗野的皮夾克以及套裝下的高領毛衣,還是他開創了自己品牌後所創造的燕尾服,先生總能在革命激情與女性魅力裡找到不俗的平衡。《紐約客》雜誌的Judith Thurman將之歸結為先生對女性擁有「宗教般的熱愛」,並且「用剪裁和面料與女性的身體進行了一場戀人間的對話。」

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在巴黎的盧森堡公園附近開創了Rive Gauche成衣專賣店,以高級定製服十分之一的價格售賣成衣。儘管「成衣」的概念由Pierre Cardin提出,但正是因為Saint Laurent的實踐,它成為時裝設計師們趨之若鶩的新事物。先生說:「成衣不是終點,而是一種女裝風格,它就是未來。它讓女性看起來更年輕更可人更自主。」

70年代中期,與Saint Laurent日益脆弱的神經一同到來的是他創作的另一個高峰。一戰前夕,尼金斯基領銜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兵不血刃地征服了巴黎,那滿台金色紫色,並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臺服裝,在巴黎掀起了一股視覺革命。誰也沒有想到,半個多世紀後,Yves Saint Laurent將巴黎人心中永恆揮之不去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之夢,演繹得如此精彩:東方式的迷幻瀰漫於此時的服裝中,那些用貂皮滾邊的哥薩克外套鑲著金色錦緞;七彩的絲綢拼接成吉普賽長裙……之後,Saint Laurent又迅速「取道」中國,新系列中到處可見唐服旗袍的影響。在經歷了嬉皮士們追求年輕平等的反時裝思潮後,Yves Saint Laurent適時地重新構築了「高級定製服」的夢幻天堂,把女人們重新攬回了時裝的懷抱,從而再次確立了這個「最後的高級訂製服設計師」的無上地位。先生非常珍視這段時間的創作:「這是我與夢想合作的結果。在小說歌劇繪畫中,我心中熾愛的所有女主角,都賦予了這個系列。」

1983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OMA)服裝學院舉辦了Yves Saint Laurent 25周年回顧展。這是MOMA第一次為在世的服裝設計師舉辦展覽。這一展覽輾轉莫斯科,又來到了北京,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頂尖時裝設計師的大展。西方媒體寫道:「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靜靜地神情尊重地看展品,幾乎每人手裡都拿著速寫簿和鉛筆。1年以後,北京街頭出現了模仿Saint Laurent款式的服裝,各種款式,從蒙德里安裙到『俄羅斯芭蕾舞團』系列的服裝都受到了模仿。」

多年以後,先生漸漸喪失了為女性服務的能力,於2002年宣佈退休,他無奈地說道:「我與新的時裝界已沒有共同之處。我的工作已衰減到僅僅只是門面功夫而已。優雅和美麗已被放逐。」先生被混亂的秩序搞得精疲力盡,一種被邊緣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大,最後索性吞噬了他的創造力,是時候該歇息了。

右岸愛情

Yves Saint Laurent這樣的天才談戀愛是件辛苦的事,他以劍柄授人,將劍尖對準自己。自從1958年,他在為Christian Dior工作時,結識商人Pierre Berge後,兩人的愛情與事業便一直捆綁到在了一起,長達半個世紀。

先生是時裝界最出名的「紙人」,經不起一些些沉浮。唯有酒精香煙和致幻劑才能把他從痛苦的現實中暫時性地連根拔起。這一切的變故應該可以追溯到1960年。彼時,他剛剛為Christian Dior創作了6個精彩紛呈的系列,成為了巴黎時裝界紅透半邊天的「金童子」。他與名氣相當的其他設計師相比,實在是太年輕了,或許他是唯一一個會去夜總會找樂子的設計師。當時,他酷愛一家名叫Club Sept的俱樂部,這裡匯聚了全巴黎最酷的人。然而,他的故鄉阿爾及利亞內戰爆發,先生不得不應徵入伍。在充滿暴力的兵營裡,他的神經第一次大崩潰。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Christian Dior公司的高層因不滿先生的革命性設計,趁他離職期間,單方面撕毀合同。Saint Laurent憤怒了,在Pierre Berge的鼓勵下,他與Christian Dior公司對簿公堂。最終,雖然他打贏了這場官司,卻永遠被擯棄在了Christian Dior的大門之外。

Berge珍惜著與Yves Saint Laurent相處的每一天,哪怕是又打又鬧的糟糕日子。兩人往往沒來由地交惡,又閃電般地撥雲見日,Berge知道Yves離不開他,依賴著他,所以包容下了他所有的壞脾氣。雖然不能在創作上幫助他,Berge卻為這個「商業白癡」打下了江山,鞏固了基業。到70年代末,他為整個Yves Saint Laurent王國創造了每年2億美金的業績。即便80年兩人正式分手,卻也還是生意上的搭檔。

攪亂了整盤局的人是貴族Jacques de Bascher,這個真正的「武陵少年」擁有迷人的外貌以及卓越的品味,對穿衣打扮無比挑剔。而Saint Laurent以藝術家般瘋狂而敏感的性格,牢牢地吸引住了Jacques。兩人年齡懸殊,卻彼此相愛。Jacques在與先生的縱情聲色中,日益將他推向神經崩潰的深淵,先生甚至罹患嚴重的憂鬱症,幾度自殺;那邊廂,Berge卻不停投入心力,挽救先生的健康和事業。然而誰又料到,先生與此同時創造出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系列,登上了事業的最頂峰。這恰恰是崩潰的神經和毒品雙重作用下的結果。

1989年,Jacques因愛滋病與世長辭。先生意志消沉,不停在每個系列的新裝中,重複自己的過去。然而,還是Berge陪伴在他的身邊,寸步不離。沒想到最後陪在先生身旁,看著先生的身體一寸一寸涼下去的人,依舊是Berge。葬禮上,Berge說:「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說話,Yves……我不知道如何說再見,因為我永遠不能離開你。我們永遠不能一起看日落了。我們畫畫前,永遠不能一起分享彼此的感情了。某天我會去摩洛哥的棕櫚樹下找你。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