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ke Newington農夫市集,是當地居民對孩子進行食物教育的絕佳自然教室。記者徐兆玄/英國攝影
麥塞特農場公園是歐洲最大的都市農園。記者徐兆玄/英國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英國報導
「我們必須跟農夫和社區合作,把我們的食物從溫室和超市中搶救回來。」耕種社群創辦人茱莉亞(Julia Brown)說。
農田餵養人們,人們則以支持農地做為回報,共同承擔風險;消費者在市集裡與生產者面對面溝通,享有自耕自食的樂趣和責任。耕種社群「和食物做鄰居」的經營模式,對台灣五、六十歲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是工業化與全球化餵養出的超市,隔開了土地和人。這一代人在超市中長大,從廣告和冰櫃認識食物。
冷凍技術和全球運輸系統消滅了食物身上的季節密碼;而超市光鮮誘人的蔬果果皮底下,藏著人工美化的謊言與跨國廉價勞工的血汗。
身為工業革命與全球化源頭的英國,上世紀末吹起了「食物在地正義」的號角。
1990年代英國農業受全球化影響,只生產經濟效益高的作物,大量倚賴進口作物。為了對抗作物不均衡和支持本地農夫,茱莉亞和幾位海克尼居民,聯手創辦了「耕種社群」。
食物汙染與能源危機刺激了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成長。不相信進口、基因改造食物的農民,重新尋找讓他們安心的食物。耕種社群2007年達到收支平衡,旗下三處農田,一年創造逾廿萬英鎊的產值。為什麼要當都市農夫?高學歷的麥可(Michael Turrisi)答案是:「為了社會正義!」現代食物的銷售所得,僅百分之十回到農夫身上。只有當消費者有機會扮演生產者,體會食物鏈的不合理,才能產生扭轉的力量。
離開超市,讓我們重新認識食物。麥可說,食物廣告強調的視覺效果,讓消費者誤認光豔欲滴的蔬果才是最新鮮、美味的水果。
而擺脫經銷商與添加物的社區農田,生產的蔬果往往「賣相」不佳,讓陷於「色香味」迷思的餐廳、賣場卻步。「消費者還需要教育」,回到田園是第一步。
回到農夫市集,讓我們向自然學習新的消費觀念。樂美琪說,農夫市集的食物雖較貴,卻可以「吃多少買多少」;超市的食物便宜卻必須大量購買,「吃不完就丟了」,長久下來未必省錢。
改變世界,就從改變你的食物開始。
@Source: 聯合報 2011/08/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