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12

是愛,不是時裝 | Alber Elbaz@People














Alber Elbaz入主Lanvin十周年中,為Lanvin奠定了極為女性化的優雅風格。當全世界仍沉浸在這場盛慶時,我們正在紐約與Elbaz一同暢談有關設計哲學、女性夢想、時尚現狀,乃至對完美焦慮症的種種觀點。

當你做完一期雜誌,你還想再回去看它嗎?」Alber Elbaz一邊翻著《周末畫報》,一邊問我。

「我不能。對我來說,做秀的前一天,是最痛苦的。我看著我的整個系列,它們是如此的不完美,我眼中看到的儘是錯誤。」

他看起來充滿憂慮。

「但如果它們看起來是完美的,我就不會再做下去了。就是因為我看到的都是錯誤,第二天我才有動力再去工作室,再做下一個系列。」

我心想,標準設計師的完美焦慮症,還有那一點點猶太人的神經質。未完成的縫邊,看似隨意的皺褶,露在外面的拉鏈,像洗壞了的重磅真絲(在Elbaz之前,這些「半」成品,不是出現在垃圾桶,就是在前衛藝廊)不就是讓許多女人心動衝動,一擲千金的Lanvin特色嗎?

我們在紐約Plaza Hotel的套房裡為模特試衣,第二天紐約的時尚聖殿Barney』s New York專門為他舉辦了一場時裝秀,由Elbaz的好友Uma Thurman共同主持。今年是Elbaz入主Lanvin十周年,全世界到處都在為他慶祝(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Elbaz正在北京飯店舉辦他的十周年慶祝大秀)。Barney』s New York著名的創意櫥窗內有個2米高像奧斯卡金像獎銅人的Alber Elbaz,還有他的模特兒們破牆而出,穿地而入,迎風強行前進,或倒立掛在天花板上;一片失重的瘋狂,幽默,戲劇性而充滿力量;與他的設計迎面撲來的優雅,環繞身體的柔美曲線,流暢的垂墜感產生強大的衝擊與對比。但是Elbaz的衣服為女人帶來的正是力量。

「Yves Saint Laurent給了女人力量,Chanel解放了她們,當我加入Lanvin時,我想,那麼我帶給女人什麼呢?」他說,「有一天,我收到一個紐約朋友的簡訊,她在去法院見她的混蛋前夫的計程車上,她告訴我說她正穿著Lanvin的衣服,她感到自己備受呵護,那對我來說是我收到過的最大的讚美,一件500克的絲綢衣服使她感到自己被保護,這真的讓我非常高興。」

為了慶祝Elbaz的世代(Decade),也為了反映目前時尚圈一場場如巴洛克馬拉松,繁複而永無止境的製作,消費過程(標誌性Elbaz幽默:「我覺得不停地在跑跑跑,只是從來沒有消耗掉任何熱量。」)Elbaz剛剛出版了一本688頁的巨書。扉頁上,充滿了Elbaz式的句子:

「我不想看到一件衣服,和一個女人。我只想看到一個女人穿了一件美麗的衣服。」

「事不關衣服的前面與後面是怎樣,而是關於兩片中間穿的那個身體,那個人。」

「對我來說,男人代表的是權力,女人代表的是力量;權力是表現在外,而力量是來自內在的。」

「我的工作是裝扮(武裝打扮?)女人,而不是暴露女人。」

今年是Elbaz領導Lanvin這家世界最古老的高級定製服裝品牌機構發展的十周年紀念,不論是在經濟繁榮還是經濟衰退時期,他都取得了成功。他身上同時擁有美國人那種實用的技能,和Lanvin的傳統設計特色:錯綜複雜的裝飾、跨時代輪廓剪裁、考究的質地,這些都讓他成功獲得了CFDA年度最佳國際設計師的稱號(2005年),以及法國頗有聲望的榮譽勳章(Legion of Honour)(2007年)。他開玩笑說,他的設計就像美國加州料理,在法國傳統料理的基礎上,去掉厚重的黃油,換上健康的橄欖油。「只有將傳統現代化,當下化,才有意義。時裝的魔力就在傳統與創新融為一體。」

今年他已滿50歲,也成為中生代最重要的時裝大師之一,在極簡的嚴謹與炙熱的性感之間,Lanvin幽默的優雅成為21世紀的另一類女性美的典範。他變得越來越像個哲學家。他坦言自己仍然質疑自己的洞察力是否足夠敏銳:他還知道怎樣滿足女性的真實需求嗎?「我最近在想,如果人的身體真如同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新衣服』(越來越多的女性花錢整容,買來胸部、臀部、面孔),那麼誰還需要做衣服的人呢?於是,我開始往春裝的設計融入了美容整形的元素——所有的衣服都是有彈性的、肉色的。但是三個星期之後,我已經對自己的設計乃至這個世界都感到厭倦不已。我開始加入了鑽石蝴蝶、雪紡和多種色彩。我意識到,時尚並不關乎於『第二皮膚』,它不是一件完美的白襯衫或駝色外套,女性需要的,是夢想。而我們工作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在為人們完成夢想。」

在剛發布的2012年秋冬裝中,布料的實驗與結構的剪裁還是重點。但是多了許多重口味的趣味,節慶感和一點點的瘋狂。開頭的7套連衣裙猶如附著身體的軟雕塑,打造了「完美」輪廓。Elbaz用的是從傳統做胸罩的布料(「這就是會貼著你的身體睡覺、運動、跳舞的布料」)改良而來;顏色是如珠寶的鮮艷。旋即進入不同材質的黑色系列,裝飾中帶點點黑色的冷肅;尤以浮雕花紋的皮革(打磨到像橡膠的感覺)最為特別。接下來派對的時光到了;蛋糕般的白花邊,鮮艷的毛皮圍脖或鑲邊點綴著女人的身體,著名的閃耀假寶石的裝飾一層層圍繞,一隻黑手或一枚紅唇的別針頑皮地吸在模特兒胸上。金色織錦繡花與繁錦般的印花到處簇放,更別說他還上台高歌了一曲「Gue Sera Sera」。

據說這首歌是獻給「所有的設計師與他們的母親,以及他們的夢想」,但也不無反映當下時尚圈新舊快速交替設計師精力殆盡的現象。

「我不理解這場時尚的馬拉松比賽,如今,人們都期望設計師們創造出更大規模、更高質量、更快速也在目前更為便宜的產品。一位歌手一旦唱出十首金曲就能隱退,一位導演一旦導出五部佳片就大功告成,一位作家也只需要寫出三本巨著即可。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設計師們,他們每年產出6至8場秀,大多設計師的職業生涯為20年,所以我需要在那些時間裡創造出約250個作品,即使是Danielle Steel也不可能寫出250本書。對我來說,做一場秀就像寫一本書一樣耗盡精力。」所以Elbaz決定出一本書來紀念自己十年下來的路程?回顧?「不,這本書只是關於一場秀。當下的一場秀。每場秀6分鐘,每年6次,為了這36分鐘,多少人不眠不休地工作,多少布料、飾品、打版、手工,都花進去。這些不為人見的細節都呈現在這本厚厚的書里。」對於時尚圈燃燒式的生產與消費,他露出了慣見的猶略神色。

Elbaz在8歲的時候還生活在特拉維夫,那年他剛剛開始畫服裝素描,畫的就是他三年級老師所穿的衣服。「對我而言,繪畫是與想象和逃離相關的。在我的小房間里,我卻感到我身在異地—比如說,巴黎。」

1987年,Elbaz帶著媽媽給的800美元隻身來到紐約,為美國設計大師Geoffrey Beene工作。在這裡,Elbaz發現自己在立體裁剪方面很有天賦。直到今天,他都是直接依照人的身體做設計,而非通過電腦。「如果只是掛在衣架上,我們的衣服不一定都好看。」他承認說:「但是穿上它們之後,它們就會感覺如同泳衣般合身。」1996年他又轉戰巴黎成為Guy Laroche創意總監。很快的,他的才華被Pierre Bergé看中,欽點設計Yves Saint Laurent的高級成衣女裝,然而在Tom Ford入主后旋即被解僱。

「當我被解僱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寡婦,這是痛苦的也是毀滅性的,但這並沒有把我壓垮。」他花了兩年時間旅遊,思考人生的下一步。「我想變成一個醫生。」他說,「我是一個憂鬱症患者,所以藥物是很有意義的,我喜歡護士,喜歡醫院的食物,但我認為用十年來訓練成為一個醫生太長了。我想去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我記得看到一個報道,一個女人因恐怖襲擊失去了他的丈夫,我想我應該為這個世界,這個受苦的女人做些什麼。但我後來意識到事實上我們作為設計師的工作是為了保護女人,讓她們綻放笑容,帶給她們沒有熱量的巧克力。或沒有副作用的藥物。」

2001年,Lanvin,一個沉睡許久的高級定製服牌子找到了他。

「Lanvin的標誌感動我。它是一對母女。其他人的標誌要麼是動物,要麼是皮箱,只有這是關於女人,以及女人之間的感情與關聯。」眾所皆知Elbaz從不掩飾他對女人的喜愛。「我只為我尊敬和喜愛的女人設計我所愛的衣服;我只願意與我愛的人一起工作,而我的工作室里,幾乎全部是女人。

對於時尚工業快速消費人才燃燒瞬間替換無限焦慮的救贖就是「愛」

「是的。有一個朋友跟我說,每次我穿上Lanvin的衣服,就有男人愛上我;我對她說,希望下次你穿上Lanvin時,你感覺到愛。」

Lanvin的「書記員」

黎不修(But-Sou Lai)作為Lanvin後台攝影師,合作5年來,他就像是一名書記員,用自己詩意且敏感的鏡頭記錄下工作中的Alber Elbaz,描繪著Lanvin一季成衣破繭成蝶的過程。在此次出版的《Alber Elbaz,Lanvin》一書中同樣如此。

MW=Modern Weekly
BSL=But-Sou Lai


MW:建築學畢業的你,為何會轉而成為時裝攝影師?
BSL:巧合吧。約6年前在上海我認識了Shelly。一年後,她給我了一張Lanvin AW2007的邀請函,我就這樣拍攝了我的第一場巴黎時裝秀,也從而認識了Alber,並開始為Lanvin每季拍攝秀場。

MW:你認為你在Lanvin中扮演何種角色?
BSL:我也不知道。我只拍我想看的,或許對他們來說我是一個不存在的攝影師。

MW:作為一個時裝品牌,服裝才是了解Lanvin的最有效途徑,並從而與Alber Elbaz產生共鳴。那麼你的攝影還能為Lanvin呈現什麼不一樣的嗎?
BSL:我十分同意。但這本書是關於一季的過程,這是Alber首次邀請觀眾進入他自己的世界。我希望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用我自己的直覺來表達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

MW:與Lanvin合作了5年之久,你是否有厭倦?怎樣才能使每一季的拍攝都能飽有新意?
BSL:當我沒興趣的時候才會感到厭倦,Alber的設計是越看越有味道,很timeless的。雖然時間越久,難度是越大,但同時經驗也豐富了。直覺很重要,必須誠實和信任自己。把每一季當成是第一次來拍攝,正如Alber所說,「每天我都面對一張嶄新的白紙,我必須用夢想將它填滿。」

MW:你與Alber Elbaz是怎樣開始合作這本書的?
BSL:關於這本書的計劃,我是在Lanvin AW2011秀前的兩個月才知道的。我用了三個星期,每星期七天,每天12小時在他們的總部進行拍攝。時間不算多,但也不短,因為在時裝界里時間運行得特別快。

MW:為什麼會想到以《Alber Elbaze,Lanvin》一書來慶祝Alber Elbaze入駐Lanvin10年?
BSL:Alber想做的不是回顧過去,不是關於開始或結束,而是這種不斷重複的過程。雖然是關於一季的過程,但這過程其實也代表了以前所有的和將來許多許多許多的。概念會變、設計會變、技術會變、材料會變模特會變.....但這過程卻不變。

MW:這本書的拍攝過程中有何故事可以分享?
BSL:這本書是關於AW2011這一季的過程,而不是關於Alber過去十年在Lanvin的片段。從草稿到完成品,從車衣場到試衣間,從鞋子到裝飾,從辦公室到秀場,從燈光到音樂,從化妝到髮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Lanvin每位成員的熱情、執著與痴迷。他們必須多麼的熱愛時裝,才能不斷地重複這個過程。

MW:拍攝backsatge、runway等需要捕捉瞬間的,與拍攝設定好的大片有何不同?
BSL:拍攝backstage和runway跟拍攝大片的分別不在於設定好與否,其實所有拍攝都是為了捕捉那一瞬間的......關鍵是信任自己的直覺。

MW:你的拍攝視角與一般的時裝攝影師不同,不是完全聚焦於服裝,會更多地利用人物和空間,似乎更像人物和新聞攝影師?
BSL:可能是跟我學建築的背景有關吧。我並沒有刻意去把攝影分類,拍攝一件東西,拍攝一位模特,拍攝一個建築,拍攝一場秀......都是用同一種心態,有點像這本書,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