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13

星巴克:從種子到杯子@Business

企業競爭力:星巴克在引進咖啡品種的同時,在雲南建立了全球第6個、亞洲第1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不僅為當地農民種植咖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為雲南咖啡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
社會效益:通過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星巴克加強了與種植社區的聯繫,確保了星巴克高品質咖啡供應鏈的不斷完善。更重要的是,星巴克在中國建立了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為2015年在中國大陸運營1500家門店的願景夯實了良好的基礎。
2012年12月12日,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宣布全球第6個、亞洲第1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在雲南普洱正式投入運營。普洱除了擁有普洱茶以外,又 擁有了一個新的標籤——咖啡。要知道,早在3年前,星巴克已經引進了4種優秀的阿拉比卡咖啡品種在雲南試種,預計將在2015年看到5年不斷堅持取得的成 績。
“星巴克中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的落成是星巴克對中國市場和星巴克雲南咖啡項目持續投入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星巴克中國及亞太區總裁John Culver在接受《商業價值》採訪時表示,“這將進一步加深星巴克與中國咖啡種植戶的關係,而且也確保云南在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長期供應中具有重要 的戰略地位。”
顯然,對於星巴克來說,已經將中國視為“第2本土市場”。本著到2014年使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市場、到2015年在中國大陸運營1500家門店的願景,星巴克加快構築中國咖啡產業鍊和新一輪的市場拓展已經悄然啟動。

洋為中用

眾 所周知,雲南以盛產小粒咖啡而聞名。小粒咖啡對自然條件要求較高,其品質與種​​植條件直接相關,最適宜生長在年均溫19℃~23℃,年降雨量在 700~1800毫米,土壤PH5.5~6.5,海拔800~1800米的地區,即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地區。普洱的自然條件與同緯度的咖啡種植區 哥倫比亞條件相似,非常符合咖啡品種中最有商業價值的阿拉比卡豆的種植環境。更為難得可貴的是,普洱茶採摘一般是從當年2月下旬到11月止,咖啡採摘恰是 12月到第2年3月;茶喜好太陽光照的地方,咖啡喜好背陰,茶與咖啡種植並沒有直接衝突。
通過對普洱情況的分析,星巴克將為當地咖啡農度身定做咖啡種植方案,不僅降低了咖啡農的種植成本,而且減少對當地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了選種、種植、和日常管理3個部分。
在 選種方面,星巴克在幾十個品種中精心挑選了4種優質的咖啡品種。選種不僅考慮咖啡的品質,還要兼顧與雲南本地氣候等條件相適應,更重要的是考慮在種植過程 中的間種問題,以解決病蟲害的威脅;在種植過程中,星巴克充分考慮了種植的間距、品種間的套種、梯田式種植(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在不採伐樹木的情況下合理 的空間佈局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目的是實現咖啡健康成長和保持當地生態環境兩方面的完美融合;而在日常管理中,星巴克會將當地的降水、風力、土壤等一系列數 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制定一套完善的施肥方案,以保證咖啡的茁壯成長等。
“良好的品種和田間管理是保證咖啡品質最重要的環節。”John Culver表示,“星巴克希望將多年的可持續性咖啡種植經驗和技術悉數傳授給普洱的咖啡農。”
當 然,這僅僅是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的一部分作用。實際上,咖啡從種植到加工、再到研磨出咖啡等每一個環節如果處理不當,都會對咖啡最終的口感等造成非常大的 影響。要知道,從一粒咖啡種子到一杯醇正香濃的咖啡,其間要經過34雙手、4634英里的傳遞。可以說,高品質的咖啡豆是奇妙的咖啡體驗的開始。
如 果將星巴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看成一個孵化器的話,星巴克通過專業化的農藝團隊對咖啡農進行種植支持,還配備專業的質量團隊對咖啡的品質和供應鏈進行有效 的監督和管理,比如提高本地咖啡初加工技術,改變當地在進行去皮時採用的發酵手段,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水物理脫皮裝置,防止發酵過程對咖啡品質的損害;在 後期的初加工中,星巴克在整個流程和技術上都將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團隊,為雲南引進了星巴克獨有“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 範”。
“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始於2004年,是星巴克及其利益相關方共同建立的一套整體的指導準則。這套準則共包括產品質量、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 4個核心領域。產品質量自然是採購必須符合星巴克對高品質咖啡的要求,而經濟責任是供應商必須提交在咖啡供應過程中所產生的每筆款項的憑證;社會責任則是 囊括了供應商及其供應網絡覆蓋的其他公司,都必須保證安全、公平及人道的工作環境;環境保護強調了在咖啡種植和加工過程中,必須採取必要措施保證廢物管 理、水質保護、節水節能、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及農用化學品使用的減少。
“星巴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的成立旨在為當地社區帶來積極的變化。”星巴克中國區總裁王靜瑛在接受《商業價值》採訪時表示,“這為完善星巴克在中國的價值鏈——從咖啡種植到在門店為顧客提供純正的星巴克體驗上又邁進了一步。”

強化供應鏈

自1999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星巴克已經在中國市場的50多個城市擁有700餘家門店,併計劃在2015年達到1500家店。要完成這個目標,強化星巴克咖啡供應鏈的管理成為了首當其衝的問題。
當 前中國的咖啡市場與10年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說10年前中國大部分消費者不懂喝咖啡的話,今天的中國消費者則對咖啡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挑剔。目前,國 際上的咖啡大玩家基本上都已經進入到中國,雀巢、麥斯威爾早已進軍雲南,雀巢甚至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在雲南進行深耕細作;而在終端門店市場,雀巢、麥 當勞、costa coffee甚至中國的玩家比如華潤、後谷咖啡等都相繼看好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要知道,中國現在平均每人每年才喝3杯咖啡,歐洲人平均每年600杯,就 連日本人均每年也要達到200杯,市場潛力依然不可限量。
星巴克如何強化中國本土的供應鏈管理?首當其衝的是種植面積。當前普洱種植咖啡60萬畝,投產面積為27萬畝,產量達到3.65萬噸,無論種植面積還是產量均占到中國的一半以上,星巴克成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的用意不言而喻。
隨 著星巴克在雲南建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和咖啡初加工工廠,一方面使星巴克完成了全產業鏈的覆蓋,鞏固了其在中國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給雲南咖啡產業帶來了新 的發展機遇。舉例而言,國際咖啡主要生產國的生產成本為12~13.5元/公斤,而云南目前平均成本在10元/公斤以下,農戶自營種植成本在8元/公斤, 具有種植成本低的優勢;當地農民也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一畝台地茶每年總收入不到2000元,而一畝咖啡能收150~200公斤左右的咖啡豆,按目前行 情算能有3000~4000元的淨收入。而如果按照星巴克的“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則能使種植者的咖啡質量評估分數得到提高,並幫助每公頃產量增加 25%。
在連續出招,強化中國本土源頭供應鏈管理的同時,星巴克也在繼續深化終端開店的策略,雙管齊下提升中國市場發展策略。 “從源頭到終端店的調整,意味著星巴克在中國的供應鏈——從咖啡種植到在門店為顧客提供一杯純正的星巴克咖啡體驗上進一步完善,對於強化星巴克在中國咖啡 行業的領導地位,以及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王靜瑛表示。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