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013

機遇的都市@Photography










1928年出生於紐約愛爾蘭社區一戶猶太家庭的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和1938年出生於東京的日本藝術家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這兩位20世紀街頭都市攝影的領軍人物的作品,彙集於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的一場聯合展覽中,被分割為兩個獨立的回顧展。

森山大道稱威廉為前輩藝術家,並堅稱威廉應該首先受邀進行展出,
」泰特現代藝術館的攝影策展人Simon Baker說,「克萊因對於森山的作品不如森山對他的作品那樣了解。」
展覽呈現出他們迥異的個性,
創造出不同風格和實驗技巧之間的鮮明對比。克萊因的作品坦率、倉促、直截了當,自信得近乎傲慢;森山大道的作品則更富顆粒感,模糊、抽象,隱隱中透出攝影師內省的個性。
整個展覽以克萊因的影片「光線百老匯」開場,
描繪了曼哈頓街頭上方一系列閃爍明亮的巨型廣告。它奠定了克萊因作品狂熱而充滿能量的基調,將自己融入到躍動的都市生活中。1948年,克萊因初到巴黎時,對他進行過短期培訓的法國藝術家Fernand Léger告訴他:「從畫廊中走出去。想想建築。想想街道。」
克萊因從動態藝術中汲取概念,他開始在紙上切割出圓形、
方形和條紋,製造抽象的黑影照片。他的一部分作品發表於義大利建築雜誌《Domus》,另一部分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中展出。時任美國版《Vogue》主編的Alexander Liberman看到了它們,在《Vogue》中發表了一系列克萊因受蒙德里安影響的照片,並邀請克萊因回到紐約與他一起工作。
克萊因得以撒開手進行自由創作,
他開始重新探索和捕捉城市的瞬間,在此過程中創造出自己的規則,嘗試不同的媒介,勇於冒險。從街頭廣告到抗議遊行,從玩槍的孩子到店鋪門面,夜總會舞者,高樓大廈和分租屋,克萊因好奇的眼睛被閃亮、硬朗、粗獷和邊緣的事物所吸引。他不顧一切的態度在作品中不時閃現。當《Vogue》發現他的作品過於極端時,克萊因將它們整理成一本名為《紐約》的畫冊,呈獻給巴黎出版商Chris Marker。這本畫冊在歐洲大獲成功,但在美國則被認為過於大膽。後來,畫冊成為森山大道的靈感源泉。它讓克萊因一發不可收,此後三本更生動而辛辣的畫冊相繼誕生,分別為《羅馬》、《莫斯科》和《東京》。
克萊因為《Vogue》拍攝的時尚街頭攝影生動而風格鮮明。
有一幅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畫面中的兩個女人—一個穿著黑條紋白色連衣裙,另一個穿著白條紋黑色連衣裙——在羅馬西班牙廣場的斑馬線上擦肩而過。多虧了路上的行人,一幕戲劇化的街頭場景在兩個女人的周圍形成。在攝影之餘,克萊因還嘗試拍攝電影,其中包括一部關於Cassius Clay和Sonny Liston邁阿密拳擊賽的影片。
除了街頭/時尚攝影和電影外,
克萊因的創新甚至延伸至放大部分樣張。他把它們放大到早期繪畫作品的尺寸,然後在某些影像周圍用亮色畫上大膽、濃重而圖形化的線條。克萊因的「塗鴉樣張」讓人瞠目結舌還有第二個原因。傳統而言,攝影師從來不展示他們的樣張。克萊因卻將從樣張中選擇最喜愛的相片這一過程,濃墨重彩地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克萊因的「塗鴉樣張」已經成為他作品中最易於收藏的藏品,常常在攝影市場上出售。
克萊因多姿多彩的藝術嘗試與森山大道對純粹攝影藝術的專註形成鮮
明對比。森山大道以一種更智慧和神秘的方式,試驗該媒介所有不同的方面。他的影像看起來難以捉摸,帶著一種神秘的意味,牽引觀看者追隨他的思緒。森山大道的攝影作品十分多產,他發表了成百上千的圖片集和畫冊。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涉足攝影,1968年出版首部攝影集《日本:一個照片劇場》,拍攝主題為夜總會表演者、演員、音樂家、辦公室、房舍和商店。森山大道那時已經發現了克萊因關於紐約的作品,他的早期作品顯示出他渴望邂逅和捕捉街頭生活的影像。
隨著技巧的日益嫻熟,森山大道開始迴避尋常的技巧,
把注意力轉向抽象畫面。1972年,他突破性的系列「再見攝影」新奇、如夢似幻而支離破碎,因為森山大道試圖打破攝影這一媒介的常規,創造出扭曲而非現實視野的作品。森山大道鏡頭中的事物孤立、模糊,比如拍攝女人觸碰自己眼窩和眼瞼的手指,她閃爍的眼睛透過塗著甲油的指甲向外凝視。
森山大道那時正漫步在視覺的旅途上,
他的作品發表於日本先鋒雜誌《Provoke》。在閱讀了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經典作品《在路上》之後,森山大道被汽車崇拜深深吸引,開始駕車離開東京,拍攝道路、沿途風景、小汽車和卡車。森山大道描述自己如何「愛上這長長的灰色線條,彷彿它是一個女人」。他對於道路的熱愛就像獵人之愛,他渴望觀察日本並且捕捉它的本質。
森山大道下定決心儘可能地開拓攝影的疆界,
他不斷改變自己的風格。他的風格從浪漫、抽象、精緻的櫻花圖像,延伸到充滿隱喻的政治事件。有的作品黑暗而尖銳,隱含著一種潛在的危險感,隱喻美國總統傑克·肯尼迪被刺事件。他那濃重的成百上千游泳者的黑白特寫照片,暗指過於擁擠的沙灘上存在細菌問題的公共健康醜聞。其它作品,比如超市貨架上堆積如山的商品,顯示出安迪·沃霍爾和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其他系列專註於光影,就像階梯上的陰影或禮帽上的陰影,以及廣告和時尚影響下的美麗照片,比如單隻高跟鞋的特寫。後來,森山大道還開始試著運用色彩—他再一次將細節孤立,比如煙頭和紙上的灰。
森山大道像是一位追求永無止境的詩意的藝術家,帶著某種渴望。
他的作品更富於沉思、更憂鬱,不如克萊因那麼樂觀。這或許是因為森山大道拍攝的照片來自於一個在二戰中戰敗的國家,並且仍然在恢復過程中。他的作品中瀰漫著難以捉摸的哀傷,使它們看起來比克萊因的作品更為深沉,更富于思考。所以當威廉·克萊因+森山大道作品展,試圖在他們的實驗性中找尋某種相似之處時,卻反倒呈現了他們迥異的風格。
展覽於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展出,直到2013年1月20日。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