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軟實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約瑟夫·奈的目的,仍然是用現實主義的手段來推行美國的文化軟實力,使其他國家接受“普世價值”。與西方不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功能在於塑造“新的自我”,以改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錯誤認知,為多元世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在過去10年中,中國GDP總量從全球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二位。然而文化實力的提升幅度卻沒有與之匹配。
雖然中國的經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但過去百年中國在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困惑卻並未消除。一方面,在製度上如何保證現代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如何提升和整合中國文化,使之既有助於現代化保障框架的建構,也有助於世界秩序的平衡?西方國家對中國模式持懷疑和警惕也源於此。
文 化軟實力是以文化資源為基礎的一種軟實力。這種軟實力不是強制施加的影響,而是被主動接受或者說是主動分享而產生的一種影響力、吸引力。文化軟實力應該是 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柔性力量,而不是用實用主義的方式強行推行的價值觀。文化軟實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凝聚力、國際競爭力,也關係到國家維護自身利益 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能力。
早在“十七大”報告中,“文化軟實力”就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 文化軟實力”。今年的“十八大”,進一步將增強文化軟實力明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要想在國際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發揮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而使其他國家願意追隨,獲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和主導力,就必須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就是說,不僅要成為經濟強國,更要成為文化強國。
但 與我國的“硬實力”——經濟、國防、科技——相比,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都有較大的落差。這種落差突出反映在文化產業領域。我國文化 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不足4%,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平均達到10%以上,美國則達到25%。美國的文化產業在世界文化市場中佔43%,歐盟佔 34%,而整個亞太地區只佔19%,我國所佔世界文化產業市場的份額低於3%。
另外,我國文化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在文化支出方面,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1733.6元,農村居民僅為378元。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發展文化事業都是一項急迫而艱鉅的任務。
另 一方面,雖然中國擁有雄厚的文化資源,但在全球文化軟實力格局中還處於弱勢地位。中國在文化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一直就存在著巨大的“逆差”,總體達 10∶1。對歐美國家甚至超過100∶1。文化部的有關報告則顯示,在國際文化市場的份額中,日本和韓國占有13%,而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僅有6%。
這種現像不僅與經濟外貿順差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且與中國世界貿易大國的地位也不相符。世界文化傳播格局仍然是“西強我弱”的局面。
我國文化輸出的內容也值得關注。很多年來,我國輸出電影以功夫片為主,出版物則偏重花草蟲魚、絲綢、茶葉、瓷器、武術等方面的內容。文化傳輸仍舊停留在“器物”層面,價值觀、文化性格等更深層次的文化產品鮮有涉及。
由於受西方文化中心主義觀念以及意識形態的影響,國外傳播媒介傳播的關於中國文化信息不僅停留於一鱗半爪,而且往往帶有嚴重偏見。由此導致了國外受眾對中國文化總是如盲人摸象般不得要領,充滿誤讀。
這 種對中國文化的誤解、隔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整體形象,導致了人們對正在崛起的中國產生偏見,甚至對中國的發展產生疑慮乃至恐懼。自20世紀90年 代以來,中國的崛起伴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各種指責之聲,這種情形,加大了中國發展的成本,阻礙了和平崛起的步伐。
而從中國自身來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軟實力沒有相應得到提升。從而導致國際社會認為,中國的崛起同樣會陷入西方大國興衰的“歷史週期律”。
事實上,關於“文化軟實力”的功能,西方與中國有不同的認識。
亨 廷頓的說法頗能代表西方的普遍看法:“軟權力只有建立在硬權力的基礎上才成其為權力。硬的經濟和軍事權力的增長會提高自信心、自負感,以及更加相信與其他 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軟權力更優越,並大大增強該文化和意識形態對其他民族的吸引力。經濟和軍事權力的下降會導致自我懷疑、認同危機。”也就是說,文化 的吸引力是藉助於硬實力而產生的;同時,西方文化對其他民族產生吸引力必須以消除其他文化的吸引力為前提。
因而,作為“軟實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約瑟夫·奈的目的,仍然是用現實主義的手段來推行美國的文化軟實力,使其他國家接受“普世價值”。
與 西方不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功能在於塑造“新的自我”,以改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錯誤認知,為多元世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通過展示“中國品格”,並努力改 善自鴉片戰爭以來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國形象,而不是為了炫耀中國文化的優越性,並強迫外部接受中國文化。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文化軟實力應該是真正的柔性實 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壓力與認識差異,同樣也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機遇。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俱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能夠為全球化的世界提供解決方案,為其他文明的演進提供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創新和轉化,同樣可以服務全人類,尤其在後工業社會產生巨大 的吸引力。
“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文精神,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並影響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人本主義的 重要來源之一。 “尚中貴和”,簡言之就是多元並存、相互包容。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日益頻繁,而文化的融合正是以文化的多元性為前提的。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 性,更是從文化的層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的和諧理念。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對於消弭當今世界各種對立與紛爭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關係中弘揚這些傳統理念,以之為基礎倡導和諧共處、多元共存的世界新秩序。
中 國綜合實力的增強,是中國模式創造的世界奇蹟。而中國模式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中國傳統文化智慧在當今中國的昇華。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世界各領域的“中國元素”在不斷增多,並不斷被越來越多的各國民眾所接納。雖然這種“中國元素”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通過中國經濟實力 在發揮作用,但背後卻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傳統文化因素。正是傳統的人文精神,使“中國元素”在更廣闊的領域內逐漸展現出更加矚目的價值。
與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不同,增強中“文化軟實力”面臨的也是一種“軟性”的、無法量化的挑戰——歸根結底,中國是否能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價值觀?中國的智慧能否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而逐漸成為世界智慧?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雖然中國的經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但過去百年中國在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困惑卻並未消除。一方面,在製度上如何保證現代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如何提升和整合中國文化,使之既有助於現代化保障框架的建構,也有助於世界秩序的平衡?西方國家對中國模式持懷疑和警惕也源於此。
文 化軟實力是以文化資源為基礎的一種軟實力。這種軟實力不是強制施加的影響,而是被主動接受或者說是主動分享而產生的一種影響力、吸引力。文化軟實力應該是 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柔性力量,而不是用實用主義的方式強行推行的價值觀。文化軟實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凝聚力、國際競爭力,也關係到國家維護自身利益 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能力。
早在“十七大”報告中,“文化軟實力”就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 文化軟實力”。今年的“十八大”,進一步將增強文化軟實力明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要想在國際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發揮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而使其他國家願意追隨,獲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和主導力,就必須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就是說,不僅要成為經濟強國,更要成為文化強國。
但 與我國的“硬實力”——經濟、國防、科技——相比,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都有較大的落差。這種落差突出反映在文化產業領域。我國文化 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不足4%,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平均達到10%以上,美國則達到25%。美國的文化產業在世界文化市場中佔43%,歐盟佔 34%,而整個亞太地區只佔19%,我國所佔世界文化產業市場的份額低於3%。
另外,我國文化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在文化支出方面,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1733.6元,農村居民僅為378元。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發展文化事業都是一項急迫而艱鉅的任務。
另 一方面,雖然中國擁有雄厚的文化資源,但在全球文化軟實力格局中還處於弱勢地位。中國在文化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一直就存在著巨大的“逆差”,總體達 10∶1。對歐美國家甚至超過100∶1。文化部的有關報告則顯示,在國際文化市場的份額中,日本和韓國占有13%,而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僅有6%。
這種現像不僅與經濟外貿順差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且與中國世界貿易大國的地位也不相符。世界文化傳播格局仍然是“西強我弱”的局面。
我國文化輸出的內容也值得關注。很多年來,我國輸出電影以功夫片為主,出版物則偏重花草蟲魚、絲綢、茶葉、瓷器、武術等方面的內容。文化傳輸仍舊停留在“器物”層面,價值觀、文化性格等更深層次的文化產品鮮有涉及。
由於受西方文化中心主義觀念以及意識形態的影響,國外傳播媒介傳播的關於中國文化信息不僅停留於一鱗半爪,而且往往帶有嚴重偏見。由此導致了國外受眾對中國文化總是如盲人摸象般不得要領,充滿誤讀。
這 種對中國文化的誤解、隔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整體形象,導致了人們對正在崛起的中國產生偏見,甚至對中國的發展產生疑慮乃至恐懼。自20世紀90年 代以來,中國的崛起伴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各種指責之聲,這種情形,加大了中國發展的成本,阻礙了和平崛起的步伐。
而從中國自身來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軟實力沒有相應得到提升。從而導致國際社會認為,中國的崛起同樣會陷入西方大國興衰的“歷史週期律”。
事實上,關於“文化軟實力”的功能,西方與中國有不同的認識。
亨 廷頓的說法頗能代表西方的普遍看法:“軟權力只有建立在硬權力的基礎上才成其為權力。硬的經濟和軍事權力的增長會提高自信心、自負感,以及更加相信與其他 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軟權力更優越,並大大增強該文化和意識形態對其他民族的吸引力。經濟和軍事權力的下降會導致自我懷疑、認同危機。”也就是說,文化 的吸引力是藉助於硬實力而產生的;同時,西方文化對其他民族產生吸引力必須以消除其他文化的吸引力為前提。
因而,作為“軟實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約瑟夫·奈的目的,仍然是用現實主義的手段來推行美國的文化軟實力,使其他國家接受“普世價值”。
與 西方不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功能在於塑造“新的自我”,以改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錯誤認知,為多元世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通過展示“中國品格”,並努力改 善自鴉片戰爭以來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國形象,而不是為了炫耀中國文化的優越性,並強迫外部接受中國文化。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文化軟實力應該是真正的柔性實 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壓力與認識差異,同樣也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機遇。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俱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能夠為全球化的世界提供解決方案,為其他文明的演進提供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創新和轉化,同樣可以服務全人類,尤其在後工業社會產生巨大 的吸引力。
“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文精神,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並影響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人本主義的 重要來源之一。 “尚中貴和”,簡言之就是多元並存、相互包容。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日益頻繁,而文化的融合正是以文化的多元性為前提的。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 性,更是從文化的層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的和諧理念。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對於消弭當今世界各種對立與紛爭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關係中弘揚這些傳統理念,以之為基礎倡導和諧共處、多元共存的世界新秩序。
中 國綜合實力的增強,是中國模式創造的世界奇蹟。而中國模式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中國傳統文化智慧在當今中國的昇華。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世界各領域的“中國元素”在不斷增多,並不斷被越來越多的各國民眾所接納。雖然這種“中國元素”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通過中國經濟實力 在發揮作用,但背後卻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傳統文化因素。正是傳統的人文精神,使“中國元素”在更廣闊的領域內逐漸展現出更加矚目的價值。
與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不同,增強中“文化軟實力”面臨的也是一種“軟性”的、無法量化的挑戰——歸根結底,中國是否能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價值觀?中國的智慧能否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而逐漸成為世界智慧?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