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13

卓斯樂:海報的爵士音樂家@Culture

 尼古拉斯·卓斯樂
 大衛·莫雷(2001)
 桑拉爵士團(1980)
 瘋克樂之夜(1987)
 低音爵士(1981)
 新包(2002)
 埃勒里·艾斯克林三重奏(2007)

塞西爾·泰勒(1989)

卓斯樂既是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又是一個知名爵士音樂節的創辦人和組織者。他是用海報向人描繪聲音的人,音樂主題、音樂人的個性乃至時代的精神特質,都會從他那種明亮歡娛、悠揚搖曳的視覺表現中洋溢而出。  

“歡快的”、“喧鬧的”、“奔放的”、“混亂的”、“無拘無束的”,對瑞士平面設計師尼古拉斯·卓斯樂(NiklausTroxler)海報作品的最初印 象可以用這些詞來描述。在一張張標準尺寸的海報上,你看到重疊的字母、凌亂的線條、被切割的色塊、斷斷續續的點和線,色彩互相擁擠,圖形開始變形,看得人 眼睛有點刺痛,內心卻是非常快樂的感覺。 

幾乎所有的海報只和爵士這一主題有關,宣告一屆年度爵士音樂節的來臨,或者通知一場音樂會具體的 表演者、舉辦時間、地點等信息。所以,薩克斯作為爵士樂象徵反復出現,有時像蛇,有時是酒瓶,有時候又變成電話或摩天大樓。吹奏薩克斯的樂手形像也總是出 人意料:用三角、方塊、箭頭等組合,用水墨般的筆觸勾勒,用看似雜亂無章的線條堆疊出來。有一張海報是白色底色上一堆無序的黑色墨點,只有站遠些,才能從 中辨認出一個歡快演奏的樂手形象。 

對於具體的音樂會海報,卓斯樂大多數採用遊戲感的字體設計——像兒童彩色蠟筆塗鴉出的字母,老式打字機打出來的油墨斑斑的字母,白色粉筆寫在黑板上的筆跡,或者隱藏在黑白鋼琴鍵或者彩色圓點中的信息。視覺效果足夠強烈,有些情況下要準確讀出海報上的文字內容變得費勁。 

在 深圳華·美術館,“卓斯樂的爵士設計回顧展”用近150幅作品展示作者長達37年的爵士海報創作,那些海報上,出現最多的單詞是 “JazzinWillisau”(維利紹爵士音樂節)。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卓斯樂在他的家鄉瑞士維利紹創辦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音樂節,後來發展成歐洲最 負盛名的爵士音樂節之一,迄今為止一直沒有停止。每年他為音樂節和其他的音樂會製作海報,結果產生出回顧展上那些爵士樂主題的作品。 

所 以,卓斯樂具有特殊的雙重身份,既是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又是一個知名爵士音樂節的創辦人和組織者。他的海報結合了音樂的熱情與藝術的自由表現,色彩豐富地 流淌,輪廓明亮而清晰。海報與音樂節都是自然而隨意,容忍一定程度的混亂,但又組織得當、結構嚴謹,這是兩者的共同之處。總有人問他,從事平面設計並創辦 音樂節,是否就是為了一生能為爵士音樂節設計海報? 

華·美術館執行館長王序是這次回顧展的策劃人之一,早在1999年,他就編輯出版過介紹卓斯樂平面設計歷程的書籍。 “酣暢的視覺溝通,淋漓的意象語彙,無阻於製作印刷之種種限制。”這是王序對尼古拉斯·卓斯樂海報作品的至深感受,他評價說:“卓斯樂輕快鮮活、妙趣橫生 的爵士海報,風格隨不同時期而變化。早期作品色彩濃郁,線條意象富於變換。1995年來,畫筆轉入了黑白雙色世界,此後又轉向字體,寥寥幾筆輪廓描摹,一 些不相干的色塊搭配。近來,更多的是延續反复的圖形與狂放不羈的線條。” 

華·美術館三層展廳的展示編排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圖形語言的演變 歷程,從底層大廳的最新作品向上逆回,到三樓主要是卓斯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創作。起初的風格像一個特立獨行的年輕人的塗鴉,帶著明顯的波普藝術放縱的影 響。如果說瑞士平面設計以冷靜簡約、排列整齊和網格編排為典型風格,卓斯樂用任意的、自發的形式和手工的方式,把自己與同時代平面設計師的思想體系區分開 來。 

電腦時代以前,卓斯樂只用簡單的媒介工作:墨汁、蠟筆、畫筆和顏料。他一直遵循自我的審美準則,採用有限色階,借助黑白並置、單色反 差營造齣戲劇性的視覺效果,大多數是絲網印刷和經濟製作。絲網印刷的色彩穿透力不會被過濾,如同純淨的光盤音質。 “我總是希望我的海報引人注目,讓人們第一眼就注意到它們,這是我想要的。”他說。

卓斯樂本人出現在回顧展開幕式上,他戴一頂米色的草編 鴨舌帽,穿簡單的白襯衣和牛仔褲,健壯粗獷、笑容可掬,就像你在歐洲農村隨便遇到的一位普通人。不過,王序忍不住把那個時刻稱為“神話的事”,在他看來, “卓斯樂的啟示是一個人一輩子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一直堅持著,然後享受其中的整個過程” 。 


有 音樂節之前,維利紹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瑞士鄉村小鎮,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總人口不到7000人。始創於14世紀初的維利紹離盧塞恩不遠,有著典型的瑞 士山區風景,深深淺淺的綠色山巒草坡,平靜如鏡面的湖泊,三四層樓的白牆褐瓦住宅點綴其中,充當地標的是一座比小鎮自身歷史更久遠的13世紀羅馬教堂以及 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17世紀聖血教堂。 

1947年,尼古拉斯·卓斯樂在那裡出生,父親是汽車噴漆工,也是銅管樂隊的大號手。受父親的影響,後來卓斯樂的五個兄弟和一個姐姐各自學會了一種銅管樂 器。卓斯樂開始學吹喇叭,後來又學了長號。少年時代,他常常收聽瑞士廣播裡每週一個小時的爵士樂節目。 “當時廣播裡播放的大多是傳統爵士樂,我很快被迷住了。”他回憶,“我開始購買那種每分鐘45轉的爵士樂唱盤,其中有艾靈頓公爵、貝西伯爵等。當西德尼· 貝切特(SidneyBechet)到盧塞恩的時候,我還有幸見到了他。” 

上世紀60年代,卓斯樂就讀於盧塞恩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同時 熱衷於參加蘇黎世國際爵士音樂節等活動。因為那些音樂節,他結識了許多爵士音樂家,對自由爵士樂和前衛派產生濃厚的興趣。 1966年,不到20歲的卓斯樂在維利紹組織了他的第一場爵士樂音樂會,表演者是本地爵士樂隊“搖擺屋七人演奏組”以及一位半職業次中音薩克斯手。出乎他 的意料,這場演出吸引了300多名觀眾,在一個鄉村小鎮,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從那時起,他每年為一些樂隊和個人組辦12到14場音樂會。 “當時,我好像是前衛爵士樂唯一的瑞士籍推廣者。”
無 論如何國際化,爵士樂究竟是一種美國音樂,一般來看,瑞士不是適合爵士樂發展之地,那個美麗的國家缺少城市氣息,而城市是產生爵士樂的溫床。但是,瑞士音 樂評論家彼特·盧第的觀點是:“從早年克萊曼·哈金一代開始,美國音樂家們就意識到,對爵士樂最有細膩把握的地方不是紐約或者芝加哥,而在世界其他的角 落。日本的唱片公司把美國公司資料庫裡快要發霉的稀有老唱片挖掘出來重新出版發行,新爵士樂、自由爵士樂、比博普(Bebop)等在歐洲的高雅藝術領域內 引起很大的反響。” 

1951年,蘇黎世創辦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爵士音樂節,一般持續三四天,是半職業化、半業餘的音樂盛會,但是到1974年被迫暫停。因為這一變故,卓斯樂決 定從1975年開始,在維利紹舉辦首屆國際爵士音樂節。他邀請的表演者是丹麥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約翰·基凱(JohnTchicai)和瑞士爵士樂鋼琴家 艾琳·施韋策(IreneSchweizer)。某種意義上,艾琳·施韋策可以說是瑞士爵士樂的代名詞,卓斯樂總是定期邀請她到維利紹演出。 

華·美術館的展廳裡一直在播放紀錄影片《卓斯樂的爵士與設計人生》,艾琳·施韋策在影片中說:“卓斯樂幾乎一手包辦了整個音樂節,這是他的權利。許多人因此批評他,說一個人是不可能獨立組織音樂節的,需要團隊合作,但他對此不以為然。” 

第 一屆維利紹音樂節花費超過7萬美元,沒有任何商業贊助,由於吸引了大量觀眾,最後的結果是不虧不賺。到了第二年,觀眾人數下降,卓斯樂損失了3萬瑞士法 郎。不過,維利紹的當地政府和商人願意對爵士音樂節提供資助,它使小鎮獲得國際知名度。卓斯樂決定把音樂節繼續辦下去。 1977年維利紹音樂節的主題是紀念爵士音樂家約翰·柯川(JohnColtrane)——那年正是柯川逝世10週年。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