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11

日本時尚設計師/川久保玲@Fashion

川久保玲以不對稱曲面狀服飾樹立流行指標。圖為今年秋冬新裝。圖/喜事國際提供
近年在台灣街頭時常可以見到的愛心T,就是出自川久保玲之手。圖/喜事國際提供

《國際前鋒論壇報》的服裝主筆舒茲.孟吉斯(Suzy Menkes)曾如此形容川久保玲在 1983 年為 Commes des Garçons 推出的春夏新裝:「在伸展台上,像戰士般的模特兒隨著有韻律的節奏大步走來,她們穿著墨黑色的大外套,寬大的外套完全掩蓋模特兒的肢體曲線,遠遠看去完全 沒有形狀,也沒有輪廓。」

孟吉斯還說:「川久保玲嘗試創造一種不帶任何女性特質的服裝。」對於這樣的服裝秀,大部分記者都感到震驚,紛紛用哀悼、貧瘠、戰鬥等意象來形容這場服裝秀,表示這種服裝只會讓女性看起來活像穿著「核子彈外套」。

當年美國Vogue雜誌撰文報導川久保玲的服裝秀時,一位憤怒的讀者反應:「怎麼 會有人想花 230 美元去買一件破布!」當時柏格朵夫.古曼(Bergdorf Goodman)公司的副總裁暨時尚總監瓊.凱諾(Joan Kaner)表示:「川久保玲的衣服看起來很有趣,但並不實穿。

人們會願意花多少錢去買一塊破布?」新潮流派的日本時裝看起來都很寬鬆、笨重、尺寸超大、而且懷有敵意。凱諾抱怨:「這種服裝完全無法表現女性線條,只對健康有益。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購物袋?」

然而,經過多年以後,前衛藝術時裝開始被接受,尤其是某些藝術風格派的接受度更高。有些鑑賞家則開始認為,川久保玲聲名狼藉的「撕裂裝」並不是真的撕裂。現在流行的洞洞裝其實是蘊含了設計師的巧思與技巧的作品。

根據川久保玲自己的說法:「紡織機器讓時裝變得愈來愈像織得毫無瑕疵的制服。它們讓人感覺很空洞,不是完美。相對地,手工縫製的服裝則可以達到完美的境 界。但因為手工服裝很難製作,因此我們將機器的螺絲弄鬆,讓它們不要太正常運轉,以免做出太像制服的服裝。」川久保玲設計的毛衣在今天已被維多利亞與亞伯 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選為時尚代表作品,被視為二十世紀晚期重要的時裝發展指標。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