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11
大衛·芬奇:鬼才的艱辛與堅守@People
大衛·芬奇看起來有些憨厚,可是他的片子卻都有點小邪惡—如果你曾經看過他導演的《七宗罪》、《搏擊俱樂部》和《異形3》—這個外形與影片風格相差甚遠的導演成為了2011年奧斯卡頒獎季的大熱門—他導演的《社交網路》橫掃各大影評人協會獎,勢不可當。2010年,芬奇憑藉《返老還童》獲得了第一次奧斯卡提名,而這一次,會僅僅是提名嗎?
劍指奧斯卡
Facebook、億萬富翁、人性挖掘、社會批判,每一個奧斯卡評委幾乎都能夠從《社交網路》中找到他需要的內容。《紐約時報》說:「《社交網路》有點像當年的《心理遊戲》,只不過,從當年的心理懸疑和驚悚,變成了《社交網路》中的青春和勵志。」這話只對了一半。青春只是表象。
故事通過倒敘、插敘等手法,著重描寫Facebook從無到有再到壯大過程中,以馬克·扎克伯格為中心的各個人物的聚散離合。在芬奇的影片中,馬克·扎克伯格卻只是一個擁有奇思怪想,說話有些神神叨叨,性格孤僻甚至有社交障礙症的男孩。他創造了Facebook帝國,建立了一個無需邀請函的超級俱樂部,打造了龐大的社交網路。然而他本人卻是一個沒有社交的人,他沒有辦法與任何人建立長久穩固的關係,無論愛情還是友情。他已經習慣孤獨,在他的眼中,人的心思和情感太難捉摸,不像數學公式和計算機程序那樣步步準確,於是,他寧願選擇後者。
縱觀近幾年的奧斯卡評委趨向,越來越傾向於將現實題材與人性批判相結合的影片。無論是2010年伊拉克戰爭題材的《拆彈部隊》還是2009年以電視節目為切入點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Facebook、億萬富翁、人性挖掘、社會批判,每一個奧斯卡評委幾乎都能夠從《社交網路》中找到他需要的內容。這也足以能夠解釋,為何在奧斯卡頒獎季,《社交網路》會擊敗包括《盜夢空間》等熱門,橫掃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等多項大獎。
天才與魔鬼
無論在電影內容還是影像風格上,芬奇的電影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其他導演迷失在大投資大場面中時,他卻始終有他的標準。
1981年,芬奇正式開始為喬治·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工作。在那裡,他跟盧卡斯學到了很多,包括拍攝電影的技巧、手法,尤其是好萊塢工業的技術正處於突飛猛進的時期。在此期間,他參與了兩部大製作—《星球大戰:絕地反擊》和《奪寶奇兵2》。之後,他開始成為一名專業的商業廣告和MV的導演。他的風格總是與眾不同,黑色另類成為他的主題。最終,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製片人看中了他,並開始了他的導演處女作—《異形3》。超過50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足以讓這個新人受寵。接下來的大衛,可不希望繼續拍這種授人以柄的影片,他其實早已胸有成竹。
1995年,一部《七宗罪》終於橫空出世。他找來了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現在看來,這絕對是一對黃金組合,再加上戲骨凱文·斯派西的詭異演出,造就了一部經典。之後再度和布拉德·皮特聯手的《搏擊俱樂部》,更是展現了他顛覆一切的才能。影片不斷地摧毀原有的秩序,建立新的價值框架,這部電影標誌著芬奇的電影風格邁向成熟。進入新世紀,他的《顫慄空間》、《十二宮殺手》和《返老還童》都展現了他對於各種類型影片駕馭的才能,《返老還童》更讓他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提名。
明星的「噩夢」
哪怕是再大牌的明星,在他眼中,也就是一個「活道具」而已,一切都要為了劇情和場景服務。
從《七宗罪》、《心理遊戲》到2010年最新的這部《社交網路》,每一部都有能夠讓人驚艷的場景與讓人叫絕的故事情節。而凡是出演他影片的演員,更是以被「虐待」而聞名。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芬奇對於演員的要求,對於場景的苛刻程度。在芬奇看來,這些光鮮靚麗的演員,只不過是他用來「破壞的活道具」。不管結果怎樣,他只要求真相,即便將世上所有那些看起來美好的事物都撕得粉碎也在所不惜。因此,在他的影片中,你能夠嗅到一種耐人尋味的殘忍。
布拉德·皮特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在《七宗罪》中,他就深受冷雨摧殘。因為情節需要,影片中很多場景都要表現陰暗的氛圍,因此雨景特別多。布拉德·皮特經常是一天中至少有12個小時都是濕淋淋的。他承認,自己到現在經常感到肩膀酸痛,就是當年《七宗罪》落下的病根。在《搏擊俱樂部》中,皮特也在其中與多名職業拳擊手實戰「肉搏」。儘管他接受了數月的專業訓練,但芬奇為了突現影片效果,要求拳拳到肉,因此還是讓皮特吃了不少老拳
另兩個有發言權的,則是好萊塢影帝邁克爾·道格拉斯和影后朱迪·福斯特。他們分別在《心理遊戲》和《顫慄空間》有過出色演出。在《心理遊戲》中,邁克爾·道格拉斯有一場開車沖入河中的戲,芬奇要求道格拉斯親身演出,以求逼真效果。當時已經年過半百的影帝在水下足足呆了兩個小時,這場戲才算完成。在影片拍完后,他也戲稱,這超越了他在水下拍戲的一個紀錄。
專訪知名導演大衛·芬奇
Q=《周末畫報》A=大衛·芬奇
Q:眾所周知,你是當今美國著名音樂錄像帶及電影導演之一。但其實你在導演電影處女作《異形3》(Alien3)前,不過是替史密斯飛船樂團和麥當娜拍攝音樂錄像,及擔任一些廣告的導演,你是如何踏上成名之路?
A:我向來都本著個人做事的宗旨,就是儘力而為,以不問成果的心態去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當然,能否成功還要看很多其它因素,包括幸運之神是否願意眷顧你,哈哈。很明顯,儘管我的處女作不太成功,但是其後的兩部電影《七宗罪》和《搏擊俱樂部》因為反映了當代社會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受到外界高度的關注和重視,這可能是跟我努力做事,並且獲得幸運之神的眷顧有關吧。
Q:喜歡你作品的影迷會一致同意,你對光影拍攝的技藝有著不一樣的獨到見解和發揮,這和你的早年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嗎?
A:還記得我在年少時總喜歡花整天的時間畫畫,對雕塑、攝影和用錄音機錄音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大約7歲時,我看到電影《神槍手與智多星》的後期製作才如夢初醒,我之前一直以為電影是實時播放的,當時真的很震驚,想著:「哇,好酷。」這似乎是個好工作,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那棟樓的小孩都想做導演,而我也開始使用8毫米攝影機拍攝自己的作品了。
Q:那是從什麼時候好萊塢開始關注你,是你拍的音樂錄像帶嗎?
A:不是,你也知道,好萊塢常常裝作沒有關注你。有點奇怪的是,你得在洛杉磯呆足夠長的時間,人們才會信任你。我拍音樂錄像帶有10年了,1984年就搬到了洛杉磯,從1987年就開始拍些宣傳錄像帶,但是在我拍了8年還是10年音樂錄像帶和廣告以後,好萊塢才願意給我一個機會拍電影,真可悲。
Q:在你的作品中有什麼一貫的共性?
A:其實我過去的每一部作品,都希望盡量表現出作為導演應當具備的調度場景的技巧,我相信電影中的角色應當有人性化一面,才能讓觀眾有共鳴。到了《社交網路》,我的想法也沒有變過。不過我想強調一點,我個人認為《社交網路》算得上是一部精彩的人物電影,青年馬克創辦Facebook的過程轉化為天才的一個悲劇,主題是深刻的,編、導、演及技術環節,我們都非常用心地做到最好。比如馬克被女友甩了以後,他獨自走回大學宿舍,經過梯間、同學派對,然後坐在桌前打開電腦。這幾分鐘的段落,街景儘是灰黃深沉,配樂充滿實驗色彩,運用聽似雜音的電子音樂結合單鍵鋼琴聲,散發著冰冷混雜的新世代氛圍。全片格調正是由此展開,一步一步地配合主角從大學的群體生活進入寂寞的個人世界,達到以技術說故事的格局。
Q:很同意你的說法。電影開始不到20秒,馬克與女友在酒吧里談話,話題從嚮往進入高級社團到貶低女友大學,句句鋒利,逼得女友大叫分手。電影由始至終刻意不站在任何一方,這是你新鮮有趣的表達手法嗎?
A:毫無疑問,Facebook的創造「真相」依然是個謎,刻意分析只會墮進深淵,因為「真相」可能連當事人也不知道。所以我集中展現出網路化的社交特性之外,更道出一代天才為名成利就所付出的代價:有億萬身家卻無知心好友,這是很有諷刺性和警世意義的。
Q:《社交網路》十分具有奧斯卡得獎相,先被洛杉磯、波士頓及紐約網上影評人協會推選為最佳電影,後來又有多倫多、舊金山及紐約影評人協會錦上添花,同時頒出最佳電影及導演獎。本片備受讚賞,你有何感受?
A:這可算是拍攝這部電影的最大回報,它的成功,在於能窺照現今的社交網路現象,不歌頌不批判,只呈現出代表這個時代的生活寫照,我敢說,它絕對是2010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Source from: iWeekly·周末画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