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2011

從和紙到紙和@Design








和紙是日本的傳統紙,紙張柔軟堅韌、攏光,是印刷品、美術工藝用紙的上品。這次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用紙做了「SIWA紙和系列」,其中包括:背包,帽子,鞋子,收納盒等生活日常用品,讓我們見識到了紙的無窮延伸性和特有的質樸魅力。

和紙的製作

最古老的紙張製造,與其說是一種發明,不如說是一種發現。

紙的雛形起源於絲綢和絲棉的生產。上等的蠶繭被挑出用於抽絲織綢后,剩下的蠶繭用漂絮法製取絲棉。漂絮使用的篾席會遺留殘絮,久而久之積成一層纖維薄片,晾乾后便可剝離下來,其表面平滑、可用於書寫,古人稱之為「赫蹏」——就是小紙片的意思,但那個時候「紙」這個漢字還沒有誕生。

在麻衣的生產中也會有類似的工藝和副產品,但這些麻紙最初並不用於書寫,而是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軍需品。它乾燥、輕便、易於攜帶,而且易燃,所以出征的軍隊帶上它用於生火造飯。

這些紙的雛形,給漢代的造紙發明者們提供了靈感,他們開始嘗試使用廉價的植物性原料製造紙張,包括樹皮、破舊的布料和漁網等等。在《後漢書·蔡倫傳》中記載的蔡倫造紙的故事舉世公認且廣為流傳,被認為是人類發明造紙術的開端。

造紙術發明之後得到了普及和推廣,但是紙卻沒能很快取代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縑帛成為主要的書寫工具。

尋找適合加工、書寫和保存的植物原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棉纖維會讓字跡洇漬而且不夠強韌;樹皮需要脫色漂白但又容易因此變得脆弱;麻是很好的造紙原料 ——但它同時也是制衣的原料,而且有些昂貴;而竹子等強韌的植物纖維,人們在幾百年之後才找到它的正確加工方法。紙張的長期保存,防潮防蛀,字跡不褪色,紙張不變色,也是最初的造紙者們遇到的難題。

這些問題直到晉朝才逐步解決,出現了質量較好的紙張;讀書、抄書和藏書之風開始流行;成熟的造紙工藝也很快的傳到世界各地,包括朝鮮半島(公元384年,東晉)、日本(公元610年,隋),阿拉伯人佔領的撒馬爾罕(現烏茲別克,公元751年,唐),埃及開羅(公元900年,唐末),並最終於12世紀傳到歐洲。

日本的造紙者對中國的造紙術做了很多改進。

首先體現在造紙的原料方面。傳統的和紙製作使用三種主要的植物纖維來源:楮樹(也稱構樹),三椏樹(也稱黃瑞香),和雁皮樹(也稱剪下羅)。這三種植物都有各自的優良品質,每一種都是纖維長且堅韌,有光澤,是和紙具有薄卻強韌的特質的保證。

從和紙到紙和

三椏樹是一種不足2米高的植物,每三年收穫一次韌皮,這種纖維細長的物質便是和紙(WASHI)的原料之一。和紙是日本的傳統紙,紙張柔軟堅韌、攏光,是印刷品、美術工藝用紙的上品。

山梨縣有種植三椏樹的傳統,所以歷史上這裡也有好的和紙工廠,尤其是市川大門這裡更是和紙工廠聚集地,從日本平安時期就開始生產和紙。大直便是山梨縣市川大門一間和紙廠。

大直在傳統和紙手工抄紙的工藝中做了一個創新,在木材紙漿中加入了聚烯烴纖維,然後在70到80度的高溫桶內乾燥,使紙漿和聚烯烴纖維緊密結合,從而提高了和紙的強度,這個新的紙被稱作Soft Naoron。

對於Soft Naoron,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新材料,手感輕、柔軟,同時比傳統和紙強度大5倍,難以被水泡壞,就算點燃也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日本的「QTEC生活用品實驗中心」通過了對它負重10公斤的測驗。並且,可以安心得放入像傘之類的濕物。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紙被水淋濕了都很脆弱,易破。實際上就算是牛皮紙被水淋濕了也一樣易破。但是「Soft Naoron」正好相反。被水淋濕了之後強度反而增加。圖標中顯示,在「撕裂(tear strength)」的試驗中,在「WET」的情況下,強度明顯的增加。下雨的日子也可以安心使用。

材料很優秀,但該如何來使用這個Soft Naoron呢?大直邀來同是山梨縣的設計師深澤直人,於是誕生了「紙和(SIWA)」。

紙和這個詞很有意思,從字面上看是把和紙顛倒了一下,和紙WASHI顛倒而成紙和SIWA。而SIWA在日文里的含義就是「皺紋」,Soft Naoron的紙張上其實是分佈了不少美麗的皺褶,就像大理石的紋路,其實這正是纖維的「肌理」。

而SIWA更深的意境則是老而彌堅,這種文字中的感覺難以言傳,正如同和紙這種古老的製作工藝中加入新元素后變得更有活力。

經過Redesign,紙和系列產品中出現了更多的日用生活品,例如收納袋、拎包、背包、拖鞋、籃子、帽子之類。古老的和紙從單一的書寫工具變得有更廣泛的用途,這正是SIWA這個詞背後的底蘊。

試想,一隻和紙手袋,隨著時間的流逝,拎手變得愈加柔軟,而且出現手摩擦的痕迹,還有什麼比這種獨一無二的歲月記錄更令人感動的呢?

延伸閱讀 紙和中文官方網址:http://www.lohas.ly/siwa

@Source: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