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經濟學人 出處:Web Only
位於東倫敦的Hackney Downs車站最近出現了一塊「臨時」展覽空間,這是一項名為「Banner Repeater」的計畫,它就和多數臨時藝術裝置一樣,知性、晦澀、而且絕對不是為了營利。不過,另一種臨時空間最近也欣欣向榮。最近幾年,英國大城市出現了獨立畫廊、劇場、酒吧等各種刻意僅短期營業的臨時商店。衰退也讓零售商對這種商店更感興趣,因為政府提供資金以填滿空置店面,屋主也更願意短期出租。
冰淇淋品牌The Icecreamist去年在倫敦的Selfridges開了一間臨時店面,還配上樂團和走秀,這個月則在Covent Garden開起臨時店面。該品牌的建立者Matt O’Conner表示,第一間臨時店面讓他用1/10的成本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同時也能測試自己的產品。
對已經站穩腳步的品牌來說,臨時商店是一種直接和顧客互動的方式,每天營業都像是在訪談消費者焦點團體。
其他國家的企業也很快就發現臨時店面擁有的強大潛力。2004年,日本設計師品牌Commes des Garçons在柏林推出了「游擊商店」,大約同個時期,紐約也出現了推廣時尚精品的臨時商店。許多英國最近出現的臨時商店,則是主流企業的非傳統的探 險,例如,洗衣機製造商Indesit上個月就開設了為期二日的自助洗衣夜店。
劇場團體Theatre Delicatessen目前在Selfridges的一處臨時展演空間常駐,成員Roland Smith認為,企業開設的臨時商店並不理解其意義,因為劇團會改變並回應當地環境,但企業的臨時商店只不過是間商店。不過,商業界或許會認為,臨時空間 的想法可是商業界率先提出的:在臨時空間出現之前,就已經有後車箱跳蚤市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