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012

姚仁祿:自信、心安理得自然幸福快樂@People

撰文 /  辛曉昀
姚仁祿說自己很幸運,打從幼稚園起,就知道自己不必受到外在價值的牽絆;
 
多數的台灣人有些不幸,因為我們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做自己。
 
他認為撇開旁人眼光,找回「做自己」的自信,也才能找到衡量人生成就的真實尺規。

記得我讀幼稚園時,非常喜歡畫畫,下課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蹲著,
 
拿起磚塊或石頭,就這麼在地上恣意畫了起來。

有一天,我正在「隨地塗鴉」,眼角突然瞄到老師的鞋子,老師走過來了,
 
「你跟我到辦公室。」老師冷冷地這麼說。當時我很緊張,
 
 
根本不敢抬頭看老師,心裡想著,糟糕!一定要挨罵了。

尋找「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

走進辦公室,老師沒有罵我,只是拿出了一張紙,
 
要我把剛剛地上的畫再畫一次,畫完之後就可以離開。
 
隔了一段時間,我在地上隨便塗鴉出來的這幅畫,
 
竟然刊登在《國語日報》上。對於一個喜歡在地上畫圖的孩童而言,
 
真是欣喜若狂。我忽然發現,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有機會獲得肯定的。

大學念的是建築,大三那年,我忽然對「建築」感到有些害怕和徬徨,
 
不是因為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好,教授的要求、設計的規矩我都明瞭,
 
但卻不知如何創造出「我的風格」的作品,沒有辦法呈現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某次,作業是要設計一個小社區,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餘,
 
索性把一堆房子的小模型往天空一拋,
 
試圖從「隨機散落」的小房子中端倪出新的設計方向。
 
老師看了直搖頭,認為大三了不該用此方式去學習。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