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12

VERSACE童裝店 「夢幻紫」登陸米蘭@Fashion

 Young Versace 高級童裝專賣店,已於2011年底正式登陸義大利米蘭。圖/she.com.tw提供 

 店內的裝潢整體以粉嫩夢幻的紫色為主,還有著大型的柺杖糖佇立在店內,絕對會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圖/she.com.tw提供 

販售的服裝商品從0歲剛出生的嬰兒到12歲的小少男、小少女通通都有。圖/she.com.tw提供 

2012/01/30  

2011年6月時於義大利 Pitti Immagine Bimbo 童裝展中,VERSACE首度發表了高級童裝系列,很快的在去年年底時「Young Versace」登錄於義大利米蘭,開設了全球首間的Young Versace專賣店,坐落於 Borgospesso15/A,與 VERSACE 高級家居精品店為鄰,同時專門店已率先發售 2012 年的春夏系列。

夢幻的紫色空間
而販售的服裝商品從0歲剛出生的嬰兒到12歲的小少男、小少女通通都有。店內的裝潢整體以粉嫩夢幻的紫色為主,還有著大型的柺杖糖佇立在店內,絕對會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未來 Young Versace 也將陸續進駐全球各大百貨公司及精品店的童裝部。

春夏訂製服/高堤耶新裝 惹毛艾美懷絲父親@Fashion

 Elie Saab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高堤耶在巴黎時裝秀期間,由模特兒複製艾美懷絲著名的「蜂巢」髮型,向艾美懷絲致敬。圖/歐新社
 Jean Paul Gaultier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Jean Paul Gaultier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Jean Paul Gaultier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Jean Paul Gaultier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Elie Saab秀場,(左起)Audrey Dana、Berenice Bejo、Olga Kurylenko。圖/達志影像 

Elie Saab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圖/達志影像 

 2012/01/30 娛樂新聞組 

鬼才設計師高堤耶(Jean Paul Gaultier)在巴黎發布與其同名的2012春夏高級女裝訂製服系列,搞響了大家對已故英國著名R&B歌手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的懷念。

巴黎時間25日,高堤耶在其舉行的時裝秀上,為向艾美懷絲致敬,讓所有模特兒均裝扮成艾美懷絲生前的妝容。一個個戴上蜂巢髮型,嘴角加痣,穿起性感 內衣的模特兒在天橋上行走,法國女星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英國女星夏綠蒂藍普琳(Charlotte Rampling) 和樂隊主音Beth Ditto均坐頭排,一起挺高堤耶。

不過,高堤耶的作法卻惹艾美懷絲的父親不高興,他大罵高堤耶品味差,當家人還在哀悼懷絲時,竟利用懷絲的形象搏出位。

另外,同日國際品牌Elie Saab也開秀,前007女郎歐嘉柯瑞蘭蔻(Olga Kurylenko)和電影「大藝術家」(The Artist)女星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也有出席看秀。

@Source:  udn

1.27.2012

Dior與藝術家ANSELM 遇見普普藝術@Fashion

 頂級品牌Dior與藝術家ANSELM REYLE首度跨界合作。圖/TVBS周刊提供 

ANSELM REYLE混合了漆亮面混合材料、金屬光小羊皮、金屬小飾品、鏡子和壓克力,迷彩襯裡強調出這些對比衝突感。圖/TVBS周刊提供 

2012/01/22 戴國瑞  

頂級品牌Dior與藝術家ANSELM REYLE首度跨界合作!經典商品在迷彩與螢光改造之下,活絡出嶄新風采。

Dior精神:經典商品蛻變為藝術品
法國超級品牌Dior,在萬眾期待下與德國新銳藝術家ANSELM REYLE首度跨界合作。此次大多數作品建構在已經存在的經典商品之上,如LADY Dior、MISS Dior等,在ANSELM的改造之下,這些優雅的Dior經典代表,皆活絡出全新的時代性樣貌。這一系列商品自今年一月起,於全世界71間Dior旗艦 店,以單次發行的形式公開銷售,台灣也會在台北101 Dior專賣店展售全系列商品,為即將於三月底前開幕的Dior全球旗艦店暖身。

ANSELM REYLE一九七○年生於德國圖賓根,最著名繪畫是他的條紋與鋁箔系列,條紋畫是抽象作品,由許多不同材質的垂直色帶所組成,形成對比光線的效果。他的鋁 箔系列則是以閃閃發亮的材質創作,吸引觀賞者的目光、激發他們的觸覺。更重要的是,他為光創造了舞台,運用色彩和畫布上的顏色,確切的說是電子光、如霓紅 燈,著重在畫中那些能讓眼睛為之一亮的磷光。

ANSELM REYLE的作品特色是多種隨手捻來的材料、移除它們原來的風貌,將這些材料進行視覺上的轉化。針對繪畫和雕塑,他運用了不同材料,比如鏡子、混凝土、壓 克力或霓紅燈,把令人注目的元素和混亂結合在一起,呈現非協調性與衝突的美感。視覺上時而粗糙、明亮搶眼,散發青春洋溢的色調,ANSELM REYLE巧妙地將普普藝術與時尚精品做了一次完美的結合。

@Source: TVBS周刊

1.20.2012

伴隨爭議的大師貝聿銘: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People

2012-01-11  

《貝聿銘全集》中文版日前推出。這位華人建築大師在該書序言中說,應該說我是個西方建築師,但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譯者之一鄭小東9日在新書發佈會上,與在場者一起回數了貝聿銘設計的那些引發爭議的建築精品。

9日,彙聚華人建築大家貝聿銘七十多年建築生涯主要作品,由貝聿銘辦公室唯一授權的《貝聿銘全集》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推出。據出版方介 紹,本書以貝聿銘最著名並廣受讚譽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為焦點,展示了他卓越的雕塑造型作品。這本全集更專注于貝聿銘最感興趣並直接負責的作品,以更好地展 現大師的巨大影響力;作者用設計草圖、設計圖、效果圖結合背景文字資料,對每一個專案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是研究貝氏風格的最權威資料。

該書責任編輯胡先福介紹說,貝聿銘是一位實踐型的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很少。對於已屆95歲高齡的貝先生來說,《貝聿銘全集》是他又一個重要作品,他本人對該書中譯的出版尤為重視,不僅專門找人審定譯稿,對於版式、封面字體等細節都親自過目。

貝聿銘特地為本書中文譯本的出版撰寫了序言,他說,離開中國八十多年了,而七十多年的建築生涯大多在美國和歐洲,應該說我是個西方建築師。我的建築設計從不刻意地去中國化,但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我深愛中國優美的詩詞、繪畫、園林,那是我設計靈感之源泉。

我很高興在中國參與了幾項設計,從早期的香山飯店到近年的蘇州博物館,我都致力於探索一條中國建築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建築的根可以是傳統的,而芽應該是新芽,這也是中國建築的希望所在。貝聿銘如是說。

該書譯者之一、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鄭小東認為,貝聿銘對中國文化的推崇和對留住中國建築的根的不懈追求,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需要和價值取向。

鄭小東當天為在場者歷數了貝聿銘那些曾引發爭議的建築精品。他說,貝聿銘為盧浮宮設計玻璃金字塔時曾引發巨大爭議。將建築主體放在地下以及採用玻璃材質融入環境這兩點爭議較小,但金字塔造型的入口,是當時很多法國人反對的。

建於北京的香山飯店,當年也是備受爭議。有些人不同意選址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還有很多人將這棟建築誤認為是後現代主義風格,並進行了批判。實際上,香山飯店恰恰是貝聿銘對當時西方流行的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一次修正。

貝聿銘近年的作品——蘇州博物館,在選址上也曾引發不同意見。最終他採用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對傳統與現代風格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社交網路為何讓人成癮? @Thinking

讓失散多年的親朋好友重新建立聯繫,這個好處簡直就是社交網路給線民們下的一道難以解除的魔咒。這種交友方式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每天都吸走人們數十億小時的時光。社交網路究竟為什麼會有成癮性?它們對現代人的生活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天一打開電腦,第一時間就打開社交網站,拼命刷屏發狀態;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要擠出時間在微博上徜徉,擔心自己幾個小時不上就被滾滾資訊潮流拋在後 方;遇到網路連接出問題,上不了這些網站的時候,時刻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滿腦子想著好友們在網上又更新了什麼好玩的內容……

隨著個人 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方式的出現,人們泡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也日益增多。根據2010年末的資料,人們在網路上花費的平均時間比10年前增加了82%。而 根據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研究得出的資料,他認為人們花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也是突飛猛進,是佔據上網時間中最長的,目前為上網時間的22.7%,而且有 不斷向上的趨勢。也就是說,人們願意花費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聚焦社交網癮
竟為何社交網路讓人們如此著迷甚至上癮?社交網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網癮這一熱門話題,在今年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上成了一個分論壇的主 題,來自全球各地的政治高層、科研人員和經濟學者們,都認為應該對社交網癮引起足夠的重視。參與這個分論壇討論的,包括穀歌搜索副總裁瑪麗莎·梅爾、 Linkedin創始人雷德·霍夫曼和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

在達沃斯論壇,瑪麗莎·梅爾毫不掩飾自己也有搜索癮我腦海中 也會時不時冒出一些想法,當解決不了時,我會主動搜索。她坦承,搜索已經成為她每天的習慣,大概有20%的答案,是從網路中搜索得來的。要不是因為我 在飛機上或者在路上,這個比例會更高。所以,移動網路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也承認,除了搜索之外,同樣重要的是社交網路。搜索和社交,將成 為未來網路的兩大支撐。

專門從事心理學研究的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也在對社交網路進行深入研究:人人都離不開社交網路。任何人都能 把自己最新的情況放到網上,然後通過社交網路,跟自己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分享。當這種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時,人的心理會有滿足感。越多人的參與,這種滿 足感就越強烈。

當這種滿足感成為一種習慣時,許多人已經依賴甚至離不開網路了,從而出現了社交網癮。·艾瑞利說。

社交網癮危害隱現
國麻塞諸塞州阿桑普遜學院最近進行了一項關於社交網路的有趣實驗。該學院的老師馬麗婭·艾爾對學院裡的70個本科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她發 現,Facebook上面好友的數量可以預測學生對大學的適應性。有超過 200個好友的新生在自尊、個人適應和學業適應問卷的分數,低於那些沒有那麼多好友的新生。對於那些初來乍到的新生而言,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現實中的朋友就越少。可見,社交網路對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社交,並沒有多大幫助,反而起反作用。

而事實上,美國正面臨著大量青少年社 交網路成癮的困惑。許多少年因為社交網癮,影響了學業。據美國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調查資料顯示,200910月,美國12-17歲人群中,上 Facebook的比率由2008年的28.3%激增到54.7%。社交網路讓這些孩子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樹立起自己的形象,並且通過 網路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一起聊天或者玩網路遊戲……

不僅在美國,在印度等其他電腦網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社交網癮也已經成 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印度心理學家米拉·尼爾坎森最近寫了一篇名為《Facebook癮和自控能力的關係》的文章,對印度160名民眾進行了抽樣調查。在這 160個接受調查的民眾中,有60個不滿18歲的青少年,6018-30歲的青年以及40個中年人。

她的結論是,不滿18歲的青少年受 到網路的誘惑最大,而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因為網癮在未來出現一些心理疾病。她認為青少年越來越傾向把生活重心搬到網路上,而他們在網路上的時間越長,登 Facebook的概率就越高。她還發現,這些孩子同其他沒有網路癮的孩子比較,更容易輟學,忘記睡覺和吃飯,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陷入激 動或者沮喪的情緒中。

米拉· 尼爾坎森將這種現象稱之為“Facebook症候群”—一覺醒來就想登錄,即使不線上,也每時每刻在牽掛著自己的頁面,或者原本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卻也寧願通過資訊或者貼留言交流。

如何才能不上癮?
實上,我們正處在一個超連接生活”(hyperconnectivity)全面到來的時代。人類之間的聯繫因社交網路變得空前的多而得到了大大的強化。 另一方面,社交網路絕對是對個人家庭生活的一種入侵,因為它已經不僅限於電腦了,就如電視機廠商正在推介的社交網路電視,人們可以邊在電視機旁看電視, 邊和好友聊天,評論自己正在看的電視節目。

用赫芬頓網站的專欄作家伊森·尼赫頓的話說: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這種交友方式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每天都吸走人們數十億小時的時光,而且沒有人能夠再回去了。

· 艾瑞利教授也認為:未來每個人都有患上社交網癮的可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他已經對自己的學生展開了部分實驗,比如盡可能減少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其 中一個方法就是通過修改密碼等方法禁止登錄。他讓學生在每個星期天晚上互相修改社交網站密碼,然後等到下星期五晚上才告訴彼此新密碼,這樣平時上學的時 候,他們就不能登錄社交網站了。這種效果不錯,學生們大多數都能安心地把作業交上來。

同時,伊森·尼赫頓給人們的忠告是:每個月都留下幾天,作為互聯網清潔日也就是讓自己每個月都留下幾天斷網,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禁止登錄任何網站。這樣也就能夠阻止登錄社交網路的可能。這種方法可能非常困難,但確實非常有效,能起到戒癮的作用。

尼赫頓的另一個妙招是讓自己在社交網路中的時間設定限額。如果沒有超出限額,就給自己獎勵,反之則設置懲罰。有必要的話,可以邀請朋友互相監督,或者可以用錢來作為懲罰手段,或許這樣才會有效果。

社交網癮是可預測非理性行為
Q=週末畫報 A=Dan Ariely(丹·艾瑞利)


Q:在您看來,社交網癮的定義是什麼?
A 現代社會中,社交網癮的確普遍存在著。著名心理學家B.F.斯金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心理學理論:固定計劃執行。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固定不變地做某件 事情,最終讓他得到了某些獎賞,那麼他就會下意識地強迫自己做這件事情。相反,如果得不到任何獎賞或者其它心理上的安慰,他就會停止做這件事情。這很像我 們通過網路跟素不相識的人進行交往,比如上Facebook或者Twitter。如果一個人通過固定的方法尋找網路上的朋友,他會找到越來越多跟自己想法 趨同的人。而且這種方法會引導他一直走下去,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社交網癮。

Q:您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社交網癮者?
A 曾經有一個研究物件,他是一個標準的上班族,但他迷上了社交網路。他說自己永遠都不知道網路上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他寧願一直呆在網上。如果讓他一天 不上網,他就會非常煩躁不安,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他告訴我,他有時候甚至會失眠,從夢中醒來,都要看看自己的網站。像他這樣的例子,我認為還有很多。

Q:作為心理學家,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疾病?是什麼引發他們的這種社交網癮呢?
A 金納的另一個著名的理論—“隨機計畫執行,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會陷入社交網癮。所謂的隨機計畫執行是指一個人在嘗試某件事情時,並不確定能夠給 他帶來什麼好處。但一旦帶來好處之後,他會隨機不定時地去做這件事情。陷入社交網癮的往往是一些對於生活有新鮮感和好奇心的年輕人,他們願意用這種隨機 行為,來使自己的生活發生改變,畢竟這樣解決自己的孤獨感,並不需要成本,也不會承擔心理壓力。慢慢地,他們就陷入其中了。

Q:您剛才提到社交網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能否舉一些例子?
A 然,這種社交網癮已經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可以跟你分享的例子就是我的學生,總是到最後一刻才把我佈置的作業交上來,而且品質很差。問其原因,他們告訴我 是因為Facebook—他們更願意用一種輕鬆的方式來對待生活,社交網路就是對於他們來說最輕鬆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作業。

Q:您曾經寫過《可預測的非理性》一書。對於社交網癮的研究,您得出了什麼結論?
A 認為,社交網路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可預測的非理性的行為。例如現在的公司,一般都會大量使用電子郵件作為交流的方式,甚至已經有許多員工 非常依賴這種方式。一旦使用電子郵件成為習慣,那麼你就會期待他人能夠及時回復你的郵件,循環往復,就成為了一種依賴。這其實也是社交網癮的一種。簡單來 說,這種心理活動也是非理性的,而且能夠被預測到的。

Q:有一些人認為,社交網路造成了人類社會交往能力的退化。您贊同這種觀點嗎?
A 目前為止,社交網路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交往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社交網路只是作為一種補充交往方式而存在。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方式有可能替代 原有的一些交往方式,從而造成人類行為能力的改變。我不能斷定這肯定就是一種退化,但這是基於人類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擔心。我們有理由將這種擔心化解掉,所 以這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Q:最近出現一個新的名詞叫作超連接生活。您認為隨著這個超連接生活時代的到來,每個人是否都會陷入這種社交網癮之中?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付?
A 一些改變是肯定的,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歷史上任何時期都不能跟現在比擬。比如,我無法想像,在20年前,你作為記者,我作為被採訪者能夠如此 通暢地交流。社交網路打開了無數扇門,讓人們的溝通無比便捷。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問題,比如人們傾向於花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而網路有時候是 虛擬的,會對人的心理造成一些困擾。我們要解決的是這類問題。

@Source: 『週末畫報』採訪、撰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