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012

尋找香奈兒@Fashion

2011-11-25

 
導語:展覽現場不少背著香奈爾包的女孩子走進走出,無論真假都足以說明這個品牌在女人心中的號召力。

經濟觀察報 楊婷婷/  

香奈兒是一個傳奇,而不是冷冰冰的交叉雙“C”LOGO崇拜,香奈兒最近在中國美術館用法國設計先鋒與藝術大師們對話的名頭,將香奈兒的一生在黑白的空間裡做了簡單總結。

香奈兒是上個世紀的傳奇。從小在孤兒院裡度過,長大後成為獨立女性,一生與時尚和上流社會的男士及藝術家周旋,但從未屬於任何人。與愛馬仕、LV等數代而成的時尚神話不同,香奈兒完全憑一己之力,成就其時尚帝國。她的傳奇,也只有在上個世紀這樣充滿戰爭、動盪、女性革命,時尚潮流、社會思潮極速演變的世紀才能造就。

這是香奈兒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場展覽,3月份的時候,這場展覽以文化香奈兒為名,在上海人民公園的當代藝術館開展,兩場展覽主題雖然不同,但內容基本一致。只是布展的形式略有不同,上海的當代藝術館是一個極為開放的空間,它讓整個展品充滿了漂在空中的浪漫氛圍,而北京的展覽則更符合這座城市厚重歷史的基調,從基調上來說,顯然北京更腳踏實地。

整個展覽將香奈兒一生中最重要的設計,以及和藝術家的友誼都做出了呈現。和其他由奢侈品牌主導的展覽一樣,其中的不少珍品是向私人和博物館借來,整個展覽展品層次豐富,包括了油畫到手信、素描到短片、時裝到香水。北京的展覽將會向公眾開放至1213日。

展覽共分為五大部分,傳奇的緣起(Origin)、抽象的精粹(Abstraction)、隱藏的奢華(Invisibility)、自由的追求(Liberty)、幻境的靈感(Imaginary)。然而布展並沒有直接將這五部分人為地割裂開,讓整個展覽看上去更像個整體,卻也生出了雜亂和無序感,眼前並排放置的兩件展品,一件來自香奈兒本人,另外一件則是當代時裝大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的高級定制作品。時空的穿越還不是最跳跨的部分,這對於策展人來說,如何挑選出最適合的展品,要展現出一個什麼樣的時裝設計師,到底她的才華和私生活哪個更重要?

展覽對兩方面都有選擇,很顯然,他們希望現代人們能將香奈兒小姐視作服裝界的藝術大師。從某種角度來說,展覽總會不自覺地神化品牌,誰也不會放棄這種絕好的宣傳方式。從這個展覽裡,你能看到的是嘉柏利爾·香奈兒對於女性時裝的巨大貢獻——她將女性從傳統繁瑣的束胸等等服裝禮儀中拯救出來,以中性化的風格和斜軟文呢的面料打通了全世界女人的心,採用了高級面料讓時裝變得更舒服實穿。但有趣的是,展覽卻幾乎沒有著墨她依靠製作禮帽而大受歡迎發家的過程,當然,你也更不會知道她曾經躲在巴黎的小公寓裡,過著交不起房租的窘迫生活。這些,可是和今天香奈兒高貴的品牌形象不符的。
 
而關於她的個人生活,展覽選擇的是她和被後世視作名流的人來往信件。你能看到香奈兒小姐和畫家尚·考克多的書信來往,裡面有我們今天短信裡的慣常寒暄,我親愛的尚,我回來才知道您的近況。我跟大家一樣離開巴黎過國慶日了,因此遲未回復您……”這位畫家也待她不薄,不僅為她畫下了坐著喝咖啡的肖像,還在時尚雜誌《Harper’s Bazzar》為她發表WorthAlix”香奈兒女士一系列文章。和他保持良好關係的還有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劇作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以及安德列·柯特茲,甚至還有畢卡索與薩爾瓦多·達利。傳奇由香奈兒女士的劃時代時裝鋪開,並借由和藝術家們的良好關係得到了名聲更廣泛的傳播。
展覽亦有特別之處,在文字資料的展廳裡,人們可以躺在佈置得極為舒適的沙發裡,捧著關於香奈兒女士的書認真品讀。這些大部分由外國人撰寫的關於香奈兒的著作裡,充分讓人意識到,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僅能對她當時所處時代的潮流進行改革,還能夠養育後世無數文人墨客。

而真正讓人覺得香奈兒這個品牌在經歷了傳奇女人的時代後,依舊保持著與眾不同,對自由追求的是這場展覽對於先進科技的應用。當其他奢侈品還在默守傳統的展覽形式時,CHANEL已經開展了和蘋果公司的諸多合作。在中國美術館看展覽時,憑個人有效證件就可以免費領取用iPod改裝過的精緻語音導覽器,訊息齊全並且使用極為方便;而在展覽的影像廳裡,展覽廳中心改裝過的和蘋果合作的超大iPad”,上面仿佛滿天繁星在桌面上漂流,每點開一個大些的星星,就是一個關於香奈兒或者時裝、或者珠寶的美麗故事。

在展覽現場,有不少背著香奈爾包的女孩子走進走出,無論真假,都足以說明這個品牌在女人心中的號召力。想到這個,我突然有些好奇,香奈兒對法國如此重要,她和藝術家們的關係如此好,為什麼紐約老頑童伍迪·艾倫在他的穿越電影《午夜巴黎》裡,卻沒有給這個神奇女人一個鏡頭?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