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12

日料:懷石苦行僧@food





有人說日本料理並沒有太多料理的成分,但其實料理這兩個字並不是這樣解釋的,它完全是日語當中的說法,就像燒鳥指代的是烤串一樣,料理除了強調烹飪方式的「料」之外,還包含強調食物器皿的「理」字。從分類上來講,一般有三種分類方式。首先要說到的是本膳料理,它和日本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是理法制度下的產物,當年能吃到它的人並不多,而今,能見到它的人也不多。基本只在一些祭典宴會上才有出現的可能,而且這家人還必須有著非同一般的身世,以及詳細的族譜。所以一個北京爺們兒跟你說他吃過本膳料理,那你基本上可以對這個人置之不理。

懷石料理最早是從京都寺廟裡傳出來的,修行的僧人在戒規下要清心少食,一天只有兩頓飯,而且還都是清湯寡水。這樣一兩天還好,但長此以往飢餓難耐,於是僧人們就希望在不違反戒規的前提下,也能讓自己的肚子不總是感覺空空蕩蕩。聰明的他們發現,如果把烤熱的石頭抱在懷中能夠多少減輕一些飢餓感,這就是懷石的由來。所以我總覺得它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挨餓,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正宗懷石料理每道菜都只有半口。

後來,這個概念從禪道演變到了茶道,懷石也變成了料理。因為日本人喝的茶是濃茶,所以要搭配一些茶點,但也不能搭配得太多,於是有了量少精緻的懷石料理。當它慢慢進入餐飲文化的時候,又在此基礎上多了一些包裝,首先吃懷石的地方叫做料亭,和一般餐廳不同,這裡的環境非常優美,窗口望出去風景如畫(當然不都是真的風景,也可以是裝飾畫),其次就是盛菜的器皿,主要包括陶器、瓷器、漆器,很多餐具都被視為藝術品,更有甚者是由專門的藝術家燒制,每一樣都讓你愛不釋手。同時,食物的擺盤也要求很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餐具和擺盤上都追求自然,所以你不會看到那麼多的對稱,而是一種隨意的精緻。

和懷石料理十分相近的就是會席料理,因為兩者的日文發音都一模一樣,都是kaiseki,所以很容易被混淆。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飲品的不同,如果說懷石來自於茶道,那麼會席則是來自於酒道。過去日本詩人在開詩歌朗誦會的時候,基本上以喝酒為主,空腹喝酒往往很難受,所以要配一些下酒菜,會席料理就相當於這些下酒菜,只不過人家的下酒菜不是炸花生和拍黃瓜,和懷石比起來,也沒有甜點。

至於法式懷石,其實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就是法餐和懷石料理的一種綜合。具體來講,是採用法餐的烹飪方式和日本的食材做出的菜品。另外,在食材方面也極其講究,這種講究不光強調產地和新鮮程度,同時還強調季節。

去哪兒吃懷石

Naoki
一家主營法式懷石料理的餐廳,在這裡,有三種套餐可供選擇。
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宮門前街15號頤和安縵酒店內
0105987 9999

京都懷石花傳美濃吉
剛開業的時候,因為價格的昂貴,一時成為焦點。這裡有著比較正宗的京都懷石,但可能是因為開在高檔酒店的原因,性價比並沒有那麼高。
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27號盤古大觀酒店21
010-5906 7650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