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12

社交網路為何讓人成癮? @Thinking

讓失散多年的親朋好友重新建立聯繫,這個好處簡直就是社交網路給線民們下的一道難以解除的魔咒。這種交友方式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每天都吸走人們數十億小時的時光。社交網路究竟為什麼會有成癮性?它們對現代人的生活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天一打開電腦,第一時間就打開社交網站,拼命刷屏發狀態;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要擠出時間在微博上徜徉,擔心自己幾個小時不上就被滾滾資訊潮流拋在後 方;遇到網路連接出問題,上不了這些網站的時候,時刻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滿腦子想著好友們在網上又更新了什麼好玩的內容……

隨著個人 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方式的出現,人們泡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也日益增多。根據2010年末的資料,人們在網路上花費的平均時間比10年前增加了82%。而 根據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研究得出的資料,他認為人們花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也是突飛猛進,是佔據上網時間中最長的,目前為上網時間的22.7%,而且有 不斷向上的趨勢。也就是說,人們願意花費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聚焦社交網癮
竟為何社交網路讓人們如此著迷甚至上癮?社交網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網癮這一熱門話題,在今年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上成了一個分論壇的主 題,來自全球各地的政治高層、科研人員和經濟學者們,都認為應該對社交網癮引起足夠的重視。參與這個分論壇討論的,包括穀歌搜索副總裁瑪麗莎·梅爾、 Linkedin創始人雷德·霍夫曼和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

在達沃斯論壇,瑪麗莎·梅爾毫不掩飾自己也有搜索癮我腦海中 也會時不時冒出一些想法,當解決不了時,我會主動搜索。她坦承,搜索已經成為她每天的習慣,大概有20%的答案,是從網路中搜索得來的。要不是因為我 在飛機上或者在路上,這個比例會更高。所以,移動網路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也承認,除了搜索之外,同樣重要的是社交網路。搜索和社交,將成 為未來網路的兩大支撐。

專門從事心理學研究的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也在對社交網路進行深入研究:人人都離不開社交網路。任何人都能 把自己最新的情況放到網上,然後通過社交網路,跟自己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分享。當這種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時,人的心理會有滿足感。越多人的參與,這種滿 足感就越強烈。

當這種滿足感成為一種習慣時,許多人已經依賴甚至離不開網路了,從而出現了社交網癮。·艾瑞利說。

社交網癮危害隱現
國麻塞諸塞州阿桑普遜學院最近進行了一項關於社交網路的有趣實驗。該學院的老師馬麗婭·艾爾對學院裡的70個本科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她發 現,Facebook上面好友的數量可以預測學生對大學的適應性。有超過 200個好友的新生在自尊、個人適應和學業適應問卷的分數,低於那些沒有那麼多好友的新生。對於那些初來乍到的新生而言,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現實中的朋友就越少。可見,社交網路對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社交,並沒有多大幫助,反而起反作用。

而事實上,美國正面臨著大量青少年社 交網路成癮的困惑。許多少年因為社交網癮,影響了學業。據美國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調查資料顯示,200910月,美國12-17歲人群中,上 Facebook的比率由2008年的28.3%激增到54.7%。社交網路讓這些孩子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樹立起自己的形象,並且通過 網路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一起聊天或者玩網路遊戲……

不僅在美國,在印度等其他電腦網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社交網癮也已經成 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印度心理學家米拉·尼爾坎森最近寫了一篇名為《Facebook癮和自控能力的關係》的文章,對印度160名民眾進行了抽樣調查。在這 160個接受調查的民眾中,有60個不滿18歲的青少年,6018-30歲的青年以及40個中年人。

她的結論是,不滿18歲的青少年受 到網路的誘惑最大,而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因為網癮在未來出現一些心理疾病。她認為青少年越來越傾向把生活重心搬到網路上,而他們在網路上的時間越長,登 Facebook的概率就越高。她還發現,這些孩子同其他沒有網路癮的孩子比較,更容易輟學,忘記睡覺和吃飯,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陷入激 動或者沮喪的情緒中。

米拉· 尼爾坎森將這種現象稱之為“Facebook症候群”—一覺醒來就想登錄,即使不線上,也每時每刻在牽掛著自己的頁面,或者原本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卻也寧願通過資訊或者貼留言交流。

如何才能不上癮?
實上,我們正處在一個超連接生活”(hyperconnectivity)全面到來的時代。人類之間的聯繫因社交網路變得空前的多而得到了大大的強化。 另一方面,社交網路絕對是對個人家庭生活的一種入侵,因為它已經不僅限於電腦了,就如電視機廠商正在推介的社交網路電視,人們可以邊在電視機旁看電視, 邊和好友聊天,評論自己正在看的電視節目。

用赫芬頓網站的專欄作家伊森·尼赫頓的話說: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這種交友方式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每天都吸走人們數十億小時的時光,而且沒有人能夠再回去了。

· 艾瑞利教授也認為:未來每個人都有患上社交網癮的可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他已經對自己的學生展開了部分實驗,比如盡可能減少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其 中一個方法就是通過修改密碼等方法禁止登錄。他讓學生在每個星期天晚上互相修改社交網站密碼,然後等到下星期五晚上才告訴彼此新密碼,這樣平時上學的時 候,他們就不能登錄社交網站了。這種效果不錯,學生們大多數都能安心地把作業交上來。

同時,伊森·尼赫頓給人們的忠告是:每個月都留下幾天,作為互聯網清潔日也就是讓自己每個月都留下幾天斷網,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禁止登錄任何網站。這樣也就能夠阻止登錄社交網路的可能。這種方法可能非常困難,但確實非常有效,能起到戒癮的作用。

尼赫頓的另一個妙招是讓自己在社交網路中的時間設定限額。如果沒有超出限額,就給自己獎勵,反之則設置懲罰。有必要的話,可以邀請朋友互相監督,或者可以用錢來作為懲罰手段,或許這樣才會有效果。

社交網癮是可預測非理性行為
Q=週末畫報 A=Dan Ariely(丹·艾瑞利)


Q:在您看來,社交網癮的定義是什麼?
A 現代社會中,社交網癮的確普遍存在著。著名心理學家B.F.斯金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心理學理論:固定計劃執行。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固定不變地做某件 事情,最終讓他得到了某些獎賞,那麼他就會下意識地強迫自己做這件事情。相反,如果得不到任何獎賞或者其它心理上的安慰,他就會停止做這件事情。這很像我 們通過網路跟素不相識的人進行交往,比如上Facebook或者Twitter。如果一個人通過固定的方法尋找網路上的朋友,他會找到越來越多跟自己想法 趨同的人。而且這種方法會引導他一直走下去,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社交網癮。

Q:您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社交網癮者?
A 曾經有一個研究物件,他是一個標準的上班族,但他迷上了社交網路。他說自己永遠都不知道網路上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他寧願一直呆在網上。如果讓他一天 不上網,他就會非常煩躁不安,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他告訴我,他有時候甚至會失眠,從夢中醒來,都要看看自己的網站。像他這樣的例子,我認為還有很多。

Q:作為心理學家,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疾病?是什麼引發他們的這種社交網癮呢?
A 金納的另一個著名的理論—“隨機計畫執行,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會陷入社交網癮。所謂的隨機計畫執行是指一個人在嘗試某件事情時,並不確定能夠給 他帶來什麼好處。但一旦帶來好處之後,他會隨機不定時地去做這件事情。陷入社交網癮的往往是一些對於生活有新鮮感和好奇心的年輕人,他們願意用這種隨機 行為,來使自己的生活發生改變,畢竟這樣解決自己的孤獨感,並不需要成本,也不會承擔心理壓力。慢慢地,他們就陷入其中了。

Q:您剛才提到社交網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能否舉一些例子?
A 然,這種社交網癮已經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可以跟你分享的例子就是我的學生,總是到最後一刻才把我佈置的作業交上來,而且品質很差。問其原因,他們告訴我 是因為Facebook—他們更願意用一種輕鬆的方式來對待生活,社交網路就是對於他們來說最輕鬆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作業。

Q:您曾經寫過《可預測的非理性》一書。對於社交網癮的研究,您得出了什麼結論?
A 認為,社交網路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可預測的非理性的行為。例如現在的公司,一般都會大量使用電子郵件作為交流的方式,甚至已經有許多員工 非常依賴這種方式。一旦使用電子郵件成為習慣,那麼你就會期待他人能夠及時回復你的郵件,循環往復,就成為了一種依賴。這其實也是社交網癮的一種。簡單來 說,這種心理活動也是非理性的,而且能夠被預測到的。

Q:有一些人認為,社交網路造成了人類社會交往能力的退化。您贊同這種觀點嗎?
A 目前為止,社交網路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交往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社交網路只是作為一種補充交往方式而存在。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方式有可能替代 原有的一些交往方式,從而造成人類行為能力的改變。我不能斷定這肯定就是一種退化,但這是基於人類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擔心。我們有理由將這種擔心化解掉,所 以這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Q:最近出現一個新的名詞叫作超連接生活。您認為隨著這個超連接生活時代的到來,每個人是否都會陷入這種社交網癮之中?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付?
A 一些改變是肯定的,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歷史上任何時期都不能跟現在比擬。比如,我無法想像,在20年前,你作為記者,我作為被採訪者能夠如此 通暢地交流。社交網路打開了無數扇門,讓人們的溝通無比便捷。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問題,比如人們傾向於花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而網路有時候是 虛擬的,會對人的心理造成一些困擾。我們要解決的是這類問題。

@Source: 『週末畫報』採訪、撰文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