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12

滾石30年,從未真正走近你@People




「機會不會再有,一切已成歷史。」這是某滾石前員工寫下的「滾石30年」演唱會記事里的一段文字。洋洋洒洒的幾千字,是遠在上海的自己,不能親近的回憶。即便能義正言辭地說:我也是聽「滾石」長大的孩子。那還是卡帶橫行的年代。98角一盒,是在零用錢里苛扣出來才能換得的寶貝。朋友間交換的信息,需藉助電台。刻錄專輯是家常便飯;深更半夜聽張小燕的明星採訪,興奮的表情常被老媽說是「神經病」MTV是電視台里難得一見的奢侈品。然而即便這樣,對「滾石」的記憶、印象、感慨依舊是淺顯。

滾石30年」由台北出發,途經北京和上海。上海站歌手名單出列,李宗盛、羅大佑、陳升、陳淑樺等未能出席,讓不少樂迷遺憾。而在滾石30年簽約的303位歌手,發行的1873張專輯的數字里,參加上海演唱會的40餘組藝人僅佔13%。其中,真正被熟知的歌手也不過在半數以上。由此見,「滾石30年」於內地聽眾而言,更多是一場重溫精英級歌手的大合唱。

但就算要對這座龐雜的音樂庫深入解析,一本《滾石30—1981~專輯全記錄》也只在音樂領域作一註釋,眾多歌手背後的故事,看來是要被埋入歷史深處了。接下來與滾石創辦人之一段鍾潭的訪談中,被遺忘的人情、世故浮出水面,而三毛(段鍾潭小名)自己的記憶,也開始有些模糊不清了。

周末畫報×段鍾潭

我們知道1980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從戒嚴到解嚴的10年過程。當時的戲劇、電影、音樂、文化都有很大變化。那麼哪些藝人或唱片是明顯反映當時從閉塞到開放的時代特徵的?
如果從流行音樂來看,那個年代我沒有記得非常清楚。但就簡單角度說,在「滾石」之前的五六年裡,校園民謠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因為在那之前,台灣聽流行歌的分兩個族群:所有學生、知識分子都聽西洋歌曲;所有的女工、家庭主婦都聽國語流行歌。所謂國語流行歌,大多以電視為基礎的翻譯歌,就是大量的日本歌,加上少量的西洋歌。到了校園民謠的時代,這個運動把大學生拉到國語歌這邊,從此奠定「滾石」20年的國語流行音樂的基礎。創作人把西洋流行歌、搖滾樂元素跟國語歌手包括經營模式都融合一起,這基本上就是20年的變化。而我們跟香港的不同,就是我們沒有一個TVB在。TVB是很要命的,就變成說我們必須在沒有電視文化的環境里找出一條路來,讓音樂成長。所以我們重視音樂創作、製作,重視製作人。

從無到有,再到一個鼎盛的時期,再到眼睜睜地看著唱片工業一點一點沒落下去,是怎樣的心情?
一方面我沒有空去感傷,因為我們負債纍纍。你不能喊一聲「我們破產了」,就什麼事都不管,還是得趕緊工作。一方面,我覺得本質上也沒什麼差別,公司賺錢賠錢其實並不影響你做音樂的本質吧,因為你還是在追求好的歌手。過去的10年裡,心情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畢竟10年下來,也慢慢恢復一些元氣。當然我也理解,整個產業的架構、經營模式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像演唱會這種東西,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些都會慢慢地變,我覺得應該會越變越好吧。只是藝人、創作人、製作人,做音樂的方式都跟以前不同。所以,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