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10

安藤點火 島嶼復活 瀨戶內海亮起來@Arch

文/鄭林鐘

有一位老婆婆,原本住在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新潟縣,因為老家太窮了,只好跟著年輕人到東京去。但懷念家鄉的她,每年再忙也要回鄉一趟。

她的老房子非常破舊,只要兩個冬天不除雪,屋頂就會壞掉,但是拆除卻得花上300萬日圓左右,她不知如何是好。

夢的民宿 看見老婆婆的笑容

2000年,一位叫做雅布拉茉維琪(Marina Abramović)的塞爾維亞人來到她們村子,她是來加入「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藝術家之一,她是行為藝術之母,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得主。 她這裡敲敲那裡打打後,將這老屋變成4個房間的民宿,再另外留一個房間,讓老婆婆隨時可以回來住。

老房子變成藝術作品,同時也變成民宿後,好處霎時多了起來。其一是雅布拉茉維琪的作品得到一個永久展示的機會。其二是老婆婆隨時都可以回來住,而且不用再花錢。第三是年輕人可以在這裡進行各種交流。最後,旅客投宿當然要付錢,雖然金額不高,但畢竟也是一筆收入。

藝術家說她的作品叫做「夢之家」,人們在這裡的床上做夢,也在這裡寫出自己的夢境與夢想,然後,藝術祭的主辦單位將這些夢境與夢想結集成冊出版,然後……。

這場夢可以伸展的空間似乎無限寬廣。 時間匆匆過了10年,今年夏天,類似這樣的夢,又從貧瘠的新潟越後妻有山區,伸展到差不多貧瘠的瀨戶內海島嶼了。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2010」在今年7月19日到10月31日,於犬島、直島、男木島、女木島、豐島、小豆島與大島等七個島展開「百日冒險」,擔任藝術總監的北川富朗,正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催生者。

海的起落 從富庶島到產廢島、痲瘋島

瀨戶內海被日本的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塊陸地包圍,孵養著3000多個島嶼。西元10世紀前後,它是日本與中國交往的要道,商船頻仍。12世紀末源氏與平氏 大戰,這裡是幾場關鍵戰役的戰場,軍艦交錯。到了江戶時代(17~19世紀),海洋充滿活力,島嶼非常富庶。 只是好景難得永恆,工業化之後,日本的開發腳步移向內陸,海洋成了沒人疼愛的小媳婦,人們只知道利用島嶼的孤立性,去堆積產業廢棄物(豐島、直島)、去建 造高污染的煉銅廠(犬島)、去隔離當時認為高危險的痲瘋病人(大島),使得各島人口流失、老化嚴重,海洋從過去重要的交流場所,變成單純的輸送渠道。

例如犬島在煉銅的高峰時期,人口多達3000人,現在僅剩56人左右,平均年齡更高達75歲。而大島居民的血淚,更是令人聞之酸鼻。1909年,日本政府 在大島設立了國立痲瘋病療養院「大島青松園」,任何人只要得到痲瘋,就得被送到這裡,名為療養,實為放逐,大島成了一個難以逃出生天的惡魔島,90年來, 青松園的病友只有823位離院,卻有多達1970位在院中過世。

藝術反攻 外星人?不,是救世主!

當農田不再耕作時,當商業沒落、工業蕭條時,你要把它交給誰?台灣的農地徵收爭議還在如火如荼,日本卻已經一清二楚,他們選擇藝術。

但,這是比發展工業、商業更不容易的事。因為對這些留守荒村的老爺爺老奶奶來說,藝術,尤其是現代藝術,簡直跟外星事物沒啥兩樣。

藝術家來了,先是住進民家,和村民一起作息,然後是秉持「在地創造」(site-specificity)的原則,親切地從阿公阿嬤講的故事裡找題材,向 老師傅學習在地的工藝技巧,和村民一起伐竹砍樹做素材,甚至邀請村民一同參與創作。經過一天一天、一次一次的累積,村民們漸漸從反對、批判到最後包容、理 解了,他們感受到藝術扮演的不只是美化環境的角色,而是激發、連結、思考的觸媒。北川富朗回憶,「有些臨時性的作品在藝術祭結束後必須拆除,當儀式進行 時,許多人都哭了。」他說,這都是金錢無法取代、也無法購買的東西。

但是這卻扎扎實實能幫荒瘠的小村注入翻紅的活力。從2000年到2009年,每3年舉辦一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平均為新潟地區帶進大約20萬人次的參 觀或回鄉人潮,經濟上的復甦及觀光上的實際收益非常明顯。2009年第四屆的活動經費10億日圓,光靠參訪門票及企業贊助,就可以填滿九成。

最嚴竣的鄉下,真的變成最有朝氣的聚落,這就是藝術超越工業的力量!

安藤點火 垃圾島變身藝術村

直島,是瀨戶內海諸島之中,藉由藝術率先掙脫「垃圾島」命運的幸運島。

關鍵的人物有二,一是福武企業(《巧連智》的出版者),一是建築家安藤忠雄。直島原本是純樸率直的小漁村,12世紀崇德上皇因此將它賜名「直」島。工業化 之後,淪為處理產業廢棄物的垃圾島。1983年福武集團看上這裡,買下島嶼南邊大部分的土地,並且在福武總一郎與安藤忠雄的聯手之下,開始一連串總稱「貝 樂思藝術基地」(Benesse Art Site)的島嶼命運大改造。

1992年,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貝樂思之家」(Benesse House)打響直島重生第一砲,這棟建築樓下是現代美術館,樓上是風格旅店。1996年,更多的藝術家在貝樂思之家周邊的戶外揮灑創作,蔡國強的《文化 大混浴》和草間彌生的《南瓜》就在其中。1998年到2007年之間又走進村子裡頭,展開兩波「家計畫」(Art House Project)。2004年,安藤忠雄更厲害的「地中美術館」開幕,館內僅僅展藏三位藝術家的創作,擺放的位置與空間的布局恆久不變,與建築完全融為一 體,整個美術館本身就是件巨大的藝術作品。

20年持續而且積極的耕耘,讓直島徹底變身,甚至被國際權威旅遊雜誌《Condé Nast Traveler》英國版評選為「世界上最值得旅遊的七個文化名勝」之一。

@Source from: 2010/10/21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