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2+news,00.html
在東京街上我看到Armani,Hermes,Gucci,Dior,Prada,LV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建築,都披了它們自己的外衣,顯示出獨特的風 貌。他們徹底與建築劃清界線,走上視覺設計的路線,因此忘掉了永恆價值,掌握了美感的要素,大膽把建築時尚化。可是新潮的東京要怎樣應付會迅速褪色的時髦 呢?難道他們會為建築換裝嗎?
不久前,與信義基金會的老朋友們去了一趟東京。這一個原是很熟悉的都城,自從大陸開放以來,轉移了我旅遊的方向,已經多年沒有去過了。年輕的朋友告訴 我,新東京不一樣了,很有看頭。我把他們所建議的景點交由旅行社做為安排旅遊的參考,開始了一個簡短的再發現東京的行程。
我記憶中的東京是年輕時訪古的場域。四十五年前我初去訪問,就在皇居外圍的日比谷公園旁,抱著恭謙的心情參觀了天下聞名的東京大飯店。那是美國名建築師 萊特的傑作,因安全度過二○年代的大地震而名聞遐邇。戰後不久的東京是安靜而謙虛的,公園附近的商業中心銀座都顯得十分安詳。我所關心的不過是靜嘉堂與大 倉集古館的中國古物。若干年後,通過日本建築學會,參觀東京與京都的皇家園苑時,本想再去拜訪萊特的建築,沒想到已經被拆遷了,要建高層的飯店,心中不免 悵然。日本不是一個好古、懷舊的民族嗎?
上世紀的最後二十多年,去了多次東京,都是為考察博物館與藝術教育,所以對上野一帶比較熟悉。在這段時間裡,日本的建築漸因國力的振興而受到國際注意。 他們同時發揮迅速接受國際風潮的傳統,邀約世界知名建築師到日本留下作品,激勵年輕一輩在國際的第一線參與競爭,並不時拔得頭籌。我知道今天的東京已經不 是我所知道的東京了。因此這次以衰老之年有機會再到東京一遊,就立意拋開歷史性建築,看看他們躍升的活力。
我真的沒有想到,如此珍惜歷史記憶的日本人,居然在城市建築的建設上可以完全丟棄過去,毫無顧忌的擁抱未來。這使我想到在台灣的我們,正花費心力保存台 北市的古建築。這些所謂的古建築,正是日本佔領台灣時期所留下來的;有些是仿西洋學院派市街建築,有些直截就是一般的日式木造房子,與東京當年的市街,在 品質上還有一段距離。我實在不明白,我們這樣辛苦保存的「古蹟」,他們卻隨意拆除,代表什麼意義?我們保存日本佔領期的記憶比起日本人自己對上世紀東京建 設的記憶還要重視嗎?
與傳統區隔的決心
為了看新潮的東京,我們參觀了兩座新建的大型文化建築。一是位於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一是位於皇居不遠的國際會議文化中心。這兩座建築可以代表文化空 間的新思維,前者是三層的展廳,展出各種當代美術創作,但沒有收藏,當然也沒有研究部門。後者是幾座各種功能的表演廳,出租給表演團體,當然並沒有自己的 表演團隊。這種組織的想法已經完全脫離了上野時代的文化機構的傳統了。傳統的美術館,在精神上是重要美術品的家。它的設立目的最重要的是為國家保存這些文 化瑰寶,在細心照料之餘,才讓民眾進來欣賞。以前上野幾座美術館所代表的精神都太保守,因襲了明治時代的傳統,所以才會在上世紀末,建立「行政法人」的制 度,解放了博物館的官僚體制的束縛。但那只是經營、管理上的開放,增加對觀眾的服務功能,對文物的態度卻沒有改變。
可是在這兩座建築中我看到了日本人與傳統區隔的決心。藝術是藝術,觀眾是觀眾。先考慮對觀眾的吸引力,他們願意來到這裡,感到滿意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是 否欣賞藝術的展演並不是重要,完全看他們的興緻。這是畢爾包以來的文化建築觀,日本人完全接受,所投入新潮的精神使人有青出於藍之感。
他們使用的共同的語言是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橫跨整個建築面寬的大廳。你幾乎感覺這個長條形的大廳在功能上是完全可有可無的。但進入大廳卻感覺已經來到這 座美術館,它使你目不暇給,在心靈上好像已經滿足了,沒有再進入展演空間的必要。因此大多數的訪客會在大廳中留連,找間咖啡座,或紀念品賣店,盤桓一刻就 可以回家了。這樣的經驗比起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或洛杉磯的迪士尼表演藝術中心還要強烈,因為東京把重點放在室內的大廳,並不在戶外的造型。
新美術館的大廳在館的正面,是一個高三層的大空間,外觀為吸引人的,綠色玻璃百葉構成的立體曲線凸面牆壁,使人無法想像它是一座美術館。走進裡面,舉目 所見是兩個目前正流行的,二層高的大陀螺站在大廳裡。遙遠的看見有人在陀螺上喝咖啡。波浪曲面包圍的空間加上木質的圓陀螺,使人感到新、奇而又神秘。它本 身就是一個使人不易理解的當代藝術作品吧!
新會議文化中心是沿街建築,並沒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觀。我正無法理解來此何為,導遊帶我們進入一走道,迅速到達一個大廳,每人都張大了眼睛,訝異何以在建 築的中央有這樣炫目的高大空間。這個文化中心好像連一個像樣的正面都沒有,各表演廳堂都是自街上進去,所以這個大廳沒有實際的功能,它的目的只是在炫人耳 目,使訪客印象深刻,久久無法忘懷。
大廳夾在各種表演空間與大小會議空間之中,呈流行的紡綞形,用特別的鋼骨所建造。建築師顯然是把此空間當成藝術品設計,很成功的使訪客不期然的仰望大廳 高聳的天花。那是精工雕鑿成的,如同帆船龍骨一樣的屋頂結構。訪客除了被其景觀淹沒之外,實在說不出話來,也只好不明所以的搭電動梯上上下下,自不同的角 度去欣賞這個大屋頂。等到要離開了,才發現在大廳的一側可以俯視一個廉價衣物的大賣場,大概文化的吸引力無法與商場相比吧!我們一行的太太們若不是為行程 所趕,很可能花上幾個小時,陷在日本衣物堆裡,享受選購之樂呢!
坦白說,日本人居然自典雅、靜思的文化轉變為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使我心情有些失落。是經濟衰退使它們失掉信心了嗎?
建築大樓名牌上身
新潮的東京很亮麗的展現在商業街道上。他們大膽的把過去丟棄,努力追求未來。新時代就是沒有眷戀。在市中心的銀座區與明治神宮附近的表參道上,看到他們 把商店建築當成文化機構一樣的設計,才感受到他們義無反顧的,把高級文化的精神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這也許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吧!
東京市街之所以如此新潮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市街商店建築,每一棟都像透天厝街屋一樣的獨立,因此可以有獨立的風格。在大部分的西方城市,與 台北市一樣,市街建築常常是高樓,除了百貨公司等大規模商店外,一般商店只使用接近地面的一、二層,上層可能有服務性的辦公室,甚至有居住單元存在,因此 是多功能的組合。這樣的建築在外觀上是中性的,商店是租戶,不是地主,所以只能在招牌與櫥窗上出花樣,無法決定建築的風格。可是在東京,一樣五、六層甚至 十幾層的商店建築,自上到下都屬一家所用、所有,建築的外觀就可以完全掌握了。
也許是這個緣故,在其他國家,喜歡表現想像力的名建築師只會在文化建築與公共建築上動腦筋,很少涉足常民的商店建築,在東京,商店街竟成為名建築師的競 技場了。這當然說明了日本的小企業主有高度的品賞力,有把建築視為高級商品標誌的認知。在一切條件具備的情形下,才能使我們看到一個屬於廿一世紀的時髦東 京!
有趣的是,在中央區銀座與澀谷區表參道的商店街上,展現了日本人尊重並熱愛國際名牌的性格!名建築家的設計居然成為歐洲名牌的精緻包裝。建築已經全然時髦化了。
誠然,年輕而有創造活力的建築師為名牌商品做包裝是相得益彰的。當代建築迅速的演變,實在與時尚無異,他們早已把建築學中的永恆價值棄之如敝屐,搭上時 尚的翅膀,爭取大眾的眼神。這樣以來,為大家掛在嘴皮上的名牌,以全然新鮮的外貌看在大家眼裡。名牌市街化,恐怕只有在東京可以看到吧!
老實說,由於商店建築在面寬與周邊的限制,是不容易有真正創造性的建築作品的。不過是些長方形的正面,即使是角地,由於土地寸土寸金,也只能在表面上有些特色,即使是再聰明的建築師也玩不出什麼特別的花樣。然而作為包裝紙,表面設計也足夠了。
時下最流行的建築表面就是斜格子。年輕一代似乎很不喜歡水平垂直線條的方格子建築,所以斜45°就覺得順眼些。可是正方格子除了是表面圖案之外,也反映了內部空間。因此它不只是包裝。斜格子的風潮事實上肯定了這個時代重視表面價值,不計較內在的特質。
東京的新潮商店中也有方格子與長條格子,那就是極小的方格子與極細的長格子,其目的仍然是把格子與室內空間功能區隔,構成動人耳目的包裝。當然,為了達 到外觀突出的表面,要把格子徹底丟棄才成。所以在銀座與表參道最顯眼的建築,是少數具有革命性的包裝設計。特別突出的是日本著名的珍珠店。建築的外觀是白 色的長盒子,表面上是大小與形狀不一的開口,與氣泡一樣,向上浮起。另一個別具特色的包裝是為著名的LV設計的。同樣是街角上的白色盒子,卻在表面上浮出 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表面的材料是薄大理石片,這些任意排列的正方形則是燈箱,配合著更小的繁星狀的小方塊在黃昏時刻特別顯得動人。這究竟是建築設計還是商 品包裝設計,一時很難分辨,但其吸引力是不可否認的。
我終於發覺日本人放縱想像力的一面。在東京街上我看到Armani、Hermes、Gucci、Dior、Prada、LV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建築,都披 了它們自己的外衣,顯示出獨特的風貌。他們徹底與建築劃清界線,走上視覺設計的路線,因此忘掉了永恆價值,掌握了美感的要素,大膽把建築時尚化。可是新潮 的東京要怎樣應付會迅速褪色的時髦呢?難道他們會為建築換裝嗎?
想想看,不斷換裝也許是未來建築環境保持新潮風貌的必然手段吧!
在東京街上我看到Armani,Hermes,Gucci,Dior,Prada,LV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建築,都披了它們自己的外衣,顯示出獨特的風 貌。他們徹底與建築劃清界線,走上視覺設計的路線,因此忘掉了永恆價值,掌握了美感的要素,大膽把建築時尚化。可是新潮的東京要怎樣應付會迅速褪色的時髦 呢?難道他們會為建築換裝嗎?
不久前,與信義基金會的老朋友們去了一趟東京。這一個原是很熟悉的都城,自從大陸開放以來,轉移了我旅遊的方向,已經多年沒有去過了。年輕的朋友告訴 我,新東京不一樣了,很有看頭。我把他們所建議的景點交由旅行社做為安排旅遊的參考,開始了一個簡短的再發現東京的行程。
我記憶中的東京是年輕時訪古的場域。四十五年前我初去訪問,就在皇居外圍的日比谷公園旁,抱著恭謙的心情參觀了天下聞名的東京大飯店。那是美國名建築師 萊特的傑作,因安全度過二○年代的大地震而名聞遐邇。戰後不久的東京是安靜而謙虛的,公園附近的商業中心銀座都顯得十分安詳。我所關心的不過是靜嘉堂與大 倉集古館的中國古物。若干年後,通過日本建築學會,參觀東京與京都的皇家園苑時,本想再去拜訪萊特的建築,沒想到已經被拆遷了,要建高層的飯店,心中不免 悵然。日本不是一個好古、懷舊的民族嗎?
上世紀的最後二十多年,去了多次東京,都是為考察博物館與藝術教育,所以對上野一帶比較熟悉。在這段時間裡,日本的建築漸因國力的振興而受到國際注意。 他們同時發揮迅速接受國際風潮的傳統,邀約世界知名建築師到日本留下作品,激勵年輕一輩在國際的第一線參與競爭,並不時拔得頭籌。我知道今天的東京已經不 是我所知道的東京了。因此這次以衰老之年有機會再到東京一遊,就立意拋開歷史性建築,看看他們躍升的活力。
我真的沒有想到,如此珍惜歷史記憶的日本人,居然在城市建築的建設上可以完全丟棄過去,毫無顧忌的擁抱未來。這使我想到在台灣的我們,正花費心力保存台 北市的古建築。這些所謂的古建築,正是日本佔領台灣時期所留下來的;有些是仿西洋學院派市街建築,有些直截就是一般的日式木造房子,與東京當年的市街,在 品質上還有一段距離。我實在不明白,我們這樣辛苦保存的「古蹟」,他們卻隨意拆除,代表什麼意義?我們保存日本佔領期的記憶比起日本人自己對上世紀東京建 設的記憶還要重視嗎?
與傳統區隔的決心
為了看新潮的東京,我們參觀了兩座新建的大型文化建築。一是位於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一是位於皇居不遠的國際會議文化中心。這兩座建築可以代表文化空 間的新思維,前者是三層的展廳,展出各種當代美術創作,但沒有收藏,當然也沒有研究部門。後者是幾座各種功能的表演廳,出租給表演團體,當然並沒有自己的 表演團隊。這種組織的想法已經完全脫離了上野時代的文化機構的傳統了。傳統的美術館,在精神上是重要美術品的家。它的設立目的最重要的是為國家保存這些文 化瑰寶,在細心照料之餘,才讓民眾進來欣賞。以前上野幾座美術館所代表的精神都太保守,因襲了明治時代的傳統,所以才會在上世紀末,建立「行政法人」的制 度,解放了博物館的官僚體制的束縛。但那只是經營、管理上的開放,增加對觀眾的服務功能,對文物的態度卻沒有改變。
可是在這兩座建築中我看到了日本人與傳統區隔的決心。藝術是藝術,觀眾是觀眾。先考慮對觀眾的吸引力,他們願意來到這裡,感到滿意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是 否欣賞藝術的展演並不是重要,完全看他們的興緻。這是畢爾包以來的文化建築觀,日本人完全接受,所投入新潮的精神使人有青出於藍之感。
他們使用的共同的語言是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橫跨整個建築面寬的大廳。你幾乎感覺這個長條形的大廳在功能上是完全可有可無的。但進入大廳卻感覺已經來到這 座美術館,它使你目不暇給,在心靈上好像已經滿足了,沒有再進入展演空間的必要。因此大多數的訪客會在大廳中留連,找間咖啡座,或紀念品賣店,盤桓一刻就 可以回家了。這樣的經驗比起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或洛杉磯的迪士尼表演藝術中心還要強烈,因為東京把重點放在室內的大廳,並不在戶外的造型。
新美術館的大廳在館的正面,是一個高三層的大空間,外觀為吸引人的,綠色玻璃百葉構成的立體曲線凸面牆壁,使人無法想像它是一座美術館。走進裡面,舉目 所見是兩個目前正流行的,二層高的大陀螺站在大廳裡。遙遠的看見有人在陀螺上喝咖啡。波浪曲面包圍的空間加上木質的圓陀螺,使人感到新、奇而又神秘。它本 身就是一個使人不易理解的當代藝術作品吧!
新會議文化中心是沿街建築,並沒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觀。我正無法理解來此何為,導遊帶我們進入一走道,迅速到達一個大廳,每人都張大了眼睛,訝異何以在建 築的中央有這樣炫目的高大空間。這個文化中心好像連一個像樣的正面都沒有,各表演廳堂都是自街上進去,所以這個大廳沒有實際的功能,它的目的只是在炫人耳 目,使訪客印象深刻,久久無法忘懷。
大廳夾在各種表演空間與大小會議空間之中,呈流行的紡綞形,用特別的鋼骨所建造。建築師顯然是把此空間當成藝術品設計,很成功的使訪客不期然的仰望大廳 高聳的天花。那是精工雕鑿成的,如同帆船龍骨一樣的屋頂結構。訪客除了被其景觀淹沒之外,實在說不出話來,也只好不明所以的搭電動梯上上下下,自不同的角 度去欣賞這個大屋頂。等到要離開了,才發現在大廳的一側可以俯視一個廉價衣物的大賣場,大概文化的吸引力無法與商場相比吧!我們一行的太太們若不是為行程 所趕,很可能花上幾個小時,陷在日本衣物堆裡,享受選購之樂呢!
坦白說,日本人居然自典雅、靜思的文化轉變為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使我心情有些失落。是經濟衰退使它們失掉信心了嗎?
建築大樓名牌上身
新潮的東京很亮麗的展現在商業街道上。他們大膽的把過去丟棄,努力追求未來。新時代就是沒有眷戀。在市中心的銀座區與明治神宮附近的表參道上,看到他們 把商店建築當成文化機構一樣的設計,才感受到他們義無反顧的,把高級文化的精神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這也許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吧!
東京市街之所以如此新潮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市街商店建築,每一棟都像透天厝街屋一樣的獨立,因此可以有獨立的風格。在大部分的西方城市,與 台北市一樣,市街建築常常是高樓,除了百貨公司等大規模商店外,一般商店只使用接近地面的一、二層,上層可能有服務性的辦公室,甚至有居住單元存在,因此 是多功能的組合。這樣的建築在外觀上是中性的,商店是租戶,不是地主,所以只能在招牌與櫥窗上出花樣,無法決定建築的風格。可是在東京,一樣五、六層甚至 十幾層的商店建築,自上到下都屬一家所用、所有,建築的外觀就可以完全掌握了。
也許是這個緣故,在其他國家,喜歡表現想像力的名建築師只會在文化建築與公共建築上動腦筋,很少涉足常民的商店建築,在東京,商店街竟成為名建築師的競 技場了。這當然說明了日本的小企業主有高度的品賞力,有把建築視為高級商品標誌的認知。在一切條件具備的情形下,才能使我們看到一個屬於廿一世紀的時髦東 京!
有趣的是,在中央區銀座與澀谷區表參道的商店街上,展現了日本人尊重並熱愛國際名牌的性格!名建築家的設計居然成為歐洲名牌的精緻包裝。建築已經全然時髦化了。
誠然,年輕而有創造活力的建築師為名牌商品做包裝是相得益彰的。當代建築迅速的演變,實在與時尚無異,他們早已把建築學中的永恆價值棄之如敝屐,搭上時 尚的翅膀,爭取大眾的眼神。這樣以來,為大家掛在嘴皮上的名牌,以全然新鮮的外貌看在大家眼裡。名牌市街化,恐怕只有在東京可以看到吧!
老實說,由於商店建築在面寬與周邊的限制,是不容易有真正創造性的建築作品的。不過是些長方形的正面,即使是角地,由於土地寸土寸金,也只能在表面上有些特色,即使是再聰明的建築師也玩不出什麼特別的花樣。然而作為包裝紙,表面設計也足夠了。
時下最流行的建築表面就是斜格子。年輕一代似乎很不喜歡水平垂直線條的方格子建築,所以斜45°就覺得順眼些。可是正方格子除了是表面圖案之外,也反映了內部空間。因此它不只是包裝。斜格子的風潮事實上肯定了這個時代重視表面價值,不計較內在的特質。
東京的新潮商店中也有方格子與長條格子,那就是極小的方格子與極細的長格子,其目的仍然是把格子與室內空間功能區隔,構成動人耳目的包裝。當然,為了達 到外觀突出的表面,要把格子徹底丟棄才成。所以在銀座與表參道最顯眼的建築,是少數具有革命性的包裝設計。特別突出的是日本著名的珍珠店。建築的外觀是白 色的長盒子,表面上是大小與形狀不一的開口,與氣泡一樣,向上浮起。另一個別具特色的包裝是為著名的LV設計的。同樣是街角上的白色盒子,卻在表面上浮出 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表面的材料是薄大理石片,這些任意排列的正方形則是燈箱,配合著更小的繁星狀的小方塊在黃昏時刻特別顯得動人。這究竟是建築設計還是商 品包裝設計,一時很難分辨,但其吸引力是不可否認的。
我終於發覺日本人放縱想像力的一面。在東京街上我看到Armani、Hermes、Gucci、Dior、Prada、LV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建築,都披 了它們自己的外衣,顯示出獨特的風貌。他們徹底與建築劃清界線,走上視覺設計的路線,因此忘掉了永恆價值,掌握了美感的要素,大膽把建築時尚化。可是新潮 的東京要怎樣應付會迅速褪色的時髦呢?難道他們會為建築換裝嗎?
想想看,不斷換裝也許是未來建築環境保持新潮風貌的必然手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