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10

外灘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人@Culture

文/劉莉芳

紀錄電影《外灘佚事》第一次用影像語言梳理1843 到1945 年上海的城市變遷,通過第一代上海商界鉅子葉澄衷、清朝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上海灘大亨杜月笙、中國影星周璿和日籍影星李香蘭等五個人物的故事,講述上海開 埠的百年歷史。《外灘佚事》總導演周兵拍過600 年歷史的《故宮》和1600 年歷史的《敦煌》。他從情感和人物命運變化的角度解讀了160 年歷史的外灘。
B =《外灘畫報》
Z =周兵

現代人對上海是有誤讀的
  B:你要講述的外灘和我們通常理解的外灘不同。你對外灘這個大概念是怎麼理解的?
   Z:我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把外灘建築一棟棟地走了一遍。大家通常講的是建築和人物的故事,比如滙豐銀行、沙遜的故事。但是我有一個創作習慣,就是不想 從常態入手。我是外地人,不是上海人,也不會從西方歐美的角度去看外灘,我最想從情感和人物命運變化的角度去解讀外灘。
  外灘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人,由多種性格組成。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是我去的最多的城市。現代人對上海是有誤讀的,比如所謂的精緻的海派風格。
  B:你來過外灘很多次,最初,你對外灘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Z:對中國來說,外灘是獨一無二的建築形態。每次去上海,我都很喜歡去外灘,在外灘18 號的樓頂上喝咖啡。這是我對外灘的直觀感覺。外灘給我更多的是一些豐富的想像。外灘建築的外觀,那些花崗岩給我非中國化的視覺衝擊力。在以往的作品中,我 一直在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在紐約、倫敦都發現了外灘的影子。只不過,外灘在上海這麼濃縮的環境裡體現出來了。
  B:外灘是上海人引以為傲的地方,卻也是令上海人羞怯的地方。上海人對待外灘是一種複雜而矛盾的心態。
   Z:我沒有那麼複雜。可能就像你說的,我不是上海人。我覺得外灘是上海的驕傲吧。戰爭的屈辱造成了這樣的結局。拋開戰爭的原因,外灘本身的存在是人類文 明史上的經典,很燦爛的,這是事實。為什麼我最後沒有去拍外灘很物理化的東西,因為每座房子都有靈魂,都會激發人們的情感。

“外灘”裡的五個人
  B:你片中的赫德和傳統歷史觀不同,產生了一些爭議。
  Z:赫德代表的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和衝擊,他帶給當時的上海人很多開拓性,有點像現在的深圳。他從英國帶來了職業道德,高效的管理運用。這是表像,內在的是赫德有一種獻身精神。
  有個故事我沒有用到片子裡。赫德曾經用文言文寫過一個改革奏摺,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改革,寫得非常準確。我認為赫德代表了外灘的進取、創新和敬業、職業的精神。上海很多白領有這種傳統。
  B:赫德曾說過一句話,他說“如果中國的政策改變,中國會成為世界的領袖”。
  Z:這是他的原話,就那麼幾句話,但是挺打動我的。
  B:赫德的日記、後人、照片等原始資料,你們都找到了嗎?
  Z:赫德的日記原稿在貝爾法斯特,我們沒有去成。我們在倫敦採訪了赫德的後人,他的曾孫女,一個很年輕的女士,家裡掛著赫德的照片。這會在電視版中出現。
  B:李香蘭這部分體現了身份的糾結和迷失,我覺得你可能表達了更大的話題,包括上海在中方和西方之間的跨界。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
   Z:可能有這個含義,但我不敢明確地去說。電視版有一集“誰主上海”。在很多重要的歷史轉捩點,各個不同國家的軍隊在外灘遊行,有英國人、法國人、美國 人、德國人、俄國人,還有日本人,最後1949 年解放軍進入上海。各國對外灘都有影響。可能有點影射。現在上海人依然沒有找到一個很準確的定位,但不是說這是件不好的事情,可能是她很有魅力的地方。
  B:杜月笙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在這部片中,你試圖展現杜月笙人性化的一面?
  Z:歷史人物是複雜的。杜月笙先是幫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期間,他組織人去暗殺漢奸。他在浦東有一支遊擊隊。在抗戰之初,杜月笙擁有上海最大的輪船公司,為了阻止日本軍隊進入長江,他把自己公司的輪船都沉到黃浦江裡,犧牲很大。
  杜月笙和汪壽華(上海總工會委員長)的私交不錯。當時,汪壽華號稱手裡有80 萬武裝工人。杜月笙請汪壽華吃飯,汪壽華就去了,但是卻被拉到郊區活埋。
  最後,杜月笙選擇了蔣介石,幫蔣介石殺了很多共產黨,他的最大罪狀就是殺了汪壽華。這是他離開大陸的最大心結。
  B:周璿出場時,扮演她的演員在街頭喃喃自語,“我是一個淒涼的女子,我不知道我的誕生之地”,這個手法很文學性,也有劇場感。
  Z:對,這是一個有戲劇化的東西。周璿是否真的這樣在大街上散步,這無從考證,也無需考證,但她的臺詞都是真實的,不是我編的。
  B:作為紀錄電影,如何理解這部片子的虛構和非虛構?
  Z:有些畫面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或者是推測出來的,但所有的臺詞、旁白,都是在歷史文獻上有記載的。
  B:在周璿這部分裡,有學者質疑情節和史實不符,比如周璿和嚴華婚姻失敗原因。
  Z:我認可。我其實沒有在片中展現他們離婚的原因。因為篇幅所限,我們先展現周璿流產,然後和嚴華分手,給觀眾造成的感覺好像分手是因為孩子的關係。其實不是,事實太複雜了。
  B:你挑選了這五個人,他們分別代表了一個層面。為什麼是這五個人進入你的視野,而不是別人?
  Z:機緣巧合吧。我打量閱讀了文字,外灘歷史還有張愛玲、榮氏家族、蹺腳沙遜等一大批名人,可能因為這部電影裡有我個人化的東西,我個人覺得這五個人最能打動我。其他人在電視版裡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
  B:這五個人打動你的是什麼呢?
  Z:直覺吧,感動的東西。我是從很深很枯燥的文字裡感受到的,不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
  B:你選擇的這五個人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卻沒有觸及底層的普通百姓。
  Z:可能這是我們便於把握創造的創作習慣和心態吧。一開始,我們有過這樣的想法,找個普通工人,更普通的底層人物,但是關於他們的史料微乎其微,都是散點、片斷式的。
  B:你在《敦煌》中設計過一個虛擬的線索人物,在《外灘》中為什麼不這樣呢?
  Z:在《敦煌》之前,國際學術界曾有人這麼嘗試過,所以我們就做了。但我還是不敢用於《外灘》。

不一樣的上海
  B:片名從《外灘》改成《外灘佚事》,從一個大的群體概念改成一個切片,這是為什麼?
  Z:有關專家認為這五個人不能代表宏觀的外灘,只能代表部分。
  B:電影版從120 分鐘剪到90 分鐘,剪去了哪些部分?
  Z:剪掉了法諾(金融家)。從可視性上看,大家一致反映這部分最不精彩;還有一個疑慮,我們對他的歷史資料掌握得最少;另外,他和外灘的直接聯繫也比較少,主要活動在法租界,建造了武康大樓。
  B:電影拍至1945 年的上海為止,你為什不將鏡頭關注之後的外灘呢?
  Z:1945 年之後的上海在電視版裡有一集。電影版裡因為篇幅實在太長了。第一版剪了3 個小時。另外1945 年之後我沒辦法找出代表性人物,我把握不好。
  B:你在這部片子裡沒有採用主流的歷史觀。
  Z:從5 月份出來到現在,我挨了很多批評,還有些偏激的聲音。誰叫我做導演呢,做導演就會挨駡,這很正常。另外,我想特別聲明一下,我這次有意沒去拍精美、迷離的,類似王家衛感覺的上海,不是說我不擅長,而是我想表達出一個不一樣的上海。那也是上海比較真實的一面。
  B:你從一個新的歷史觀的角度去看外灘的歷史。這個片名也許可以不叫外灘。
  Z:也是可以的。
  B:我看了20 分鐘片花,我不打算看一部故事片,也不在意那些被質疑的“情景再現”,但更願意客觀地瞭解歷史,而不是經過你們選擇材料之後的呈現,片子有解說,有演繹。客觀上就變成你們在詮釋歷史。
  Z:你說得很對。這可能也是我們長期在央視工作的一個創作習慣,總喜歡從更權威的角度去給人解釋或灌輸一些歷史觀。我也在努力擺脫這樣的模式,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改變了。在《外灘》裡,我已經有所改變了。
  B:“外灘”有電影版、電視版和國際版三個版本。這是否是三種不同的表達?
   Z:對。在形式上和內容上有很大的不同。電視版更詳盡、客觀,內容更豐富細緻。電視版更貼近歷史本身,解讀比較細緻。電視版5 集,一集45 分鐘。國際版的內容來自於電影版和電視版,只不過結構會按照美國人的習慣,“國家地理”的套路。我們請了一個英國導演擔任劇本顧問,他幫我做一些劇本的建 議和大綱,我根據他的大綱剪輯,然後,“國家地理”還會進行修改。
  (實習生趙玨整理錄音)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