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011

阮慶岳:天際線與惠特曼@Arch

2011-06-19 旺報 【文/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現代城市在工業革命後正式興起,並迅速蔚為所謂「現代性」的指標地位。而且仔細看,這股由歐陸、美國、日本,逐步蔓延向其它第三世界的城市潮,又似乎以著綺麗多變的建築天際線,作為相互較勁的檢驗尺。

 大抵而言,人類的傳統聚落與城鎮,並不會蓄意標榜單一建築的突出個性,而把這樣可作為地標性建築的位置,保留給代表權力的政治建築(宮殿、官府等)與宗 教建築(廟宇、寶塔與教堂等),彼此間階級分明、難以相互僭越。也因此,傳統的城市裡,只能見到零星起落的地標性權力建築,而無蔓延連續、高低起落的所謂 城市天際線。

 到了啟蒙運動所引發的雙元革命後(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城市與建築間的權力關係,才有了真正巨大的改變。首先,工業革命促成全球化商業(以及以資本 為據的新權力)的興盛與發展,並藉由城鄉關係的逆轉與大量人口的移居,以及同步發展的民權運動,將政治與宗教建築的過往地標位置,做了徹底的挑戰與顛覆。

 巴黎鐵塔 標記工業科技威名

 譬如1889年於巴黎的世界博覽會,所特別建造的艾菲爾鐵塔,就是典型的例證。這座高300餘公尺、當時世界最高的建築,以工業科技與理性的威名,成為 眾人仰望巴黎天空的新地標。不但宣告也說明商業/資本(世界博覽會的象徵意義)的即將興起與不可檔,也暗示著政治/宗教的雙元權力,過往獨霸地位的某種終 結。

 然而,真正的現代城市天際線的完整展現,應該是二十世紀的紐約曼哈頓了,這也是最徹底將資本權力以城市作為符碼,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典範。其中,分別於 1930及1931年落成的克萊斯勒大廈與帝國大廈,正式將世界最高地標的建築,由歐陸轉移到了美國,宣告著世界權力版圖的重新定位。自此,超高建築所連 結城市天際線的壯闊與否,幾乎就是權力有無的明證與暗諭,也成了爾後全球競逐最高建築時的隱性召喚與獎賞。

 若是說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間,是世界權力由歐陸向美國移動的轉捩點,那麼二十一世紀初,東亞政經勢力的崛起與啟始,可能是預告著另一次權力版圖的再移動與分割吧!

 東亞崛起 高樓拔地而起

 因為,若從城市天際線究竟輝煌與否的角度,來作為權力移動檢驗點的話,東京、香港與上海這三個東亞商業都市,應可算是全世界過往二十年來最奪目的表演者 了。然而,相對於香港/中環與上海/浦東建築群的視覺璀璨程度,東京則似乎有些若顯若隱、難於單一與完整作捕捉;這固然說明著日本政經地位的某種起落不 定,但更與世人此刻對城市天際線的想像,多半依舊以隔水相望的曼哈頓天際線為依據有關係。

 是的,矗立於二十世紀的曼哈頓天際線,就是現代城市在膜拜與模仿的那個神祇!這是一種以商業/資本的高密度堆集、以理性與效率為尚、以優勝劣敗作生存準則,更是以競爭為動機/城市進化論的巨大實驗場。

 同時,這也是城市用來炫示資本高度集中的表徵,是局部現象的自我彰顯與宣示,有如節慶、煙花與冰山一角,並非城市真正的全貌。

 東京相對於香港與上海,有著似乎更為多元、多中心(非單一中心)的個性,沒有極為明確的所謂城中心(downtown)。因之,也沒有那麼類同香港與上 海意圖以曼哈頓為本的模仿性格,再加以又缺乏可以隔水相望的眺看角度與距離,自然難以賦予其在天際線視覺上的完整性與戲劇感(也因此,東京無法讓人明確地 去描繪出具體的天際線)。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