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011

線形之間 柏林猶太博物館@Arch


TEXT/Olivier Tsai;PHOTOS/Berlin Jewish Museum

為知名猶太裔波蘭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首次設計,落成於1998年後隨即成為令人著迷的建築設計作品之一,翌年也獲得德國建築大獎。而在博物館正式營運前(2001年),此 座建築物早已吸引數以萬計的各國觀光客前往一睹光彩,同時此博物館建築也替Daniel Libeskind博得建築師的名聲。

Daniel Libeskind表示:「存在於柏林的博物館不應只是獻給當下的市民,同時該是讓過去以及未來的市民在想像或是形而上學似地去感受與博物館之間的連結; 一個獻給所有市民;一個強化共有遺產的場域。」裹以鈦錫合金,作為柏林博物館的延伸,此建築以其獨特的方式體現了柏林的歷史,並且在該城為數眾多的新舊博 物館建築中獨佔光彩。

設計師以「線形之間」為名。一條曲折的線形呈現獨特之字形,另一條卻筆直貫穿整座建築物;兩條線形相互作用,也象徵了猶太與德國雙方歷史,緊繃對立卻又緊 密關聯的微妙關係。在交錯線形之中形成了五個高24公尺,垂直至天花板,且沒有空調以及任何人造光線的空間;這也代表著猶太民族曾被德國迫害近乎根絕的歷 史裂縫。

Daniel Libeskind以他的設計多元性地連結柏林、猶太以及德國的文化歷史;最初的構想是企圖在柏林的城市地圖上,建構出歷史上顯著的猶太以及德國公民的據 點,並將猶太傳統跟德國文化緊密串連;某種隱晦的矩陣圖隨著建築物之字形外觀和偏斜破碎裂縫狀的窗戶浮現;除了緬懷遭受迫害的猶太罹難者之外也賦予建築物 本身深遠的文化意涵。

柏林猶太博物館的入口位在由Philipp Gerlach設計建造,曾為普魯士高等法院將近兩世紀之久的巴洛克建築內;深長的樓梯直達新建築物的地下室,映入眼簾的是三座分別象徵三種不同德國猶太 裔命運的長廊―「軸」。「流亡軸」、「殺戮軸」企圖讓觀者感受納粹政權下猶太民族的處境,其底為一座高24公尺並被Daniel Libeskind稱為「流放空間」,同時也是該博物館裡記念碑的「殺戮之塔」。「遷徙軸」的盡頭則是外部空間唯一一座方型造型的「流放花園」;傾斜的地 面以及49座的石碑令人聯想到當初被迫移走他鄉的猶太人對於方向的不明感。最後的「連貫軸」則象徵將過去和未來連結。稱為史克勒長梯的一座深遠的白色樓梯 最後是停在一面全白的牆面,而在一樓處則有一件以色列藝術家Menashe Kadishman永久裝置藝術品「落葉」,由超過一萬片的厚鐵片所刻畫出張開口的象徵性人臉鋪滿整座地面,試圖喚起的是昨日、今日和明日所有無辜罹難者 的沉痛回憶;以歷史的慘痛勾勒出令當下世人所思考的藝術品。

@Source: 2011/05/25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