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10

設計使人快樂的3種方式@Design




唐納德·A·諾曼(Donald A.Norman),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加州大學名譽教授,《設計心理學》、 《情感化設計》 以及 《未來產品的設計》的作者。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讓我們感覺更好,比如清晨在林間散步時的一個深呼吸,陽光下靜靜流淌過五彩鵝卵石的小溪,光線穿過微暗的窗戶投下的一道明亮光柱,水池裡的魚兒寧靜的緩慢遊動。所有的這些讓我們覺得世界很美好,可我們很難道明原因。而這個由Don Norman帶來的演講,或許能夠引領我們去探尋原因,儘管這只是開始。

長久以來,我們對產品設計師的印象就是,獨自一人在工作室里埋頭創作的藝術家。所做的作品璀璨傳世,可是技法並不會傳之於眾。幸好,這次不僅是由一個設計師更是由一個研究人類學多年的心理學家來擔任我們的嚮導,所以我們一路上不但能看見許多好玩的東西,還可以把設計當作一門科學來學習。

首先由設計美學和實用性之間的平衡開始,他列舉了那些有藝術感但不實用的東西,還有那些實用而美觀的東西。在演講中,Don Norman反覆提到的一個詞就是好玩,因為設計本來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有趣的東西讓你覺得很快樂。
有趣的東西往往會扎堆湊在一起。
有趣的東西讓你的潛意識說:哇,我喜歡!但你不知道為什麼。

Don Norman研究的方向也許正是那些有趣的東西,那些好的設計怎樣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演講中,他提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不怎麼實用但卻好看到讓他不忍捨棄的Philippe Starck榨汁機;很多人天天見但從未留意的Google搜索結果的圖標;不完美但卻可愛至極的MINI Cooper車等等。 他研究的主題是「設計與情感」,這也剛好是Don的網站的名字。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有兩種,這兩種方式都和情緒有關。焦慮和緊張可以讓人集中注意力來做眼前的工作。當你緊張時,注意力會集中,大腦此時沉浸在思考的狀態中,能儘快的完成工作。當你快樂時,你很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打擾,但同時思維也靈活多變,跳脫常規,更有創意,遇到問題會去想「我該怎樣解決它」。

Don Norman用圖片來一一告訴我們,人類所感受的設計作品中,哪些是本能性的設計,哪些是行為層的設計,哪些是反思設計。而正是這三個層面,決定了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個出色的設計。

一種是知覺層面的信息。在這一層,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其實是由我們遠古祖先在千百年的進化中慢慢積累而成的。與之對應的是本能層面的情感。第二層是行為層。行為其實也屬於潛意識。那些好的設計,強調可用性,可理解性,目的都是讓使用者覺得自己處於控制地位,始終讓人感到安心。好的設計知道對方當前在做什麼,以及接下來想要做什麼。第三個層面就是反思性的。潛意識會悄悄告訴你,這個好或那個不好。好的設計不但讓你覺得好玩,還會讓你感覺這個設計是有「情感的」。雖然在一個出色設計中,包含了如此之多的細節,以至於你只能去用心感覺而無法一一列舉。但正是這樣的細節充斥在所有偉大的事物當中,它們是完美產生的條件。

為什麼我們的設計師設計出的東西和真正的用戶體驗之間有差別?

因為情感在人類的行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機器的情感則比較簡單。表現在設計上,就是技術的部分太過簡單,而人的部分太過複雜。因而設計之路是一條荊棘滿布的崎嶇小徑,只有從行為本身,從心理需求本身,而不是從表象出發,才能產生出真正偉大和適用的產品。
@Source from: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