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1

Exterior Projections at YouTube Play: Live From the Guggenheim@Videos



Developed by YouTube and the Guggenheim Museum in collaboration with HP and Intel, YouTube Play. A Biennial of Creative Video recognizes the ever-expanding realm of online video and its most remarkable practitioners. YouTube Play. Live from the Guggenheim is a celebration of 25 videos and their creators, selected by the jury from over 23,000 submitted.

Architecture Tour of Frank Lloyd Wright’s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Videos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was the last major project designed and built by Frank Lloyd Wright between 1943 until it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1959, six months after his death, making it one of his longest works in creation along with one of his most popular projects. Completely contrasting the strict Manhattan city grid, the organic curves of the museum are a familiar landmark for both art lovers, visitors, and pedestrians alike.

The Guggenheim Museum has created this video along with an interactive time line document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is monumental building. Keeping Faith with an Idea: A Time Line of the Guggenheim Museum, covers the years of 1943-59 and includes stories, audio, and video.

巴洛克風墨鏡 Prada玩摩登復古@Fashion

Prada 春夏全新推出利用極簡、抽象線條詮釋的巴洛克風格太陽眼鏡。圖/Prada 提供

Prada 春夏推出巴洛克風的太陽眼鏡,線條簡單卻饒富趣味。圖/Prada 提供

2011/04/22 記者顏甫珉

義大利精品 Prada 春夏全新推出利用極簡、抽象線條詮釋的巴洛克風格太陽眼鏡,具有圓潤的流暢線條,採用衝突色系互相襯托。

Prada 選在 CAFA 藝術博物館發表此巴洛克系列的太陽眼鏡,創作靈感來自今年春夏女裝系列,在民族風與熱帶風情、搭配著巴洛克圖案的服裝裡,Prada 讓繁複的紋路簡潔化,留下最經典、迷人仿若海浪的曲線,兼具趣味感與復古摩登樣。

該極簡巴洛克系列4月上市的首波商品,是服裝秀上的同款眼鏡,適合入門者,夏天另將推出同系列的新商品,線條將更柔和,並加強華麗的色彩裝飾。

為賦予太陽眼鏡更多想像力,Prada 找來Ivo Bisignano、Marcela Gutierrez and和Andrea Tarella 等三位插畫家合作,分別在米蘭、北京舉辦的大秀,以水彩、粉彩與不透明壓克力顏料,讓眼鏡在想像力中有無限的可能。

@Source: udn

伊東豐雄設計 「世貿廣場」啟用@Arch

由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設計的台北市信義區國貿大樓廣場昨天啟用,牡丹花造型讓台北東區夜晚更加美麗。記者陳瑞源/攝影

國際建築設計大師伊東豐雄全球首座廣場設計「世貿廣場」,昨天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國貿大樓旁啟用,將開放給全民使用。這塊占地二千四百坪綠地,在伊東豐雄巧手設計下,以牡丹花造型呈現視覺美感,環繞休憩步道、水池等自然元素。

伊東豐雄說,「希望為喧擾的都市帶來舒適的平和氣息」。

這塊信義計畫區內最大的綠地廣場,所有權人為經濟部國貿局,原僅供台北會議中心BOT案旗下的國貿大樓、外貿協會、世貿中心、君悅飯店四方使用;前年底國貿局出資一千多萬元整地,去年七月再交由國貿大樓與貿協出資綠化。

世貿廣場綠化工程從去年八月展開,由高雄世運國際設計執行團隊再次合作,日籍設計大師伊東豐雄與互助營造共同執行。

伊東豐雄以特殊工法確保廣場的防水符合國際最高標準,廣場中央以牡丹花作為主視覺,象徵「富貴花開」的吉祥意涵。

伊東豐雄昨天下午到廣場上散步,「這一朵有如花形盛開的廣場,象徵朝向未來無限的生命體」。他說,希望民眾站在這高低起伏的花形步道上,可以從更多角度欣賞周圍城市景觀。

@Source:【2011/04/13 聯合報】

4.26.2011

多一把刷子!5個思考建立你的第二專長@Thinking

文/黃亞琪 圖/杜志剛

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
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
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挪威民族戲劇之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

關於第二專長的力量有多大?看看丹‧布朗(Dan Brown)的故事。

寫出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一炮而紅前,丹‧布朗曾經是創作歌手,後來回到故鄉母校當一名高中英文老師

有一年,他到大溪地度假,讀完小說《末日追殺》(The Doomsday Conspiracy),他認為自己可以寫得比作者更好,於是開始嘗試寫作。

合涉獵過的密碼學、科技、宗教,丹‧布朗愈寫愈有心得,乾脆辭去教職,專心創作。這樣過了幾年,雖然前3本小說成績平平,但《達文西密碼》一推出就大受歡 迎,登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榜第一名。這本書被拍成電影,翻譯成40種語言版本,還名列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寫作本來只算丹.布朗的第二專長,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後來竟然改寫人生,讓他從高中老師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

丹.布朗的故事,當然是個戲劇化又少見的例子,然而在這個不安定又高風險的年代,確實,多一項專長就等於多一把寶劍,更容易讓你在職場叢林中披荊斬棘開出新路,也更容易創造人生不同的可能。

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力籌碼

簡單地說,「一技之長就夠用」的時代已經過去,「雙重專長」甚至「多重專長」才是王道。用舊專長防守目前疆域,新專長攫取未來機會,是上班族想立於不敗之地的必備策略。

最近104人力銀行彙整企業人資給上班族的5大保飯碗原則中,「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以免突然被裁員」的比例就高達42.3%。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則早就提出「π型人」概念(見第106頁),一個人至少得具備兩項專業才能站穩腳步。在無法逆轉的困境中,「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傷心」,不如積極學習,培養不被淘汰的DNA

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呂宗昕在新作《π型人——職場必勝成功術》中,更進一步指出「π型人的職場優 勢」。呂宗昕自己就是個「π型人」,兼具化工與材料雙學位,留學日本與美國,精通英語與日語。他指出,具備第二專長一方面可為個人加值,提高自己的「不可 取代性」,降低被解聘的風險;另一方面,即使要換跑道,也更能凸顯自己的「獨特性」與「潛力性」,讓對方驚豔,提高成功機率。

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多一把刷子的必要性,但很多人共同的疑問是:我不知道方向在哪裡?要怎樣快速建立?

首先,興趣就是你最好的盤點線索。

第一步,可從興趣著手

代理法芙娜(Valrhona)巧克力的法雅實業經理陳雅雄曾是金融業高階主管,現在很多朋友羨慕他脫離哀鴻遍野的金融圈,但回溯到事業的起源,其實是從他對巧克力的深深愛好開始。

2005年,陳雅雄到巴黎旅行,意外在凡爾賽宮旁的小咖啡廳吃到一塊頂級純巧克力,驚為天人,回國後開始認真研究巧克力的各種學問,「只要買得到的中英文巧克力書籍,我都買來看,」他說。

從不吃甜食的門外漢變成巧克力達人,原來只是一場美麗的意外。不過,5年多前陳雅雄決定轉業,這些專門知識立刻派上用場:既然自己這麼喜歡巧克力,何不試著代理產品?

透過優異的外語能力,及過去在金融圈培養的交涉長才,陳雅雄很快地與法芙娜亞洲區代表聯繫上。經過半年書信往返,以及親自到法芙娜位於法國里昂總公司面談,陳雅雄以「內行」與誠懇態度說服對方,終於拿到台灣代理權,開發出另一塊意想不到的天空。

補教界的名師李奇,最近多了新身分「電影導演」,而且初試啼聲就以《歧路天堂》一片拿下400萬元國片輔導金,也同樣是從25年都沒放棄的興趣出發。

念台大時,李奇就是電影社社長,後來雖然投身補教,但他始終沒有忘情電影,還跑去英國修了一個比較文學的學位,加強自己對戲劇的掌握。

等到杏林子事件、高捷外勞事件爆發,終於觸動李奇付諸實現的念頭。原名「黃皮膚」的《歧路天堂》以在台外勞生活為主軸,李奇為此成立電影工作室,執導演筒完成第一部作品。「我不會是一片導演!」他笑著說,顯然非常滿意新角色帶來的成就感。

除了興趣,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有時是另一個觸發的管道。像新竹的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范銘祥,會從公務員當上律師,最初只是為了解決日常工作的難題。

問題也是一種盤點線索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畢業後,范銘祥進入智慧財產局。從專員一路升上課長,范銘祥發現,專業審查中碰到許多不了解的法律問題,與其向外求助,還不如自己弄清楚,於是他決定投考東吳大學法律碩士班乙組,2003年考上律師執照。

兼具智慧財產實務與法律專業兩項能力,除了讓范銘祥後來工作如魚得水,2007年,他想脫離公務員生涯時,很快就找到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一去就當上科技組組長,負責總審查,立刻開始處理大型科技業者的案子,中間幾乎完全不需要過渡期。

「這一步,跨得很謹慎,但很穩,」坐在律師事務所的他堅定地說出目前心得。一年來他每天接觸國外最新的智財權案子,不但打開視野,工作型態也比公務員時期更動態、多元。

其實,在工作中最快培養第二專長的方式,莫過於主動爭取部門輪調。在明確的目標下邊做邊學,最容易快速進入狀況。

工作線上,也可透過部門輪調做中學

成功從台灣IBM轉戰信義房屋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的黃慧珠,是一個活生生的寫照。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的黃慧珠本來只是台北縣一所國中的後段班老師,但教書3年後她重拾書本,攻讀交大資訊工程碩士,之後考進IBM,從最基層的培訓生做起。

19年間,她在IBM歷練過業務、行銷、人資,每項功能都做到獨當一面,別人難以超越。要不是因為這樣,黃慧珠不會在台灣IBM內部被視為第一號接班人,再被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挖角,交付集團人資長的重任。

關於既有專長跟新專長之間,應該彼此互補或完全獨立?並沒有一個絕對優劣的答案。但即使在原來的崗位上繼續深耕,多一項know-how(專業知識)互相激盪,幾乎都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這種效果,小,是個人不可取代的關鍵;大,甚至可以變成企業的特色。

譬如風行世界的義大利品牌PRADA,深受年輕族群喜愛,目前擔任創意總監的Miuccia Prada是它的品牌操盤手,她在1993年得到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頒發國際獎項,這是時尚界頒給設計師的最高榮譽。

鮮少人知道,Miuccia Prada同時也具有政治學學位,她對於時尚的獨到觀點,經常來自在政治學中的思想演繹。這方面的獨特學養,使她很快找到一條融合過去與現代元素的新路,造就PRADA與眾不同的品牌風格。

擺脫玩票心態,把技能變專業

如果更進一步,透過第二專長打造全新的舞台,當然是令人夢寐以求的結果。不過,從「興趣」到「專長」,從「副業」變「專業」到「事業」,中間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最重要的是,先擺脫「玩票」的心態,願意把技能提升到「專業」的水準,當機會迎面而來,才能抓得住。

31歲的瑜珈老師張碧倫,在台中開設瑜珈教室,不到一年時間,就收了10名學生。

張碧倫本來的工作是美術編輯,瑜珈一直是她調劑身心的重要活動。去年4月,對工作感到倦怠的她想要改變生活,教瑜珈成為心中的第一個選擇。

首度創業就有個好起頭,得歸功於這4年間她不但認真學習,還投入10多萬元、200多小時時間取得瑜珈教學證照,讓她毫無新手怯色,一上場就架勢十足,自然很快地打開口碑,吸引學生前來。

同樣的,靠著毅然決然到英國取得碩、博士學位的臨門一腳,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黃昭智才能順利由錄音工程師當上大學講師。

2000年,網路泡沫衝擊,加上唱片業不景氣,減薪或選擇被資遣的命運落到當時職稱為系統總工程師的黃昭智身上。

他開始檢視自己手中的「專長籌碼」:憑藉著不錯的口才與英語能力,又遇到學校對於這個領域技術講師的需求,他獲得學校授課的邀約。

只是,從試水溫的兼課性質到能夠進階到正式教職,黃昭智深感自己不足。所以他決定到英國約克大學取得音樂技術相關碩士學位,以及英國德倫大學攻讀科技藝術教育博士,回台後,終於順理成章,從原來的錄音工程師,「加值」為大學教師,由業界跨足學界。

看到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成功故事,你心中或許浮出一個問號:建立一項專長都很困難了,自己真有可能再多一門本事嗎?

開始潛能探索:沒發現不代表你沒有!

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David C. McClelland)於1973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冰山模型,把人的素質描繪成一座冰山:冰山浮出水面的部份是表象,包括基本知識、技能,容易了解;水 下的冰山涵蓋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難以測量,卻對行為與表現起關鍵性的作用。

換言之,能否發現新能力不是來自智商,而是一場潛能探求的旅程。沒發現不代表你沒有,只要用心觀察、尋找!

若想從現在起建立自己的第二專長,不妨以下列5個問題作為思考的起點:

1.定期檢視現有專長,在就業市場上是否仍有價值?

2.現有專長在未來5年內被取代的可能性?

3.希望自己有什麼樣的第二專長?是配合興趣還是順應市場潮流?

4.要進入第二專長的代表行業中成為其中一員,有哪些具體門檻?

5.這項能力要變成可運作的商業模式,需要哪些資源?

喜劇表演大師卓別林曾說過: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是一個悲劇;但用長鏡頭看生活,生活是一個喜劇。在黎明前的黑暗之際,打開一雙探測自我潛能的「慧眼」,絕對是當務之急,你準備好出發了嗎?

新能力不是來自智商,而是一場潛能探求的旅程。沒發現不代表你沒有,只要用心觀察、尋找!

陳雅雄

從門外漢到代理法芙娜的巧克力達人,陳雅雄透過對巧克力的熱愛,進而發現自己的第二專長和事業新路。

李奇

維持25年對電影的興趣,補教名師李奇在初試啼聲、執掌導演筒時,即獲得新聞局輔導金的獎勵。

范銘祥

跨足科技與法律兩項專業,讓范銘祥得以從公務員順利轉任知名事務所的律師。

黃昭智

透過每階段檢視手中的「專長籌碼」,黃昭智讓自己從業界的錄音系統工程師,轉換成教導莘莘學子的大學講師。

@Source: 2009年2月 Cheers雜誌

全球50大最佳餐廳 丹麥Noma蟬聯冠軍@food

Noma主廚雷哲畢
圖/Noma提供

Noma餐廳為十八世紀碼頭倉庫改建,充滿北歐簡約風格。
圖/Noma提供

聯合報╱記者王惠琳/台北報導

英國餐廳雜誌(Restaurant Magazine)日前公布最新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排行榜,由年僅三十三歲的主廚雷哲畢(Rene Redzepi)掌舵的丹麥餐廳Noma,二度蟬聯冠軍寶座。

去年Noma以黑馬之姿,擠下四連霸的西班牙分子料理聖殿、El Bulli餐廳,這間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小餐廳隔天便湧入近十萬筆預約,雷哲畢對外表示「這就像是改變了一家餐廳的生命。」

日花14小時 採集花草

Noma究竟有何本事,讓過去從未被重視的北歐料理一躍成為世界頂尖?雷哲畢認為,大自然比人為農業更能提供多元種類的食物,因此他使用的絕大部分食材都是「採集」而來。

Noma有四、五位「食材採集人」,包括雷哲畢在內,每天花十四個小時在海邊、野地尋找蒲公英、紙莎草等,採集手法如同古代維京海盜,在別人眼中毫無價值 的花草植物,他都可變為盤中美食。為了深入了解植物的特性,他還曾向生物學家、食物研究者求教,並參考軍方野外求生手冊,採集而來的食材就是當天菜餚。

蘚苔處理後 口感酥脆

藝術策展人何宣瑩曾造訪Noma,同行的法國餐廳業者都對這些在法國吃不到的北歐食材相當驚訝,例如一般用做調味的大蔥,Noma將整枝大蔥底部的細根連 同三、四公分的白色莖部拿去炸過後直接上桌,口感出乎意料的細緻。乾燥處理的蘚苔呈現酥脆口感。燉鍋裡放滿燒熱的石頭、貝殼,用來加熱生蠔。「綜合野菜園 底襯麥芽土壤」的泥土是用麥芽粉、榛果粉、香草醬、奶油、麵粉和黑啤酒煮成,上桌時以紅陶盆盛裝,紅蘿蔔就「種」在泥土裡。

何宣瑩對Noma的第一印象是充滿北歐冷調簡約又摩登的創新風格,上菜時由廚師親自端出介紹,有些米其林餐廳服務專業卻有距離感,Noma則年輕、親切、 有活力。何宣瑩形容,Noma運用罕見花草,食材天然,料理手法簡單俐落又相當有想法,「值得為了Noma去一趟丹麥。」

須當地享用 難以複製

採集廚藝並非Noma首創,但他們過人之處,在於過去從未有餐廳能做得如此徹底,長年旅法的美食家謝忠道,形容雷哲畢是「以一人之力,支撐起國家的美食現狀,充滿想了解食材、發揮食材的爆發力。」

Noma與雷哲畢的崛起,一部分原因是符合現今「環保」與「在地」兩大主流的概念,也只有在丹麥這類仍保留大量原野、森林的地方,才可能提供足夠的非農業食材,而採集廚藝的迷人之處,就是消費者非到當地享用不可,同時難以複製或開連鎖店。

@Source:【2011/04/26 聯合報】@ http://udn.com/

4.25.2011

CD之父 大賀典雄辭世@People

號稱CD之父的索尼公司前社長大賀典雄23日病逝,享壽81歲。圖為他1991年5月在紐約展示索尼迷你光碟的檔案照片。
(美聯社)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日本索尼公司(SONY)前社長大賀典雄二十三日因多重器官衰竭去世,享壽八十一歲。大賀典雄對研發雷射唱片(CD)有功,號稱「CD之父」,他也讓索尼從硬體製造商成功轉型為軟體和娛樂王國,帶領「索尼中興」。

先後在東京和柏林攻讀音樂的大賀典雄,原本立志當歌劇演唱家,但因常寫信給索尼公司抱怨索尼錄音機的品質不好,而被延攬到索尼工作,改變了他的一生。

大賀典雄一九五九年進入索尼,卅多歲就當上高層主管,這在日本企業很罕見。他在一九八二年當上索尼社長(總經理)、一九九五年當上會長(董事長),二○○三年辭去會長,參與索尼經營長達四十多年。

大賀的音樂素養,讓他很早就看好CD的音效品質,在一九七○年代堅信CD終將取代黑膠唱片,當時還遭到廣大質疑。

在他的帶領下,索尼與荷蘭飛利浦公司合作研發CD,熱愛音樂的他堅持CD的直徑必須有十二公分,至少可錄七十五分鐘的音樂,以便收錄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不用聽到一半還要換片。

索尼在一九八二年銷售全球首張CD。五年後,CD在日本銷量超過黑膠唱片。當時索尼CD規格沿用至今。

大賀並帶領索尼跨足音樂和娛樂產業,一九六八年和哥倫比亞公司成立索尼哥倫比亞音樂娛樂公司,也就是現在的索尼音樂娛樂公司。

他並讓被看成「怪胎」的索尼副社長久多良木開發家庭用PlayStation電玩主機,更以三十四億美元買下好萊塢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當時被批評不智和 太貴,但大賀全力發展音樂、電影和電玩產業,為公司開創另一條活路,這些新事業成為索尼近年硬體產業不敵競爭對手後的公司命脈。

大賀在一九九八年受訪時表示:「我們總是追求別的公司不會碰的東西,這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索尼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史特林格二十三日表示:「多虧大賀遠見,索尼才能從製造影音硬體產品,進音樂、電影和電玩產業,進而成為全球娛樂產業的龍頭。」

大賀很早就懂得品牌重要性,親自參與「SONY」企業識別標誌設計,他常說,這四個字是索尼最大財產。

@Source:【2011/04/25 聯合報】@ http://udn.com/

大賀典雄領導企業 像指揮樂團@People

索尼公司前社長大賀典雄常客串當指揮。圖為他1996年10月4日在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指揮伊士曼音樂學院的學生交響樂團。
(美聯社)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編譯田思怡/報導

學音樂出身的索尼前社長大賀典雄,在索尼任職四十多年間,一直未忘情音樂,實際上具有企業家與音樂家雙重身分,晚年還擔任東京愛樂交響樂團董事長,每年有幾次親自執指揮棒,過足當指揮的癮。

大賀典雄還把他從索尼退休的十六億日圓(約台幣六億元)退休金捐出,在輕井澤建一座音樂廳「輕井澤大賀館」,他原打算下月四日在該館舉辦一場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慈善演奏會,親自指揮東京愛樂交響樂團,但不幸在廿三日辭世,未能如願。

大賀典雄生於靜岡,在就讀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時,對當時的索尼錄音機音質頗有抱怨,因而與索尼創辦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認識。

一九五三年藝大畢業後,他留學德國柏林國立藝術學院,希望成為歌劇演唱家,但盛田昭夫強力遊說,要他進索尼工作,成了索尼有史以來第一位音樂家經營者。

當年盛田昭夫找大賀典雄進索尼時,就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盛田昭夫問他:「如果來經營索尼,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

年輕的大賀回答說,「這輩子最想當樂團指揮,希望能夠一償心願」。盛田昭夫後來為他辦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讓大賀穿著燕尾服在台上指揮,從此大賀全心全力投入在索尼的經營上。

事隔數十年,一九九七年當時六十七歲的大賀典雄,聽說貝多芬的德國老家,需要募款保護,他毅然捲起了衣袖,「下海」執指揮棒,為保護貝多芬住宅的基金會募款。他並與世界知名的指揮家卡拉揚交情甚篤,卡拉揚臨終前,他陪在身旁。

一九九三年由索尼贊助的慈善活動,大賀在紐約林肯中心指揮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十分風光。

大賀常把企業的領導者比喻成交響樂團的指揮。他說:「就像當指揮,必須讓團員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企業的社長必須善用人才。」

具藝術家性格的大賀活潑愛熱鬧,徹底顛覆日本企業家的刻板形象。他不但客串當指揮,還是經驗豐富的飛機駕駛員,常自己開飛機出差。熱愛美食的他,最大嗜好是在遊艇下廚,拿手菜是烤牛肉。

@Source:【2011/04/25 聯合報】@ http://udn.com/

4.22.2011

蔡明忠「好勝科長」要建立富邦帝國@People

作者:丁筱晶  出處:天下雜誌

蔡明忠,企業家第二代,卻只自居是第二代企業家。

富邦金控在他的麾軍之下,連續三年盤踞《天下雜誌》金控獲利王,

這些榮耀,靠的是專注細節和野心。

他說自己不是企業家第二代,而是第二代企業家。這話十二年前不成立,重重地摔過一跤之後,才真的變成第二代企業家,而且愈來愈好,」一名不願具名的金融界高層形容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三十年前,蔡明忠被父親蔡萬才一通電話從紐約召回。當時他在東京海上保險美國分公司做儲備幹部。

三十年後的四月,富邦集團五十週年運動會,小巨蛋旁、可容納一萬多人的台北田徑場上,戴著米色棒球帽、穿紅色Polo衫、卡其褲的蔡明忠正跟著台上舞者做開幕暖身操。鏡框下的眼神鋒利,嘴角一抹淘氣的微笑,神情難得輕鬆。他身材保持得宜,手腳靈活,跳舞挺能跟得上節奏。

從三十年前被戲稱為「國泰蔡家最不肥的一塊肉」—國泰產險,變成總資產在國內僅次國泰金控、員工將近三萬人的富邦金控,連續三年盤踞《天下雜誌》金控獲利王。

青出於藍,富邦蔡家的業務,如今橫跨銀行、產壽險、證券、投信投顧、創投、有線電視系統、媒體、實體和網路零售通路,以及電信。

企業家第二代? 第二代企業家?

相較於低調的弟弟「二董」蔡明興,「大董」蔡明忠每次出場都像明星。

但蔡明忠不喜歡被稱作企業家第二代。他常說,自己是和爸爸、弟弟一起創業的「第二代企業家」。

七○年代蔡家分家,蔡萬才分到的,只有最小的產險。

蔡萬才對兒子的管教,是出名的嚴格。不知是家教,還是金牛座的個性使然,蔡明忠從小就「樣樣要做到最好」。

連打麻將,都要打到最好

跟他一起長大的富邦金控總經理龔天行形容,「他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做到最好,就是很competitive(好勝)。他做瑜珈要做到最好,打球要打到最好,打麻將也要打的最好。」

蔡明忠小時候身材較矮小,讓他在籃球場上吃虧,但功課都排在前面,連繪畫也是班上第一。

這種追求第一的性格,讓他跟其他企業家第二代多了些不同。他重視運動、身材保養,除了吃得很清淡、簡單外,他每週必做瑜珈,還號召一級主管共襄盛舉。

另外,每個星期必有一天,他會從仁愛路的富邦金融大樓一樓爬到二十五樓,一群保鑣也得跟著爬。連富邦台北馬拉松賽,他也下場跑三公里,全程只花十分鐘。當他臉不紅、氣不喘地接受完媒體聯訪,還直說「要趕回去上十點鐘的瑜珈課」。

被稱做「科長」的董事長

每次富邦做新的業務,他都直接盯第一線的人員問進度,問流程。重視細節的個性,被金融圈內人戲稱「蔡科長」。

蔡明忠身邊的人透露,弟弟蔡明興重視的是策略方向,整個過程流程放手讓專業經理人去發揮,看的是最後績效;蔡明忠則相反,非常重視作業流程與數字等細節,跟父親非常像。

一位業界人士觀察,蔡明忠對業務相當有興趣,遠高於財務。例如信用卡推廣、共同基金募集,他不僅會一直追問進度和銷售數字,甚至會跑到前面主導產品的走向。

「蔡科長」不僅重細節上像父親,罵人罵得兇也頗有乃父之風。

也因為重視細節又完全掌握實況,蔡明忠不容易被身邊的親信「呼攏」,罵人也因此字字句句都罵中要害,令人無法反駁,且「哥哥罵完,弟弟接著罵,罵的點都還不一樣」。

敢說、敢衝、敢做

蔡明忠敢說。

○七年底,時任金管會主委胡勝正找金控負責人來了解業務狀況。當時所有金控負責人都一片靜默,只有一個人提出一堆對政策的「想法」。這個人,就是蔡明忠。

蔡明忠也敢衝、敢做。

○四年併購港基銀行後,蔡明忠甘冒兩岸金融參股尚未開放的爭議和風險,四年後用富邦(香港)的名義參股廈門商銀一九.九%並取得主控權,開始從事人民幣業務,足足領先其它銀行至少三年。

但也因為敢衝,富邦一度重傷。一九九九,蔡明忠兩兄弟重押國揚、台鳳、國產等地雷股,導致九八年集團盈餘縮水到只剩前一年的四分之一,讓蔡萬才大發雷霆。

栽過跟斗,「蔡明忠才醒悟,爸爸堅持的很多東西都是對的,」業界人士說。國揚事件之後,蔡明忠幾乎每戰必勝。

近五年,富邦集團吃下台北市銀行、合併ING安泰人壽、拿到台灣大哥大經營權、把凱擘娶回家,還開了購物台,Momo百貨和Momo藥妝。

富邦愈吃愈大,蔡明忠也愈來愈忙。沒有應酬時,他就抱公文回家吃飯,孩子做作業,他在一旁批公文,隔天七、八點又進公司上班。

蔡明忠在四月初舉辦的廈門海西論壇上,首度拋出希望六十五歲「裸退」的願望。但從富邦動作不斷的情形看來,蔡明忠真正的目標不是退休,而是退休之前成就「富邦帝國」。

蔡明忠無時無刻想要超越小時候曾同住的堂哥蔡宏圖。去年十月甫在廈門開業的富邦財險,接到的頭號指令就是「不可以輸國泰」。但在事業版圖上,蔡明忠早已超越堂哥。

富邦發展的路徑,在台灣或歐美幾乎找不到參考模型(Raw model)。

「你注意看他投資的都是各式各樣的長線通路。比方手機,一般人很少會換號碼,用戶門號就是他一輩子的通路;有線電視也是,金融帳戶也是,」金融業界 高層說,這些通路如果能夠發揮交叉行銷的綜效,「再加上前進大陸他跑得最快,如果台灣這一套都能搬到大陸去複製,那富邦會很不得了。」

4.21.2011

日出茶太茶飲 將珍珠奶茶推向全球@

從科技業跳出來,王耀輝決定創業要選擇吃、喝

撰文/張宜芬

日出茶太要當茶飲世界的領導品牌!」六角國際董事長王耀輝表示。

王耀輝特別強調,他不是想當茶飲界的星巴克,他並不想跟星巴克比,因為咖啡與茶飲很不一樣,他認為,過去是美國人的世界,所以會有類似星巴克這樣的全球性 國際咖啡品牌出現,但是現在是華人的天下了,全世界是中國人的世界,茶飲很有機會,且茶又比咖啡健康,目前還沒有代表茶飲的品牌出現,日出茶太要搶當第 一,目前也正規劃股票上市中。

王耀輝原本是科技新貴,曾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半導體設備廠帆宣系統科技公司上班,他強調,科技新貴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如果不計算每年配發的股票股利及 現金股利,一個月薪水5萬多元,卻沒有周休二日,每天工時很長,從早上9點上班到晚上11、12點,換算下來,時薪並不比一般上班族好到哪裡去,其實只是 高級勞工而已。不過,他也承認,他當時待遇還不錯,加上員工配股,可領到200萬元年薪,因此,他在帆宣工作5年,累積了一點資本,就決定自己出來創業。

創業第一炮 外賣式咖啡

由於在半導體業待過,他認為這個行業很辛苦,因此,他決定創業要從民生用品著手,就是吃的、喝的,他就與朋友共6人集資1000萬元,合夥創立了六角國際,六角就是6個股東的意思。於2004年,在新竹開設了第1家外帶式咖啡店,La Kaffa。

六角國際的創業第一炮La Kaffa很成功,賣外賣式咖啡,走女性上班族客層,因此裝潢採紫色系風格,他們創立的第1家店花了200多萬元,包括買機器設備、材料,由於第1家店成 本總是比較高,很多地方是用錢買經驗,也是在摸索營運模式,由於當時機會點還不錯,正好台灣開始流行外帶式咖啡,第1家店就做得不錯,因此,開了4家之後 就開放加盟,讓創業成功的商業模式可以複製下去。

王耀輝表示,他一開始就想搞大,在科技業時,看清楚了台灣市場太小,科技業是以全球為市場的,因此,他也想創出國際化的產品,以自有品牌行銷全世界。王耀 輝開始研究全世界成功的餐飲連鎖業,發現都是多品牌發展,如美國的百勝集團旗下有4大品牌,其中有KFC、Pizza Hut等。王耀輝認為,這就像是不同的衣服套在同一個模特兒身上都很好看一樣,這個模特兒的身材要好,所以要練功,將來可以達到多品牌資源共享,才能發揮 最大效益。

為何要做多品牌,也是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2300萬人能夠養出什麼大品牌?很難達到規模經濟,在台灣,服務業的營業額及品牌發展很容易達到頂點,所以,一開始六角國際就設定目標,以全世界及中國大陸為市場。

早期,六角國際開創了很多品牌,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包括咖啡、甜品、炸雞排、輕食潛艇堡、三明治、紅豆餅、可麗餅等,嘗試過不少食品,但是有些賣不好, 有些品牌無法再成長,有些無法累積,王耀輝創業之初就設定要做連鎖業,慢慢淘汰之後,留下現有的La Kaffa咖啡、日出茶太茶飲及仙Q甜品等3個品牌。

KATE MOSS全新代言Dior迪奧魅惑唇膏@Fashion





她,造型百變,特立獨行,對潮流和創意自有主張,
她的風格不可取代,更無從藏匿。對此,她胸有成竹。正是她的絕勝氣場、她的絕對自信、她的獨到美感,令Kate Moss和Dior迪奧結下今日的時尚之盟。

Kate Moss的名字,就是誘惑本身。你可以在寫滿政壇疑雲、颶風襲擊、金價漲落的報紙頭版上找到她,可以在側身是Bono、左前方是喬治·克魯尼、並排坐著的是前任首相的名利場中搭訕她。她似乎無所不在,又似乎隔絕於人間,直到瘦骨嶙峋和淡棕色的無神眼睛勾勒出足夠另類的氣質,男人們的心才遠不止塵埃落定。一支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一場終極的誘惑。清澈閃耀的晶透外殼,覆裹著銀色管身,線條流動、明晰、柔美,使之瞬間脫穎而出。透明與絕光質料交相輝映,精美靈動的線條與鏡面光效相輔相成,折射出令人慾罷不能的時尚魅感。 這讓人成癮的面孔,Kate Moss用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畫出飛吻,令所有的時尚中人為之著迷。

大膽玩味色彩,隨心所欲地混搭,為整個妝容添上終級一筆。
微妙閃動的光澤,迸發搖滾激情的炫光,或是微光迷離的魅惑,如今一舉融合了炫亮光澤,簡明率性及情感衝擊,完美迸現於女人的雙唇。正若談及時尚與女性,克麗絲汀·迪奧先生可謂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家,他堅信,對女性而言,妝容應當與時裝並重。Dior迪奧首款彩妝即是唇膏,它為女性的妝容增添最後一抹色彩,就此將Dior迪奧的時尚國度延伸至彩妝。此後,簡潔大膽又女人味十足的絢麗唇部,成了Dior迪奧的永恆標誌。上世紀40年代,時尚插畫師René Gruau雷諾·戈豪為Dior迪奧魅惑唇膏確立了絕世風格,如今,獨一無二的時代偶像Kate Moss又要重新詮釋這款時尚唇膏。全新Dior迪奧魅惑唇膏,專為潮流女性定製呈獻,是美與風格的標誌,是色彩與時裝的碰撞,是Dior迪奧與迪奧狂熱分子的宣言。

Kate Moss出眾的個人美學毫不做作,把時尚和自己融為一體。因為她的品味具有個性和創造力,總是出人意料,千奇百變微妙閃動的光澤,迸發搖滾激情的炫光,或是微光迷離的魅惑,如今一舉融合了炫亮光澤,簡明率性及情感衝擊,完美迸現於雙唇,特立獨行,不不屑於模仿和跟風,Kate Moss展現給我們的是她對時尚、服飾的一種智慧, 和特立獨行的精神!美是一場「尚」癮遊戲。「尚」癮,對鏡中盡釋女性氣質的自己!時裝與彩妝向來不可或缺,相互搭配方可統一風格。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無論是與所選服裝、高跟鞋及珠寶配飾同色搭配,或是與整體裝束大膽撞色,均能塑造妝容風格,為臉龐增添時尚元素。只需於眼線和指甲油之後,作為完妝一筆,時尚妝容即刻點亮

作為John Galliano多年來的繆斯女神,Kate Moss以顛覆傳統的美麗,以及對時尚的獨到見解,
源源不斷地激發著John Galliano的天才靈感。時經多年,他們不僅成為摯友,更是時尚搭檔。對於此番在Dior迪奧的合作碰面,雙方均難掩激動之情,表現得極為默契。Kate Moss可謂眾望所歸,沒有人比她更能完美演繹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賦予雙唇流光溢彩。其輕盈瞬融的質地,令上妝成為 「尚」癮享受。蜜蠟成分比傳統唇膏更少,以一種特殊凝膠取而代之。這種獨一無二的配方,能帶給雙唇別緻透亮,同時密集豐盈水潤,締造剔透水晶妝感,令雙唇誘人之餘,有如琉璃炫放,光彩照人!

Kate Moss傾情參演的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的故事短片,由Jonas Akerlund親執導筒。這位影片風格以鮮明色彩爆發力著稱的名導,於2010年10月1日為Kate Moss導演拍攝,開機當天,正是Dior 迪奧2011年春夏高級成衣秀開幕之日。影片講述了當代超級時尚偶像與John Galliano因Dior迪奧魅惑唇膏相遇的故事,在導演的鏡頭下,Kate的美有萬變千種,每一種都足以成為影像。在金牌導演David Sims的運籌帷幄之中,隨著最後一抹色彩吻上雙唇,我們這位時尚教主帶著特有的疏離神色,從鏡前轉過頭,目光直視而來。對於自己的美,她從來深信不疑,卻決不流連。她,轉身而去,活在此刻。

「尚」癮唇色

意想不到的柔滑易用,震撼感官的色彩衝擊力,
Dior迪奧全新魅惑唇膏的繽紛色澤,玩味激情與想望每一刻,代表瞬息萬變的時裝風尚,拒絕平庸、不守陳規、每日示人迷人裝扮,時刻閃耀個性氣場,充盈熱情時尚態度,帶來出類拔萃的迷人特質!其炫亮奪目的光澤,薄透誘人的質地,令體驗唇妝有如玩舞於時尚衣櫥。雙唇整日柔軟舒適,色彩別樣剔透炫目!讓這無與倫比的質地吻上雙唇,熱烈情吻自然不期而遇。

搖滾教主

令人絕望的恨天高,超大尺寸的墨鏡,性感熱辣的配飾,令她在黯淡人群中脫穎而出,一個酷辣俏皮的香艷飛吻,燃亮整個世界。
驚紅一瞥 # 578:Kate凱特·摩絲的摯愛之選,一款溫柔性感的純真粉色,點亮了她雙唇的未來感,並賦予整款妝容搖滾奔放的激越之情,盡展女性無限愉悅。
搖滾樂風 # 750:鮮美誘人的莓粉色,閃動著透明光澤及大膽色彩,隨後,即被突如其來的原始誘惑及熱舞慾望所淹沒。

性感甜心

精緻而夢幻,神聖又誘惑。優雅珍珠,
混搭個性皮革及低調金屬元素。裸色基調與粉紅色調完美融合,為雙唇注入一抹令人驚艷的微光。
玫瑰盛宴 # 454:清新、柔嫩,輕盈且無妝感,一種光采漫溢的粉色,閃耀精緻純美光澤,勾勒一個燦爛微笑,流露純真朝氣。
別緻佳人 # 330:熱烈而高貴的米色,優雅氣質與享樂之情兼而融之,點亮雙唇的自然色澤,引發唇色幻想。

魅惑超模

皮革,蕾絲,皮草,盡享華麗國度的極致魅惑。唇上一抹烈艷色彩,無論是紫紅,深棕或是正紅,無不為此妝容添上點睛一筆。
天橋魅紫 # 680:紫色如此Dior迪奧!輕抹間,瞬現精緻嫵媚翹唇,搭配日妝晚妝皆宜。
桀驁魅棕 # 484:如貓般的謎樣棕褐色,溫暖中略藏傲色,性感無邊!

帶著JIMMY CHOO 開始妳的247飛行@

澳洲名模Elle Macpherson工作經常要四處飛行,大尺寸又亮眼的CHOO 24:7豹紋手提包正符合她的生活型態。
德國超模海蒂克隆(Heidi Klum)有了小孩,事業也不曾停下腳步,跨足電視主持與服裝設計,隨身攜帶的CHOO 24:7紅色手提包,很襯她的身分與架式。

CHOO 24:7豹紋小馬毛手提包 NT$102,800

文/Shawn;攝影/Rich;資料提供/JIMMY CHOO

不管是出差、度假,妳的生活是否已經被起飛降落所佔據,以往出國是難得的大事,現在的妳卻是行李一收,又在下一個航班裡運轉,JIMMY CHOO從美鞋出發,跟隨著現代女性的生活腳步,獻出CHOO24:7系列,從鞋到包、甚或是行李箱,貼緊妳的每一個步伐。

Up in The Air

電影《型男飛行日記》中,喬治克隆尼飾演到處出差,累積無數飛行哩程的精英型男,當他遇上飛行哩程和他不相上下的女主角時,被深深吸引,甚至願意放棄他的 快樂單身生活;只不過女主角不僅透過工作累積了自信與快樂,同時還擁有自己的家庭,自然不能和喬治克隆尼雙宿雙飛。這樣跳脫刻板印象的女性角色,其實也透 露了現代女人的嶄新面貌。女人的角色轉變反映在隨身包包上,JIMMY CHOO推出了CHOO 24:7系列,不僅僅是包包、鞋子,還有行李箱、手機套、護照夾等,而且將JIMMY CHOO的華美印象移植到延伸商品上,因此連行李箱都有奢華鱷魚皮、護照夾則是閃亮逼人,讓現代女人在每一個面向都閃耀著自信的光芒。

@Source:《BRAND名牌誌》2011年3月號

Live With My Style 侯佩岑。自在就是幸福@People

隨著攝影師的指示,侯佩岑彷彿被另一個靈魂進駐,說不盡的嫵媚動人。



Dior 紫色雪紡洋裝 NT$240,000 CHANEL 黑白珍珠長串鍊 NT$112,800 黑色寬版手環 NT$66,400 採訪撰文/Shawn ;執行/Chara、Shawn
;協力執行/Edica;攝影/邵亭魁‧化妝/游絲棋;髮型/Janice(hair culture)

數月前便敲定了甜姐兒侯佩岑的封面邀約,訂在年後開拍,不料拍攝前兩天,侯佩岑便感冒高燒掛急診去,工作團隊急速應變,延後拍攝日期。原本擔心病後 初癒的佩岑,精神不佳,還得在低溫下穿上春夏新裝。但一到工作現場,便見到她以一貫又大又甜美的笑容和大家打招呼,儘管週末還得工作,她卻不喊苦,只說: 「拍完想去隔壁的COSTCO逛逛。」一副小婦人的模樣,流露出濃得化不開的甜蜜。

一直以來,感情世界撲朔迷離的侯佩岑,沈寂了一陣,終於傳出與黃伯俊的緋聞,只不過兩人婚期一延再延,讓人看得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這一次戀情究竟能不能 修成正果?也是週刊小報最愛捕風捉影的八卦題材。面對媒體,早已練成一身高深太極的侯佩岑,關於婚姻她只說:「其實我很隨遇而安。『結婚』的確一直在我的 人生規劃之內,畢竟我是家庭觀很重的人,但是我絕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也從來不因為年齡而給自己結婚的壓力。」其實這話也沒錯,因為結婚不像工作,只要立 定志向、確定目標,一個人努力往前衝就可以得到,婚姻怎麼說都是兩個人的事,周邊配備都準備好了,沒有一個對的人出現也是白搭。


據說與黃伯俊相戀3個月後,對方便提出了結婚的想法,但侯佩岑反而猶豫了起來;但現在兩人心意相通,訂於今年4月結婚,侯佩岑自此終於再無二念。問她籌備 婚禮的過程,有沒有什麼辛苦的事情?她甜蜜蜜的說:「婚禮細節都是未婚夫準備的,我沒有太多意見和想法,所以沒有為婚禮的事吵過架。我只有一個夢想,就是 婚禮結尾時,能夠大家一起跳舞,就像國外電影看到的那樣,在場的人都能感受到快樂的氣息。」未婚夫一詞自自然然地便脫口而出,可見得侯佩岑早已為結婚做好 了心理準備。

只不過人家說,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不是兩個人的結合,多多少少都有適應新身分的壓力?她想了想說:「可能因為我和未婚夫都從小便出國念書,所以養成獨 立的思考模式,對我們來說,結婚是兩人決定好一起組織自己的家庭、成為彼此未來一輩子的依靠。所以兩方的家長也非常開通,沒有給我們什麼壓力。」語多保留 的答案裡,可以看出侯佩岑的圓融通達,總是開心大笑像個傻大姐的她,其實一點也不傻,對於人情事理有著自己的應對智慧。

自幼愛漂亮的侯佩岑,要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天選定一套夢幻白紗,肯定是個大工程吧!「前後大約花了1週時間就買好了吧。」她說出的答案讓人跌破眼鏡。她的 白紗是遠赴美國選購的,由於工作繁忙,自然不可能花時間來回猶豫,她問自己,心目中的婚紗應該是怎麼樣?浮現的答案是「簡單大方、行動方便」,所以不想要 像傳統新娘穿著長襬尾,走到哪都要有人服侍,在自己的婚禮上,她希望能和來祝福她的朋友們自在玩樂。清楚了目標之後,只要再確認「穿起來覺得自己很美」就 可以了,她笑著說:「選白紗就和選老公一樣,永遠都會有更新、更華麗、更厲害的選擇出現,但這些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只要選定了就是選定了,沒有必要左顧 右盼,甚至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懷疑起自己的選擇。」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是不簡單的體認。

「我不是一開始就這麼豁達的。」侯佩岑說,她的感情觀和時尚觀出奇的相似,「我從小就愛漂亮,當然經歷過什麼流行都往自己身上穿的歲月,但是到頭來發現, 最新最流行、或是獨家限量,都不是我該下手買的理由。打扮應該是很單純的,自己穿起來覺得很美很開心,才最重要。」美麗沒有標準,所以不需要太在乎別人的 看法,她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在時尚的世界裡玩樂。「當然一開始,總是從『看別人怎麼穿』學習時尚,不過那只是一個階段,接下來還是要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 美,才會浮現美麗的表情。」


從不諱言自己愛漂亮的侯佩岑,小時候就喜歡對著鏡子練習化妝,「我化妝不是為了要去哪、要見誰,常常是化完了很開心,也沒出門,晚上就卸妝睡覺。」她說。 「打扮」對侯佩岑而言是一種遊戲,讓自己開心遠大於做給別人看,只有一個情況例外,「女為悅己者容是很幸福的事,不是嗎?」她甜甜的說。

不論妳心目中對侯佩岑有什麼既定印象,此時此刻的她,只是一個因為幸福而滿足的小女子,她說:「我漸漸懂得有些東西,如果它不適合自己,擁有了不一定會快 樂;如果能轉換自己的心情,欣賞它在別人身上的美,反而是更大的滿足。」學會自在,所以快樂;不強求,愛情自然伴隨著對的那個人,一起降臨。

近期新歡是…柏金包!

因侯佩岑而聲名大噪的BALENCIAGA機車包,現在已鮮少看到她帶出門,HERMES晉身近期新歡,隨身使用的Shoulder Birkin(長肩帶柏金包),因為可肩背而得名,是很難買到的設計款。不過包包內仍可看到BALENCIAGA的影子,隨身攜帶的化妝包正是機車包設 計。在她包包裡面,化妝包、太陽眼鏡、糖果是必備3部曲,化妝包和太陽眼鏡都可以理解,至於糖果......?「我愛吃甜食,只要有糖果就會心情好!」侯 佩岑解釋道。

@Source:《BRAND名牌誌》2011年3月號

體育場:城市文化的延伸@Arch

世界上著名的體育場館,幾乎都是因大型賽事而新建,德國慕尼黑Allianz體育場、中國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場(俗稱「鳥巢」)不外如此。這些集結了當下建築藝術結晶的作品,擁有超乎人們想象的建築材料和技術,當然更令人驚嘆的是建築師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們通過研究古希臘和義大利的體育建築發現,這些建築都有著當時最為先進的建築設計,其精細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美詣建築師事務所(MANICA Architecture)總裁David Manica為我們介紹道。作為一名有16年體育場館設計經驗的設計師,David Manica的作品遍布全球,他曾是美國豐田中心和英國O2體育館的主設計師,擔任過歐洲數家足球豪門的球場設計工作,另外還以體育場館設計顧問的身份參與2018年以及2022年世界盃體育場的設計。

在David Manica的眼中,現今的體育場館與古代體育場館相比,其中的改變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的多。體育場館的標準結構,功能區域的劃分,場所的連通性等等基本特徵雛形早在古時便已成型,以羅馬斗獸場為例,橢圓形的競技場分出不同的樓層給持不同門票的觀眾,比如普通觀眾、特別來賓、政府官員等。透過這些樓層和走廊,場地為不同界別的觀眾提供通往廁所及其他設施的通道,還有可開合屋頂來擋住酷熱的太陽,在場館視線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區域觀眾的視野,羅馬斗獸場甚至還主辦過眾多各種類型非運動活動以吸引觀眾。

在基本特徵並無太大改變的前提下,當代體育場館從人體工學的角度更注重觀眾的個人體驗,細微之處的改善,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觀眾在體育場館中的舒適度,可以說是新體育場館的一個重要演變和推進,比如伸腿空間變得更大,座位變得更寬和舒服,而科技的進步也透過視像和音效(比如視像顯示板、音響系統等等)來提高體育現場的體驗。

通過這些硬體方面的進步,更為人性化的現代體育場館在功能性上逐漸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屬性,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娛樂性。「賽后利用」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課題,以往的體育場館只為單一的活動設計,這些建築的賽后潛在利用在設計和計劃階段經常被忽略,也就造成了體育場館賽后成為政府與市民的累贅。

時至今日,體育場館廣泛地引入休閑設施,大量承接非運動活動,不同形式的娛樂項目開始出現,比如歌舞演出、大型展覽等等,體育場館這類屬於大型公共建築設施範疇內的建築,開始更多地承擔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其他職能,為市民提供獨特的建築體驗以及城市娛樂的工作。而使得體育場館的這些賽后利用能夠成形的重要因素,便是設計師們對體育場館功能性設計延展性的思考,這已是現代體育場館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其實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體育場館設計的複雜性,它必須同時能滿足眾多不同人群的需要。運動員、體育觀眾、普通市民、教練、城市官員、媒體,以及歌手或藝人,各種群體對這個建築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對於設計師來說,提供給城市一座體育場館的過程,也就是一次自我尋找完美平衡的經歷。

《周末畫報》×David Manica

你是如何看待體育場館在城市建築中的位置?
體育場館在任何城市裡都是最重要的公共建築之一。體育場跟一個城市的球隊一樣,能成為當地人的驕傲和忠誠之源。體育場地應該成為一個城市的主要特徵之一,因為它不只是比賽和活動的中心,還可以展示一個城市和它的居民所擁有的精神。無論放到哪座城市裡,體育場館都是一些更大的重建項目的支架,好的體育場館能夠促進城市面貌的改善,成為一個城市裡的獨特去處。

你有不少中國的項目,你是如何將自己的作品有機地融入不同的中國城市當中?
體育場館的設計應該要反映出一個城市和它的居民所擁有的精神。所以了解一個設計的地點以及與它周圍環境所可能產生的綜效,還有這座城市大體的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滿足這幾點,我們會非常仔細地研究項目的選址,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如何響應現有的城市設計,不去破壞它,而是去強化它。

你經手的建築遍布全球,在這些作品中,有哪件是你最滿意的?遇到過最大的困難是?
建築師最滿意的永遠是自己正在進行的項目。設計任何一個體育場館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平衡所有功能上的要求,以保障建築物能正常運作。在體育建築方面,我們的客戶幾乎都從來沒做過這方面的建設,這跟酒店、商場或公寓建築不同,發展商之前有過多次的經驗,體育項目一般都是客戶們頭一次的經驗。所以我們需要運用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去指導客戶思考,避免他們犯一些可能會犯的錯誤。



加拿大夫婦定居巴厘島建綠色學校@LOHAS

約翰·哈迪(John Hardy)夫婦在巴厘島創辦的綠色學校,剛剛獲得了香港設計中心頒發的亞洲設計獎。《外灘畫報》專訪了這位成功的加拿大珠寶商人,他說他在看了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後賣掉珠寶公司,在巴厘島辦了一所為孩子們提供與環境教育有關的學校。

/莊清湄,向楊(實習)

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是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影片,其中特別關注全球暖化現象,由前美國副總統戈爾主演。每年,全世界各行各業的卓越思想家和行動家都會被邀請到TED(技術、娛樂、設計大會)發表演講,向全世界傳播先進理念。20107月,在英國牛津舉行的TED上,61歲的加拿大人約翰·哈迪面對著台下成百上千的思想家和行動家,以一段自嘲式的開場白展開了演講:

我在加拿大的一個小村子長大,是個未被診斷出的閱讀障礙症患者。我在學校很不快樂。我媽媽後來告訴我,全村人都知道我是整路哭著上學的小孩。我離開了學校。25歲時我來到了巴厘島,在那遇到我的妻子辛西婭。在超過20年的時間裡,我們共同開創出了成功的珠寶事業,那一切好像童話故事一樣。後來我們退休了,她帶我去看了一部我本來不想看的電影——戈爾先生主演的《難以忽視的真相》,那電影簡直毀了我的生活。我當下就決定,要用餘生盡可能做些能改變他們未來的事情。

約翰·哈迪說到被《難以忽視的真相》毀掉的生活時,全場發出了哄堂大笑。這段生活是指他與妻子創辦的綠色學校。2007年,高檔珠寶設計師約翰·哈迪和辛西婭·哈迪夫婦把他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賣掉了珠寶公司,把金錢投入到他們的最新項目——巴厘島的綠色學校中。綠色學校于2008年開始建設,完全由竹子建成,為3歲到16歲的孩子提供與環境有關的教育,並為這些孩子創造一種真正在叢林中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學校的課程設置涵蓋了幼稚園到8年級,除了文學、數學、化學、物理、電腦等基礎課程,孩子還可以接觸到自然研究、生態研究、環境管理、可持續研究、全球前景展望等與環境相關的課程。不僅僅用竹子建造教室,用竹子製作桌椅,這個校園還使用了多種新的可替代能源,使用以竹粉作為燃料的火力發電供水與烹飪系統,以及用水力發電的渦輪機系統與太陽能發電板。

在這所綠色學校剛剛獲得香港設計中心頒發的亞洲設計獎之際,《外灘畫報》專訪了綠色學校創辦人約翰·哈迪。

綠色學校

20多年前,哈迪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只有一個夥計負責把珠寶首飾擦亮拋光,夫婦倆會親自為首飾包裝。

當初就是那麼小的一個公司,沒想到20年後突然有了1200名員工。此後,經營就開始變得像一件苦差事了,讓現在的顧客滿意也越來越難,我們再也沒有了當初對這項事業的愛好。我們的孩子當時一個8歲,一個6歲,我們想更多地陪伴在孩子身邊,於是就想到,如果我們為他們創建一所學校,那我們也就能更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了。那是2006年,巧合的是,《難以忽視的真相》也差不多同一時間向全世界發行。受此觸動,哈迪夫婦開始了綠色學校的建設。

綠色學校位於巴厘島上一個名叫Sibang Kaja的村子中,占地8萬平方米,遠離熱鬧的旅遊景區,周圍環繞著茂密的原生態樹林和有機農地,一條溪流穿過校園。與大多數用鋼筋水泥建造起來的方盒型教室不同,綠色學校以東南亞常見的竹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教室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稻草,顛覆了一般人觀念中的教室形象。

約翰·哈迪介紹他建造竹子學校的原因:坦白地說,一邊把世界上僅存的熱帶雨林樹木做成桌椅,一邊教育孩子們要熱愛地球,是自相矛盾的。而竹子是一種繁殖力非常強的植物,它們從地底躥出,兩個月時間就長得跟椰子樹一樣高,4年以後就可以採收。用硼砂鹽處理過的竹子,可以對任何昆蟲產生免疫力,建造出來的建築跟柚木一樣密實強壯,可以支撐任何屋頂。綠色學校邀請了巴厘島當地的設計隊伍操刀設計,但真正的設計師是約翰·哈迪本人。他認為,雖然學校只有160名學生和不到30位老師,但學校的構成卻不能簡化,必須要包含數間教室、體育館、機動空間、教職員宿舍、辦公室、咖啡廳以及澡堂等。這些空間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是叫做學校之心的行政辦公區。

學校之心是一個雙螺旋結構。巴厘島的工人看到這張複雜的圖紙時,發出了這是什麼?的疑問。工程師先做出大模型,木匠們用竹尺來測量,再選用適當的竹子來建造。木匠們想採用先進技術。他們用金屬搭架,在此基礎上用竹子搭建房子。當金屬架拆掉後,我們發現,這就像一座綠色的大教堂,一座即將帶來教育的殿堂。80個工人用4個月建成了學校之心。這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大的竹子建築,但很多人都相信這是最漂亮的。綠色學校沒有牆壁,一年四季都沐浴在巴厘島的陽光和微風中,微風是我們的空調。我們把教室設計成在陸地上航行的船,類似於帆的結構,把雨擋在外面,讓風吹進來。桌椅和黑板也是竹子製作的。孩子們在桌子上塗鴉,於是又多上了兩門課,一門是磨光課,一門是重新打蠟課。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桌子才真正變成了他們自己的。綠色學校的黑板是竹條打磨之後拼接而成,表面刷上了黑色的丙烷。每塊黑板四周都留著一小片沒有塗上顏色的竹框,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塊真正的綠色黑板。

自足社區

在建造綠色學校伊始,哈迪夫婦就致力於建立一個以綠色學校為中心的社區,有學校、有家庭、有家禽家畜、也有各種食材,必須盡可能地保留當地的風貌。椰子樹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你仔細看看綠色學校上方的椰子樹,就會發現它們被網兜擋住了。這意味著椰子樹既可以自然地長出椰子,也可以防止成熟的椰子掉下來砸到人。既保護了環境,又保證了安全,還幫助了廚房,一舉三得。

約翰·哈迪和設計師們幾乎考量到每件事,人行道不能有石油化學產品,因此他們放棄了水泥和瀝青路面,採用了從河床岩石上鑿下的砂石鋪路。雖然下雨的時候路面會積水,但是很天然。校園裡還養殖了山羊、水牛、奶牛、兔子、蝦、魚以及其他動物,水牛可以把圍籬當作晚餐。最近,幼稚園的孩子們移動大門的時候發現圍籬其實是用木薯做成的。他們就把木薯根拿到廚房,切薄做成薯片。校園裡到處都是食物。我們故意在所有能種菜的地方種了菜,每個教室都有菜園,每個學生都管理著一片菜地。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採摘新鮮蔬菜和水果的神奇。孩子們還常接觸到米食文化,他們知道怎麼種有機米,如何照顧有機米,知道怎麼採收、烹煮,這些都是米食迴圈的一部分。綠色學校每天需要準備400份午餐,那不是一般的午餐,我們不用瓦斯。巴厘島當地婦女用鋸木屑爐灶來烹煮。烹調秘方是祖傳的,食物真的是超美味。

去年夏天,約翰·哈迪接待了一位搭乘24小時飛機來到綠色學校的學生家長。他告訴我,他有一次夢到了綠色學校,接著正好看到了綠色學校的照片,然後他就搭上了飛機。8月份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綠色學校。現有的160名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校園裡人數最多的是美國人,其他還有荷蘭、比利時、俄羅斯、瑞典、丹麥、挪威、義大利、法國和澳洲人。大約有8個家庭是專程為來綠色學校上學而來巴厘島的。他們從各種管道聽說了我們。有些父母甚至因為學校而考慮要舉家搬過來。辛西婭·哈迪驕傲地告訴《外灘畫報》。像學生一樣,綠色學校的老師們也具有多元背景,大約有16位老師來自西方,還有12位印尼本地老師。最棒的一件事就是漸漸有志願者加入。有來自爪哇島的男人帶著新品種的有機農作物過來;有非洲女人帶著她的音樂過來。這些志願者與老師們一起竭盡心力創造出新一代綠色環保的未來領導人。

B=《外灘畫報》

H=約翰·哈迪(John Hardy

充滿微笑的巴厘島是最適合建綠色學校的地方

B:你30年前第一次來到巴厘島,那時對巴厘島的印象怎樣?

H:第一印象就是在過橋時有個人主動要載我一程以確保我能安全過橋,這對我一個來自加拿大的小夥子來說是非常獨特的。因為在加拿大我們有專門的土木工程部門來確保橋樑的安全,不會讓人覺得過橋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B:是什麼讓你想要居住在巴厘島?

H:巴厘島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當然世界上的很多島嶼都很美麗,而我選擇在巴厘島度過餘生是因為這裡的人——他們一直在微笑。

B:在巴厘島的生活與你在加拿大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H:其實我來到巴厘島就是因為一個詞:浪漫。我當時甚至不知道這個詞會發生在印尼。當時我只是想停下來,花更多的時間在這裡。然後它就逐漸變成像我的家一樣。在加拿大的時候,我常常不確定會不會有個好天氣;然而在巴厘島,則驚喜於今天又是好天氣。巴厘島的天氣真是不可思議地好。

B:你覺得與你30年前第一次到那裡相比,巴厘島發生了什麼大的變化?

H:當我第一次來到巴厘島的時候,這裡的水還是由管道接著泉水來用。平時用的是油燈,也沒有電視機。如果你想打個電話,還得到開車到登巴薩去。有時甚至要等3個小時。這30年的改變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我一直堅持著不斷翻山越嶺走路,有意避開那些城市化的東西。

B:在你的珠寶設計中,包含著許多自然元素,比如說竹子。你將哪些取材于巴厘島的元素帶入到了設計當中?

H:我的珠寶設計都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影響。我們最受歡迎的設計是一款叫Kali的珠寶就是按照河邊鋪成小徑的石頭設計而成;另一款叫Palu的靈感來自於金屬互相敲擊所發出的聲音。

B:你是不是向巴厘島當地人學習了一些傳統的珠寶製造工藝?

H:我所有關於珠寶製造的知識都是在巴厘島學的。我也在世界各地參加了課程學習珠寶設計。我小時候是個誦讀困難症患者,幾乎什麼手工活都不會幹。不過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把世界上最優秀的工藝與自己的想像力結合起來,創造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

B:你在巴厘島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H:我們在巴厘島的房子從每個角度來看都是可開放的。你可以看到房子裡面,四面都通風。到了晚上,我們把它關起來,防止一些爬蟲進來。房子主要是由可迴圈利用的木料建成的。

B:居住在巴厘島的人們一般有兩種:當地人和遊客,你屬於哪一類?

H:我在巴厘島的生活十分安靜。早上醒來後,我凝望著周圍的山巒以及河流,感受大自然,然後穿過一條小路來到學校,那裡也是非常美麗而充滿大自然氣息的地方。我很少去海灘邊那些嘈雜喧鬧的地方,也很少去都市化的地區。我更加熱愛大自然。

B:巴厘島是很小的島,也沒有大型超市或者商場。你會不會感到無聊?

H:我很喜歡去紐約、洛杉磯以及巴黎購物。我從不會感到無聊。在我的生活中,我從不給自己無聊的機會。我會花很多時間和我的家人在一起,散步或者是騎腳踏車,這是最歡樂的事情了。

B:綠色學校已經被香港設計中心授予了亞洲設計獎。原因之一就是它和其他普通學校相比非常不同。為什麼會建一所這樣的學校?

H:這是一所沒有牆的學校,每個方向都能有輕風吹進來。我們也致力於建立一所低能耗的學校,我們沒有安裝空調。我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置身于一些非常醜陋而可怕的、通常是由水泥建成的房間裡學習,就像在醫院、精神病院或監獄一樣。把學習的樂趣禁錮在一個像監獄一樣的、不太雅致悅目的地方是很荒唐的。

B:學校的獨特設計又是怎麼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呢?

H:我們研究了周圍有植物生長的開放式教室會怎樣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我們發現患有先天性誦讀困難症的孩子學得非常好。學校裡的每個孩子都做得很好。

B:有一項調查顯示iPad已經成為美國孩子們最想要的一件玩具。綠色學校裡的孩子呢?

H:綠色學校是完全被無線網路覆蓋的。我10歲的孩子正有個去賣霜淇淋的計畫,用得到的利潤為學校圖書館買一些iPad,孩子們就可以使用像iPad這樣的電子設備。這東西挺不錯,體積不大,也可以在花園裡使用。

B:在綠色學校上學,一個孩子要付多少學費?

H:幼稚園的孩子是每年5000美元。最大的孩子是每年10000美元。我們是全巴厘島第二貴的學校。

B:巴厘島當地社區對綠色學校有什麼反應?

H:他們對一個西方人來到這裡帶著孩子們種稻子感到相當震驚。孩子們會自己收割,打穀脫粒,拿到磨房,將它們碾製成糙米而非精白米,還會自己煮飯吃。當他們看到盤中的米飯時,他們才會明白這盤米飯傾注了多少精力和勞作。我們也有豬、水牛和山羊。孩子們和它們現在還沒相處好,不過今後一定會的。 到時候,建成一個興旺並能自給自足的小農社區就成功了。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就是成功的。

2011-01-27 總第 42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