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1

關鍵詞帶來的「對話」藝術@Art


2005年開展「關鍵詞」藝術項目以來,6年來,藝術家徐坦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舉辦過不同形式和「關鍵詞」有關的活動,在上海張江、印度尼西亞、奧地利、深圳華僑城尋找「關鍵詞」,在廣州、瑞典斯德哥爾摩、香港、青島、美國三藩市等地開辦「關鍵詞」學校,2009年,這所「關鍵詞學校」甚至還開到了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這次,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為徐坦舉辦策劃已久的展覽「可能的語詞遊戲——徐坦語言工作室」,依舊以關鍵詞為主要內容,而這個展覽將是「關鍵詞」之旅的最後一站。

參加展覽「可能的語詞遊戲徐坦語言工作室」的人都會對這個展覽充滿好奇,因為和其他展覽不同,在這個展廳內,我們幾乎看不到一件可以被稱為成品的藝術品,我們只能看到一些「關鍵詞」在各地舉行的圖片、一些「關鍵詞學校」的作業或是徐坦採訪他人的錄像。展廳的中間佈置了用於對話的公共空間,一面類似於迴音壁的公共交流區,以及一個完全透明但封閉的私人區域。然而,這一切都不完全是這個展覽要展示的主要內容。因為,「可能的語詞遊戲」真正要展示的是一個過程,一個藝術家持續兩個月的工作——徐坦將在整個展覽期間以個人對個人和公共嘉賓訪談兩種方式與來訪者進行對話。

2005年開始,徐坦就一直在尋找「關鍵詞」。原因他曾在多個訪談中提到,他說他想瞭解我們當代的中國人在想什麼。一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總是採用西方哲學、藝術辭彙,而真正屬於中國的辭彙是什麼呢?徐坦認為,探索「中國人在想什麼」,將把我們的語言帶到現代社會的語境中,看到今天真正在發生的事情,瞭解中國社會真正在運用的語言。為此,徐坦採用了一些「類人類學」的研究辦法,比如說尋找活躍地區或活躍人群的人,親自採訪,選擇「高頻率詞」「敏感關鍵詞」等,對「關鍵詞」進行了一種類似於統計學的查找,在找到上百個關鍵詞之後,他又利用「關鍵詞學校」的形式,進一步拓展詞語之外的更多社會意義。

在多年的「關鍵詞學校」的基礎上,這一次,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徐坦和策展人黃專索性製造了一個流動的、在時間和過程中進行的藝術展覽。「關鍵詞」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名詞,比如下崗、消費、環境、娛樂、成功、財產、流行、做、裝修、城市、關係、房產、機會、圈子等等,而「可能的語言遊戲」則將這些詞語帶到人們的想像之外,我們因不同的人而獲得詞語之外的更多社會意義。徐坦一再強調「關鍵詞項目」不是語言學或社會學項目,而是一個藝術項目,他在這裡提供了這個討論過程作為藝術。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