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11

80±,首屆香港攝影節@Culture




1994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了《當代攝影展》,由兩岸的攝影界共同登場,以三地文化經濟社會等作為主題,互相交流;其後,香港經歷九七回歸、金融風暴、非典肆虐……時代局勢、資金人脈等種種因由,讓本土攝影界與展覽節目分道揚鑣,沉寂一時。16年後,在攝影已成為全民活動的數碼年代,香港迎來不可能想象只是第一屆的第一屆香港攝影節。

香港攝影節雖由老一代攝影人發起的,但新攝影人在當中是一個想象不了的重要角色。這在其中兩組重頭展覽《80±80后眼中的80后》、《新攝影雜誌——KLACK與柒菲》中可見一斑,前者開宗明義是青年影者以拍攝自己和朋友的肖像以對抗遺忘,後者則表現了新攝影人在香港攝影洪流中的駐守及堅持。策展人李挽靈原來沒有想象過要舉辦展覽,只是想結集成影集,希望在影像唾手可得的時代里,重新審視自身一代。其後被主辦單位羅致,將相集主題延伸成展覽。

看著工廈牆上一幅幅巨大的海報式相片展覽,那解像度稍稍不足的影像,反映了青年影人的特質,成為會場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相片在生活中隨手拍成,用的都是手機、lomo相機等非專業攝影器材,當初在相集中展示像素有餘,但化身巨型海報,則有所不足。」至於有點太皺和太薄的海報質料,也反映青年影人展覽資金不足的狀況。「只有很少的budget印刷當然差一點,甚至掛海報的工作,也是他們在每天下班過後倉促完成。」

此展覽的策展人兼《KLACK編者之一黃淑琪直言對印刷刊物有獨特情意,亦相信可執於手的影像比顯示屏上的發光畫面具更大的力量。《KLACK》重視「被忽視的影像」,以攝影的不同功能作為貫穿每期的重心,聽似學術性強又或技術為本,事實卻以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出發,像第一期的主題「影像作為信息來源」,其中有一輯相片出自一位築水管的老翁之手,他一直不間斷拍攝荒山野嶺的植物影像,沒有任何植物知識或研究的他,卻可以憑多年來觀察照片中的植物形態,分辨它們可吃與否,甚至藥性功能……呈現影像在人生活中的實際和虛擬功能。

就在一個如此平台,成就新舊攝影人間交流、影像和器材間的連通,更有對傳統和新概念攝影展的詮釋解讀,這比起歷史源遠流長的「巴黎攝影月」,又或者有官方強勢支持的「新加坡國際攝影節」來得更難能可貴。

@Source: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