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2012

江南建築的根隱沒800年的古宅群秘密@Arch






2012-10-29 



東、西洞庭山島集中了江南古建築的精華,從宋代到清末民國時期的古建築都可以在這裡看到。因此,從建築的角度來說,江南的根在這裡。


大多數老宅的主人是歷史上顯赫一時的洞庭商人,他們憑藉著雄厚財力,在太湖煙波里演繹出一幕幕建築奇觀。更難能可貴的是,洞庭商幫“商而優則仕”,他們重視讀書、詩禮傳家,這樣的傳統也給建築增添了許多文化色彩,比如明代狀元王鏊的故居“惠和堂”,就處處體現了儒家思想與傳統商業精神的交融。

而西洞庭山島上的敬修堂,更是有著太多的傳奇色彩。據說,它曾經是乾隆下江南時的“金屋藏嬌”地,那扇非同尋常、雕刻著12條龍的落地窗戶,似乎還在給今天的人們訴說著什麼……

“鑽天洞庭”打造的江南豪宅


在800年前的歷史上,金兵南侵,北宋滅亡,無數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從中原一路南逃。他們中的許多人流落到了太湖東、西洞庭山島,開始聚族而居,並且繁衍至今——現在,兩島上的大族,多數都是北宋貴族的後裔,而西山島上留存至今的宋代轆轤雙口井,就見證了當年祖先們的南渡歲月。

正是這些北方的移民,開啟了東、西洞庭山的繁榮時代,他們不僅帶來了滿箱錢財、珍寶,還有深厚的文化。從公元13世紀開始,東、西兩島大興土木,規模之大、建築之精,一時冠絕江南。時至今日,僅東洞庭山島的楊灣村就有二十幾處古宅,而小小東山鎮上竟集中了6座國寶級古建築。

相較東山島來說,1994年前的西洞庭山島由於交通不便,島上更多的古蹟得以完整保存。其中,古建築就有1000幢以上,經典的有宋代禹王廟;明代古店鋪、東村楠木棲賢巷、明灣村獨特的青磚斜砌扇形房;清代堂里村雕花樓、東蔡村芥舟園和春熙堂、西蔡村愛日堂和敬修堂等。

從東、西兩島古建築的修建年代來看,它們一直是連續的,從宋代開始再經元、明、清、民國四代都沒有間斷過,但高潮卻只在兩個時期——南宋和明清。南宋是因為中原移民定居;而明清則與當地誕生的一個商幫——“鑽天洞庭”關係密切。


鑽天洞庭是指明清時興起於東、西洞庭山島的商人團體“洞庭商幫”。明代的蘇州人馮夢龍曾經說過:“兩山之人善於貨殖,八方四路去為商為賈,故江湖得了個口號,叫做'鑽天洞庭'。”


鑽,是指鑽營,對於商人來說並不是一個貶義的詞語。古時徽商以經營面廣取勝,大開大闔,氣勢逼人,而心思細密的洞庭山商人則以本土盛產的棉布、茶葉、水產起家,細水長流,小生意做得穩穩噹噹。就靠著這份“鑽營”與務實,洞庭商幫在明代中葉異軍突起,成為與當時徽、晉、陝、潮(潮汕)四大商幫比肩的商人集團。到了清朝末年,洞庭商幫轉戰十里洋場,幾乎壟斷了當時上海的進口貿易,舊時上海灘的一句俚語:“徽幫人最狠,見了山上幫,還得忍一忍”就道出了洞庭商人的輝煌。

數百年裡,洞庭商幫從不是全國最有名氣的商人群體,他們在經商上不喜張揚,偏好隱貴,卻選擇另一種方式來“扎台型”(擺闊氣)——在鼎盛時期,東、西島上私家園林鱗次櫛比,一座緊挨一座,爭奇鬥艷,每座動輒耗費萬金。經歷數百年的滄桑變遷,這些老宅雖已破舊,但那一進進門樓和廳堂上精美絕倫的雕刻依然在向人們描述著當年的盛景。


宰相故居與乾隆“金屋藏嬌”地

也許是應了“商而優則仕”這句話,洞庭商幫中的王氏家族在明代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王鏊。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王鏊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解元”。次年,會試又取得第一名“會元”,而後參加殿試獲一甲第三名,一時名震天下。

王鏊在明武宗(1506—1521年在位)時官至宰相,後因不滿朝政黑暗憤而辭職,回到故鄉太湖東山陸巷村。王鏊的歸來為陸巷增添了無上榮光。王氏族人為他修建了一座氣宇不凡的居所——惠和堂,惠和堂極盡工巧,精緻富麗中又不顯浮華。王鏊很是滿意,他在此安居了14年,其間惠和堂不斷擴建,終於形成了今天佔地1萬多平米、房舍廳堂160餘間的格局。


惠和堂是古代、特別是明清時期士大夫宅第的代表,又是江南大型廳堂建築的典型,極具觀賞價值。當年圍繞惠和堂四周,王鏊的門生們還修建了許多宅院,他們在此居住侍奉老師左右。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唐伯虎,他也曾在陸巷居住並為恩師題下了“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的楹聯。

從王鏊開始一直到晚清,東洞庭山島文風昌盛,300多年間光進士、狀元就出了40多個,舉人、秀才更是不計其數。這個僅幾萬人口的小島,在科舉時代取得的輝煌讓其他地方實在有些望塵莫及,而當年的翰墨飄香無不印刻在這些傳世的園林、老宅里,供今人瞻仰。


西洞庭山島上,還有一座堪與惠和堂比肩的古建築——敬修堂。敬修堂興建於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佔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是西山島現存最大的一幢古宅。創建人徐聯習(1684-1753),字循先,號東村,是清乾隆年間知名的儒商。敬修堂前後共有六進院落,整座建築佈局緊湊,錯落有致,細節處盡顯江南的細膩溫婉與精雕細琢。

敬修堂中最著名的景觀是一扇雕了12條龍的落地長窗——眾所周知,龍是封建時代皇權的象徵,一座偏僻的民間宅院怎麼敢如此僭越,把專屬天子的圖騰用來裝飾自家的窗戶呢?一篇由敬修堂徐氏後人保留至今的碑文道出了其中的奧秘。

碑文是由乾隆朝名臣劉墉(劉羅鍋)、翁方綱聯名撰寫的,內容是紀念敬修堂女主人——殷夫人逝世的祭文,從祭文隱晦遮掩的語句中,人們了解到一個似乎只能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才能看到的傳奇故事: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時,在太湖西山島結識了一位殷姓姑娘,乾隆和她一見鍾情,不久姑娘便懷上了乾隆的骨肉。但由於她是漢人不能作為嬪妃入宮,為遮人耳目,乾隆便將她嫁入敬修堂。

再後來殷氏產下一女(實際應是公主身份),為表達歉疚之情,乾隆特派人在敬修堂殷氏母女臥房的落地長窗上,雕了12條不同形狀的龍,表示自己每個月陪伴著她們母女倆。也由於生的是女兒的緣故,如此富麗堂皇的敬修堂竟沒設一座書房。

殷氏與乾隆感情甚篤,據說後來乾隆每下江南都會到太湖中與她們母女相見,殷氏死後也很是哀榮,那篇劉、翁二人撰寫的祭文就是明證,也正是因為這篇祭文,敬修堂——“乾隆金屋藏嬌地”的傳說才流傳了下來。

@Source: 環球人文地理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