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12

Magasa:派拉蒙百年風雲@Culture






派拉蒙在好萊塢現今所有電影製片廠中要算第二老的,成立時間僅比環球晚幾個月,而且它是至今仍將總部保留在地理意義上的好萊塢的惟一一家老片廠。今年派拉蒙正好迎來第一百年誕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派拉蒙在大多數關鍵的時間節點上都站在業界的最前沿,所以將它視為美國電影產業的縮影亦不為過。

派拉蒙的創始人阿道夫·楚柯(Adolph Zukor)是來自匈牙利的猶太人,做皮毛生意白手起家,積累了進入新興的電影放映行業的原始資金。那時電影還發明未久,最早的影片都是短片,有一本或兩本長,放映時間十幾二十分鐘。歐洲人率先開始了攝製長片,而楚柯是美國電影界最早意識到故事長片威力的人,他獨具慧眼地引進了法國影片《伊麗莎白女王》,此片由舞台劇巨星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主演,在大西洋兩岸都引發了觀影狂潮。他也是最早認識到明星作用的製片人之一,所以他創立的製片廠一開始是叫名角公司(Famous Players Company),派拉蒙是後來與多家公司合併后的新名字。

憑藉一系列高超的運作,楚柯領導下的派拉蒙在一戰結束時已經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電影生產和發行企業,可是楚柯發現下游的連鎖院線對他並不買賬,他想,那何不自己來做影院?於是派拉蒙從華爾街籌集到了上千萬美元,一口氣買下300多家電影院,幾乎都是位於美國最好地段的首輪影院。楚柯在短短數年內,將派拉蒙打造成為融匯製片、發行、放映三個環節的垂直壟斷企業,好萊塢大片廠體制的雛形誕生了。其他幾家片廠,如米高梅、福克斯、華納兄弟,都是在派拉蒙的示範效應之下,才相繼跟進,也收購了不少影院。

派拉蒙對古典時期好萊塢的另一大「貢獻」,是倡導了打包發行(block booking)的策略。也就是說,片廠和影院早早簽訂合同,把來年還未生產出的影片預先打包售出,此時影院一方連片名、劇情、明星陣容等信息都還一無所知。對片廠來說,這真是旱澇保收的妙法,生產效率和利潤大大提高。不過美國司法部很快盯上了好萊塢的這種不公平買賣,為此展開了長達十多年的反壟斷調查。

反壟斷調查的結果就是1948年的派拉蒙裁決,打包發行被判為非法,並且好萊塢片廠必須剝離旗下擁有的所有影院,這深刻地改變了好萊塢未來的運作機制。本案之所以被命名為「派拉蒙案」,因為派拉蒙在八大片廠中擁有數量最多的電影院,首當其衝。

黃金時期的米高梅以旗下明星比銀河還燦爛而聞名,其實派拉蒙也並不遜色,梅·韋斯特、馬克斯兄弟、W.C.菲爾茲讓派拉蒙在30年代初組成了好萊塢最強大的喜劇明星陣容,而40年代則屬於賓·克洛斯貝,他是為派拉蒙效力最久的合約演員,《與我同行》(Going My Way)令克洛斯貝成為好萊塢二戰後數一數二的票房巨星。

和其他片廠一樣,派拉蒙在60年代中期也陷入了經營困境,年近百歲的楚柯仍然是公司的名譽主席,高層全是一幫七、八十歲的老頭子,他們如何能掌握日益年輕化的電影觀眾那多變的口味?派拉蒙被跨國財團Gulf+Western收購,集團指派年輕的製片人羅伯特·埃文斯(Robert Evans)主管製片業務。埃文斯在八年時間內,復興了派拉蒙的輝煌,無論是在票房還是獎項或評論方面,派拉蒙出品影片都是「新好萊塢」時期的一大亮點,如《愛情故事》、《教父》,堪稱是《大白鯊》、《星球大戰》之前的「票房巨片」(blockbuster),另外《羅斯瑪麗的嬰兒》和《唐人街》則對恐怖片、犯罪片類型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80年代,派拉蒙是電影市場上動作冒險類型影片的領頭羊,艾迪·墨菲(Eddie Murphy)和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的系列影片,如《比弗利山警探》和《奪寶奇兵》使公司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著商業成功。

現在的派拉蒙隸屬於傳媒大亨薩姆納·雷德斯通擁有的維亞康姆公司,成為這家綜合性傳媒娛樂集團中的一個構成部門。如果說以前的電影製片廠是雲集了各種高手匠人的手工場,那麼今天的派拉蒙,以及其他幾家共同經歷了近百年風雨存活至今的老片廠,則更像是銀行和交易市場,通過現代金融手段調動資金和資源,來玩轉這場昂貴的聲光遊戲。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