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2012

台灣電影之「台灣性」@Culture





去年,侯孝賢牽頭製作的《10+10》,以「台灣獨有」為旨,集結了20位老中青台灣導演短片,展現台灣新電影運動三十年光譜。侯孝賢雖是藝術電影的一代宗師,可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認同市場火紅是發展契機,亦憂慮市場的單向道軌跡。浮世當前,影像猶自失落,侯孝賢提出不少導演已在做的:藉助時髦的語境、方便的攝影模式,雕刻時光,雕刻人的精神。由於兩岸三地交換差異,同時全球化下出現的文化趨同現象,兩相作用,令人茫然。侯孝賢既竭力保留、推廣漸被吞噬的「台灣性」,同時認同大陸與台灣之間體制相異但血脈相通的人文關懷,並以此作為思考創作的基調。

《10+10》集合台灣新電影運動至今的多代導演,老傳統、歷史人事、青春殘酷物語、台灣族群張力、巷弄文化的延續與變調、都市孤寂、戰爭的傷痕、電影意識形態與禁忌。人文關懷貫穿其中,溫熱以外有冷調、懸疑、辛辣、超現實,擴闊了我們對台灣電影「小清新」的刻板印象。侯孝賢指《10+10》企劃紛呈,每人放下市場包袱、各自作五分鐘的夢囈,「輕省的幅度,使每個導演思考真正想要拍的東西」。

眼下時尚的台灣作品也走上了鄉土、歷史的回溯之路,哪怕有些顯得輕飄飄。台語片《海角七號》談日治愛情的遺痕,刻畫青年人拋棄的老鎮和老人;《賽德克巴萊》更是重塑依照土根而生的「真正的人」。新一代導演侯季然在《10+10》以一首《綠島小夜曲》總括50年的台灣時間,鄭有傑從兩岸意識形態的歷史思考今日的創作處境。即使改編自網路小說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是彰化少年的成長心事。侯導朗聲笑道,「都不是一個夢嗎?都想往國際影展殿堂里走。我當年的得獎片《童年往事》,也不過拍我的鄉土。」然而,在侯導看來,「時代不一樣,但那情感一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不就等於我的《童年往事》?我比較擔心的反而是,在網路世代,他們觀賞影像的本質能力減弱了。所以導演不會在影像技術層面堅持,拍出來的質感比較接近電視或者網上小熒幕的內容。」

侯孝賢早晚會拍出當代中國社會的電影?侯孝賢道,他感興趣的是一胎政策下的獨生子女時代。「朱天文回南京老家,碰到一個女孩。女孩放假期間失蹤了,她想征服一條路,好像是希望能流浪到拉薩。但她根本無法做到,路上閃著狼的眼睛。最後女孩的家人終於找到她。那時,家人都瘋了,因為女孩是她父母、祖父母五人間的交聚點,不可閃失。整個家庭結構就浮現。可能我在中國大陸遇到誰,突然感覺就從他開始拍起吧,可我暫時還未遇到這樣的人。」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