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2010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之城@Lifestyle
儘管「沒錢買車只能騎自行車」的觀念逐漸被年輕人摒棄,自行車出行開始被視為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但北京城對想要好好享受自行車的人來說,還未能提供一個理想的場所。這一點,作為自行車發明者德國人的鄰居,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經驗和成就,為北京提供了很多可借鑒的理念。
很多人並不清楚,阿姆斯特丹被稱作「世界第一大自行車城市」意味著什麼(儘管與哥本哈根誰該排第一的爭論由來已久)。這個人口約為750000的城市裡,自行車占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38%(截至2008年);有50%(大於12歲)的居民每日騎自行車出行;75%(大於12歲)的居民至少擁有一輛自行車。每一天,阿姆斯特丹人用車輪記錄的軌跡,就達到200萬公里。
能達到這個比例,並不容易。儘管中國被稱作「自行車的王國」,北京的自行車數量更是超過1000萬,但這多半是基於我們巨大的人口基數而得出。若細心研究起自行車的文化和城市與居民對自行車的態度,荷蘭人的自行車故事頗耐人尋味。
在阿姆斯特丹的歷史博物館裡,那些專門為自行車設立的圖片和實物展區為我們提供了些許參考。「我們的女王(貝雅特裡克斯,荷蘭第三任女王)在年輕的時候就經常騎著自行車和祖母(威廉敏娜,荷蘭第一任女王)出現在公眾場合。」歷史博物館的館長W.Paul Spies先生介紹。「在荷蘭,騎自行車並不只是平民百姓的事,皇室成員自古就有騎車出遊的習慣。」如今在阿姆斯特丹,騎自行車出行的人絕大部分是年齡在25到55歲之間,受過良好教育且收入頗高的人群。「只要天氣不是很糟糕,我也是每天騎自行車上班的。」館長笑著說。
讓自行車文化得以如此傳承,除了因為荷蘭年溫差不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及頗為平坦的市區地形,來自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荷蘭人對自行車的獨有情感也是不可忽視的。這一點,是北京頗為值得借鑒的地方。畢竟,若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城市交通環境,每一位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應該作為其中身體力行的一分子。除卻天氣和地形等客觀因素,北京本身的道路交通秩序和不夠完善的自行車基礎設施以及相關法規,使得很多時候,騎自行車變成了有苦難言,處處受氣,痛並快樂著的經歷。
而在荷蘭,打造「自行車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市政交通局的城市規劃重點。其最終目的是「保持城市可持續發展,讓城市更健康,更適合居住」,從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以及道路安全性。事實上,這些方面荷蘭政府做得都很出色。
作為不斷完善中的城區自行車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的阿姆斯特丹已經擁有遍佈整個城區的自行車車道網路;專門為自行車設計的道路交通標記和自行車紅綠燈;專供自行車使用的地鐵車廂;正在修建中的全球最長自行車大橋;免費渡船載車服務(從城南到北區的首要穿行方式);各大公交車站、居民區、商場、火車站、學校、運河岸兩邊甚至是各種大型活動中設立的自行車停車場以及移動停車場。而每一個荷蘭人,要麼是在自己6到12歲期間在小學裡就學習並通過了自行車考試,要麼便是在父母的帶領下學會了學校裡的東西。
事實上,對於北京來說,自行車自古就是個外來貨。1868年,第一輛極其簡易的自行車從歐洲被運到京城,從此,這種用兩個輪子行走,靠車架和把手進行固定和操控的代步工具,開始進入中國人的生活。那之後,自行車經歷了從民國時期的「紅馬」、「白馬」牌組裝車到建國後的「永久」、「飛鴿」首批國產車,如今我們已經將德國人發明的機械組裝技巧運用得極為嫻熟,造出高質量的車子早已不是難事兒。而作為自行車文化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自行車租賃店近幾年也開始逐步湧現於北京的大街小巷。在這一塊,荷蘭人早已經將生意當作事業來做了。
配有鮮紅色「MacBike」標記的自行車在阿姆斯特丹隨處可見,「如果看到一排人騎著MacBike在馬路上,就知道是遊客來了!」致力於推廣自行車可持續發展的Velo Mondial組織總負責人Pascal J.W.van den Noort打趣地說。MacBike擁有多家連鎖店,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遊客到達阿姆斯特丹後首選的自行車租賃店,其甚至還開發了子品牌(針對本地人租車服務)。
創始人Jos Louwman回憶說:「開這樣一家店是我二十幾歲時就有的念頭了。」而對於天天騎車出門,想要自己的自行車更個性化的荷蘭人,會去光顧特色自行車工廠。在那裡按照自己的需要,定製帶超大車筐的、可載多人的、可倒騎拉東西的、甚至是刻上自己與愛人名字的自行車。只要想得到的創意,都可以在荷蘭人的手裡變成自行車新花樣。
從兩個城市的自行車軌跡可以看出,阿姆斯特丹細心地維護著來之不易的環保成果,而北京的自行車發展則還在各種艱難險阻中緩慢的行進。
阿姆斯特丹 to 北京:3條妙計
玩創意:一種叫Vanmoof的自行車出自幾位年輕荷蘭設計師之手,造型有如「自行車中的MacBook」。雖價格不菲,卻已經在facebook上擁有全球各地眾多粉絲。有趣的是,其最原始的設計理念是為了「造出一輛不那麼容易被偷走的自行車。」
防盜賊:哪裡的車多,哪裡被偷的車就多。為了防範偷車賊,阿姆斯特丹會為許多自行車配上獨一無二的條碼,輸入網路,進行追蹤。儘管如此,很多時候盜賊的手法還是更勝一籌。
再處理:作為最大的自行車回收地,位於阿姆斯特丹城郊的Fietspunt將運往這裡的自行車進行分類編碼,通過來源、損壞程度等進行物歸原主、進入二手市場、運往國外以及零件拆分等不同處置。且其高度科技化和機械化使得回收處理效率大大增加。
Labels:
Lifestyle / 生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