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2010

建築師看世博:一場未來建築的博覽會@Arch

世博會荷蘭館
世博會英國館
世博會丹麥館

導語:幾乎每一屆的世博會都會成為一場世界新建築的盛會,參與其中的不論是臨時展館還是永久性建築都會成為每個參展國建築界的大事。日前,為了從建築藝術的角度記錄下本次世博會,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推出了《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會建築》一書,並在世博的名義下,彙聚70多位國內知名的建築師和學者舉行了“城市建築與城市生活論壇”,給這幾個耳熟能詳的關鍵字——城市、建築、生活以建築學意義上的評述。
  中國館歐洲展館
  仍是焦點
  和普通人一樣,除了參與世博會場館建設的建築師,不少與會建築師也只是走馬觀花地在世博園中走上了一兩遭,每個人觀察的角度不同,喜歡的建築也不同,南京大學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張雷表示:“我覺得永久性建築和臨時性建築還是非常不同的。前者,可能因為承擔了比較重的責任,所以呈現出濃墨重彩;而後者則更多是一種輕描淡寫。”他分別用用“輕浮”、“輕狂”和“輕盈”來形容英國館、荷蘭館和芬蘭館,雖然形容此中多用“貶義”,但張雷卻坦承自己更偏愛這種舉重若輕的做法。
  在建築領域一直把握話語權的歐洲的場館依然是與會建築師提及次數最多的場館。山水秀建築事務所的設計總監祝曉鋒舉了丹麥館、英國館和荷蘭館三個不同例子:“英國館,它呈現了一種新的紀念性。第二個,我很喜歡丹麥館,可以說從我們固有意義的結構和空間的糅合上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結構非常的牛,只有一個電梯筒,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另外一個荷蘭館,我覺得是觀念上的一個突破。以往大家認為館就是一個房子,要進到房子裡面去看東西,但荷蘭館徹底突破這點,它是徹底開放的,你在坡道上走的時候可以看到其他的國家館,這體現了他們的野性和開放性。

  在所有的歐洲館中,英國館是最令與會建築師矚目的一個展館,英國館的中國合作設計師顧英介紹,英國原創建築師湯瑪斯-赫斯維克背景龐雜,學過工業設計和美術設計,所以他的作品和一般的建築師不同,更像是某種雕塑,而且設計手法也更加純粹。但這種雕塑型也受到一些建築師的質疑,何鏡堂院士就表示這種雕塑感可能會對年輕建築師造成錯誤的引領。而另一方面,也有嘉賓對中國館的細節提出了一些質疑,在中國館的設計中,通風孔每一面都有31個洞代表31個城市,凸成寫有“東、南、西、北”四個漢字的方形印章樣式,其實裡面是空的,用來通風。有建築師表示,這個構建在傳統的斗拱中其實有著十分重要的結構意義,通風的作用破壞了這點,這似乎也體現出對中國館的格外細緻的關注。
  關於未來建築的另一種想像
  世博會建築綠色和環保的理念也是論壇的焦點。臨時場館被拆除後何去何從引發了建築師的討論。對此,來自德國GMP建築事務所的吳蔚舉了漢諾威世博會瑞典館的例子:“當時瑞士館的材料是一根根的原木,世博會結束之後,木頭可以運回去做傢俱,所有材料都可以重複利用。這屆世博會,我感覺大部分場館就是想6個月後就可以拆了,是不可重複使用的,也許從視覺上講是一場盛宴,但是從整個地球的發展來看,是一種開倒車的行為。”
  更有些建築師給出了對世博會的不一樣的想像。建築師齊欣表示,如果世博會的建築不是在一個園區裡,而是散落在上海的各個角落,真正成為上海城市高速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許臨時和永久就將並存。實際上,庫哈斯在為世博作前期的研究時曾提出過一個大膽的概念,“他認為我們可以為上海此時此刻的城市化發展地圖繪製一個邊界,然後沿著這個邊界建造一條環路地鐵,把世博的各個展館放在這個環線之上,人們可以一站一站地去看世博。”當然,這種想像非常瘋狂,但它將有利於疏散市中心的人流,並將永遠地在這個城市中刻下2010的城市發展脈絡。或許,在世博會之後,我們更需要的是思維上的突破,而非單體建築上的華彩。
  專訪多相工作室陳龍:
  感性形態從理性出發
  此次論壇上,年輕的建築事務所登上世博會的舞臺成為建築師們談論的焦點之一,其中多相工作室的作品萬科企業館得到了頗高評價。讓建築師們更興奮的是,世博會作為一個頂尖的世界級建築盛會也給年輕建築師提供了一個舞臺。
  早報:談談你們這次做的萬科企業館,它的形態很有趣,怎麼想到做成七個獨立的筒狀結構?
  陳龍:這是一個小型的招標,命題是全球變暖,也就是低碳。我們也是從這個概念出發來做的。此前我們就對麥秸稈這種材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中國處理麥秸稈的方法多是在農田裡面焚燒,其實在麥秸稈中固化了很多二氧化碳,焚化的同時,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氣裡,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把多層的麥秸稈壓扁,然後穿上鋼筋,之所以用筒狀結構其實也是因為這種材料整體硬性強,截面作成筒狀更合適。
  早報:所以說是一個特別理性的設計過程?
  陳龍:是的,雖然最後呈現出來的空間很感性,但實際上我們是從材料出發來做的,思維上很理性。最後,因為這種結構需要大量試驗,而且也沒有現成的標準,所以沒有用麥秸稈來做結構,但建築的形態被保留了。
  早報:你怎麼看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建築形式?
  陳龍:現在建築做形態的特別多,這其實是從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塑一路沿襲下來的西方造型藝術,講究實體在陽光下的光影和造型。但我們關注的卻不是形式,我們的作品大多是一些非常樸素的幾何體,比如原型,還有很多的方塊。
  早報:回到世博會,你最喜歡哪個館?
  陳龍:英國館。它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展品。而且它的工藝是產品設計的工藝,更精緻,它的構件都是獨立在工廠中完成然後組裝的。我覺得這個建築和我們的設計有共鳴的地方,實體和空間之間不是二元對立的,其實有很多中間狀態,這也往往是我們的設計靈感。
@Source from: 2010年05月31日
東方早報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