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 I.M.PEI
「十點全紀錄」隆重推出建築紀錄片 文╱林珊珊
「十點全紀錄」每週四~週五22:00播出
被譽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I.M. PEI),除了圓框眼鏡、永遠的笑容可掬,座落在全球各大都市的代表性建築物,更是他獨一無二的招牌,代表作包括巴黎羅浮宮的金字塔入口、香港中環中銀大廈、日本美秀美術館、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盧森堡當代美術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甘迺迪紀念圖書館、達拉斯市政廳和音樂廳……。
畢生致力於建築工程的貝聿銘,在90歲的高齡仍熱衷於建築設計。2006年,蘇州博物館新館竣工,2008年,位於卡達、歷時8年的世紀工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完美落成,貝聿銘的建築生涯在屢創巔峰之際畫下完美的句點。7月份的「十點全紀錄」將推出兩部建築藝術大師貝聿銘的紀錄片。
貝聿銘打造現代蘇州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出生中國蘇州,在上海、香港等地長大,旅居美國長達70餘年。然而終其一生,故鄉蘇州的園林建築概念,始終影響他的一生。貝聿銘選擇在遲暮之年返回故鄉,將告別建築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獻給了他的家鄉——蘇州。
貝聿銘如何在充斥著明清時代舊建築的古城蘇州,用他擅長的混凝土、石材,建造一座融合中國園林、山水畫概念,具現代風格、卻不會和周遭景觀格格不入的現代博物館?美國公視PBS製播的紀錄片《貝聿銘打造現代蘇州》(I.M.PEI: Building China Modern),將跟隨貝聿銘重回故土,紀錄蘇州博物館新館從設計、動土到完工的過程。
貝聿銘自己形容,建造蘇州博物館是一項他無法拒絕的使命,而整個過程就如同在寫他的傳記,也是他心中對中國、對家鄉的記憶與情感的投射。他更把蘇州博物館比喻為他「最親愛的小女兒」,足見這項建築工程對貝聿銘的意義格外重大。
貝聿銘的光影傳奇──伊斯蘭博物館
在紀錄片《貝聿銘的光影傳奇─ ─伊斯蘭博物館》(Learning From Light: The Vision of I.M.PEI)中貝聿銘曾坦言,對出生於中國、旅居美國多年的他而言,世界上最陌生的地方非伊斯蘭世界莫屬。然而畢生不斷學習、追求突破的他,卻在晚年毅然接下了在中東城市打造伊斯蘭博物館的挑戰。
杜哈的卡達是近年因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而崛起的新興城市。然而在高樓大廈、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聳立的水泥森林中,如何建造一座能夠表現伊斯蘭傳統和文化精髓的建築,成了貝聿銘這項建築工程的最大課題。從讀穆罕默德的傳記開始,貝聿銘花了半年時間研讀伊斯蘭文化後開始著手設計。他在設計中大量運用他擅長的幾何圖形,並融合伊斯蘭文化的元素,配合太陽光影折射變化,讓這座氣宇非凡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成為波斯灣岸最美麗的風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