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13

日本「弱建築」大師 隈研吾 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Arch

作者:楊瑪利、高宜凡

初冬午後的東北角,沿著小路來到一處可眺望海景的山坡地,爬上位於山頂的涼亭,清澈的海風與迷濛的雲霧瀰漫在空氣中,如果能在這裡泡壺茶、下盤棋,可謂人生樂事。

     不過,在這片彷彿人間仙境的山上,卻有數十位年輕粉絲,簇擁著一位中年男子,爭著要簽名、合照。而且,這些粉絲可都是擁有高學歷的建築系碩博生,甚至是領有執照的開業建築師。
     除了年初來台造成轟動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還有誰有如此大的魅力?
     答案就是首度來台創作的另一位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Kuma Kengo)

     過去未曾在台發表作品的隈研吾,這次特地應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及捷年開發資產管理公司之邀,前來參加台灣第一次的國際集體建築創作——「澳底大地建築國際計畫」,他也是該計畫邀請的十位海外建築師裡,在東方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一位。
     沒有一般大師人物的高不可攀與嚴肅感,穿著簡潔黑西裝與白襯衫的隈研吾,前一晚熬夜到凌晨才完成模型,匆忙搭機來台,但一到基地,他還是生龍活虎地到處摸索,迫不急待地想與這片土地展開對話,好奇又興奮的樣子,就像個剛拿到新玩具的小孩般。
     現 年53歲的隈研吾,知名作品包括位於東京中城的「三多利美術館」、那須蘆野的「石之美術館」、大阪的「福岡空中廣場」等,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 AIJ獎、美國AIA、義大利International Stone Architecture、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等國際大獎,是日本建築界頗受期待的中生代明星。

     劉育東預測,「他,極可能是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之後,下一位日本的國際級建築大師!」
     和他給人的溫和與內斂感一樣,隈研吾的建築風格散發出濃濃的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弱建築」「隈研吾流」。他不愛用張牙舞爪的鋼筋、水泥等剛硬建材,反而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提高建築的可親近性與人文關懷。
     「他 是個很有思考能力的建築師!」在隈研吾來台期間充當地陪並協助翻譯、曾在日本攻讀建築博士學位、一待12年的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觀察,隈研吾的 作品其實不斷在進化,從早期的後現代主義一路轉化為近年的和風路線,轉型代表作便是2000年的「碼頭町廣重美術館」,讓他在國際舞台上一戰成名。

 「他對自然採取一種比較柔軟的態度,不是用建築把空間包起來,而是把很多材料給『粒子化』了,讓人看不出原有的材料樣貌,」蘇睿弼讚歎道。

     這位來自日本的「弱建築」大師,有哪些獨特的創作理念與建築思惟?以下是《遠見》與這位建築大師的對談精華: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今天到建地實際看過後,對於這次的設計案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隈研吾答(以下簡稱答):今天正好天氣很好,實際到基地以後,覺得比當初在看照片的感覺更棒。附近不但看得到海、也有山有水,視野很棒。
     這次實地看過後,發覺和當初看照片的印象有些不同,所以希望把帶來的模型再做些修正。

問:為什麼會想來參加這次的澳底集體創作計畫?
     答:因為我在台灣一直沒有什麼作品,也沒跟台灣廠商合作過。但台灣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國家,加上自己很喜歡這塊基地,一起合作的成員也很棒,所以覺得這會是個很好的開始。

問:為什麼會喜歡台灣?
     答:除了氣候、風土與人情之外,當然啦,最重要的是,這裡的食物也很好吃(笑)。

問:這次的集體創作主題是「Next Gene」(下代基因),你對這個主題有什麼樣的想像,覺得下個世代的生活該如何用建築來表現?
     答:20世紀的建築,用了大量的鋼筋、水泥、鐵、玻璃等素材,是一種很強烈的建築,也要求必須在很快的時間內完成。
      但我認為,21世紀的建築,應該是更人文、更為人著想的。首先是材料方面,過去大家習慣用比較硬的材料,但現在會開始挑選以人為本、比較接近自然的建材來做。
     另外一個不同,就是要讓建築和自然、景觀、庭園等,有更多的融合。這將是21世紀建築很重要的兩個特色。

新世代建築,重人文 親土地
問:對你而言,一棟好的建築必須有哪些條件?好的建築,對居民、群眾、甚至是社會美學,又會有什麼影響?


答:跟土地做結合,是好建築最不可或缺的條件。像我欣賞的美國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他的作品就有「從土地上長出來」的感覺。
問:到目前為止,你個人最滿意的三件作品是什麼?

     答:第一個是「碼頭町廣重美術館」(2000年),因為我用了很多當地的杉樹來當素材。
     第二個是「長城腳下的公社」中的「竹屋」(2002年),因為竹子不僅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元素,在日本也是,讓我從中發覺兩個國家對竹的文化跟認同,有相似的感覺,因此做出這樣的產品也很令人喜歡。
     第三個則是「水∕玻璃」(1995年)。我很喜歡水這個元素,透過水,可以讓我感覺到生命。而從這棟建築不但看得到海,裡頭也有水在流動,讓原本死掉的建築,透過水,彷彿活了過來。

問:你一直強調,21世紀的建築必須是人文的、要和土地結合,這是你一貫的創作風格,還是最新的想法?
     答:大約是1993年吧!我到日本鄉下工作了一陣子,讓我深刻體驗到環境和自然的美,也慢慢體認到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必須考慮將這個條件用到建築裡。

弱建築,強調人與自然調合
問:日本文化對你的作品風格,有什麼影響?
     答:我覺得文化的範疇其實很寬廣,在日本,你也很難一言以蔽之,什麼是所謂的日本文化?會隨著每個地方和區域而改變。像我每到不同的地方,都會受到影響,進而轉化到我的作品上,而且不只是日本,包括中國文化,也給了我很多影響。
     總結來說,我想,日本文化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那種講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的精神。其實不只是日本,整個東方國家,大概都有這樣的思惟:「大自然不是敵人;而是我們的伙伴。」

問:你覺得你的作品,又受到傳統日本建築的哪些影響?
     答:我的作品的確是有受到日本傳統建築的影響,但並不在於外形,而在於一些思想的層面。
     譬如說,你設計一座建築時,並不只有設計它的外在,也要設計它的光線、包括如何運用材料等,而在日本的古建築裡,就是強調這樣的功夫。

所以,我是去取古建築的某些思想元素,放在我自己的建築作品裡。
問:很多人形容你的風格是「弱建築」「柔建築」,你對這樣的評語有什麼感覺?
     答:所謂的弱建築,我自己的定義是,絕不是只是外型好看、照片看起來很漂亮的建築而已,而是建築本身和人身體的關係!處在這個空間裡,會讓人覺得很舒服,甚至還有一些治療、治癒的撫慰效果,我認為這個特質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建築師,手工細 實戰多
問:現在日本的建築師,在世界舞台上影響力很大,為什麼日本社會可以培育出這麼多優秀建築師?
     答: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日本文化中有種思想:「注重人和環境之間的調和。」而且國際上都已經普遍接受這種思惟,所以日本建築師才能得到這麼多的認同。
     在歐美地區,如果要請建築師來幫你蓋房子,可能只有有錢人才辦得到。
     但在日本有個特色,日本一般人的住家就常會請年輕建築師來幫忙設計,也許並不貴、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案子,但相對之下,日本的年輕建築師就有很多機會幫人家蓋房子,有機會去多接觸,我覺得這是日本建築師比較幸運的地方。
      不過,我覺得日本的大學建築教育並沒有很好(笑),而是等出了社會開始工作後,年輕人有機會去接觸小案子,加上日本的建築類雜誌非常豐富,時常會去介紹新作品,彼此就有連成一氣的效應,讓好的建築師不斷有機會冒出頭。

問:除了業主跟出版社的幫忙,還有別的因素嗎?
     答: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建設業者跟營造公司,做東西的手工都很細。現在我在全世界都有案子在做,但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日本的手工做得更細膩。
     如果案子很貴的話,全世界都可以做得很好、很細心。但在日本,就算沒多少預算,這些業者還是會幫你做得很好。這點是日本非常好的優勢,這讓年輕建築師即使沒什麼錢,還是可以做出非常好的作品來。

問:那你這次來台灣,會擔心施工品質比不上日本呢?
     答:這個,其實是有點擔心耶!(大笑)

不過我想也不必太擔心,因為溝通非常重要。不論到哪裡去工作,我都會到現場去和技術人員做很多的溝通,大家經過不停的討論,就知道怎麼樣可以做得更順利、更好。
     包括長城的「竹屋」那一次,也是經過一再的溝通,找出符合當地的工作方式之後,才有很好的合作成果。

新趨勢,在地化+橫向整合
問:你還記得自己第一個在雜誌上被登出的作品,是在什麼時候嗎?
     答:如果是指被登載在雜誌上的建築作品,那大概是1986年、我32歲的時候吧!
     可是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在幫建築雜誌寫評論了,所以我大概22歲的時候,就有文字作品在雜誌上登載了。
     後來有一次,安藤忠雄先生告訴我,他曾經在雜誌上看到我的文章,他說:「喂,你寫的文章很有趣耶!」

問:你從事建築已有20年~30年的時間了,覺得建築在現在這個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答:在20世紀後期,建築曾經跟「環境破壞」劃上等號,給人的印象很不好。但現在這個看法慢慢在改觀了,大家開始能接受,建築也可以顧慮到環境、甚至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變化。

問:那麼現在建築師的使命是什麼?身為建築師,你追求的又是什麼?
     答:過去我們看到的,都是「工業式」的建築,講究便宜與快速完工。
     但我希望以後會是「農業式」的建築,必須要符合當地的風土特色,把全部融合在一起,蓋出這片土地上才會有的建築,這才是真正為了人而蓋的建築。而這樣子的建築,對社會也有提攜的作用。

問:你覺得未來的建築發展,會有哪幾個趨勢?
     答:首先,是一種非常符合、貼近當地環境的建築。
     在20世紀,大家講的都是全球化,所以連建築走的也是全球化風潮。但在下一個世代,建築應該要符合每個地區、每個環境的特色。另外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過去的建築手法比較是縱向的,而非橫向,建築師就是建築師、家具商就是家具商、景觀設計就是景觀設計,每個部分都由不同的人去做。
     但今後的建築,會依附在一個很大的題目下,就是所謂的「環境」。一個建築師不僅要蓋房子,可能也會去設計家具、考慮景觀設計,這種橫向的聯合,也會是一個未來趨勢。
     以我自己為例,像我就有幫義大利的廠商設計家具,幫施華洛世奇(SWAROVSKI)設計水晶吊飾、以及幫其他廠商設計筷子等產品。

建築靈感,來自人的溝通
問:這200多年來,全世界的建築潮流一直是受西方所主導的。身為一個東方建築師,你會覺得自己必須和西方的美學思惟去對抗嗎?
     答:事實上,從全球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方成為一個領導者的角色,時間其實很短。
     比方說,過去中國的清朝,文化水平也很高,或者是更早以前的成吉思汗,他才真的是世界的霸主。
     所以我們不用太在意,東洋的時代終究會來臨的。

問:在創作的過程中,你都怎麼培養、豐富自己的創造力?
     答:其實這些創意和想法,都不是憑空自己想出來的,而是要多跟外界接觸、多和人對話的。你每和一個新的人見面,就會有一些新的想法跟啟發。
     和人的對話是很重要的,像這次來台灣,見到這麼多好設計師,大家在對話與競爭的過程裡,就會激盪出一些動力。

問:建築很吸引時下的年輕人,也已經變成很重要的藝術美學之一。對於今後要跨入這一行的年輕人,你可以給些建議嗎?
     答:當我還是個建築系學生的時候,就看了很多有名的建築,而且和一樣念建築的朋友一起去看,但因為彼此常有不同的觀感,所以大家時常會吵架。但是,藉由這些吵架和辯論的過程,大家都進步地很快。

所以,我鼓勵台灣建築系的學生們,大家要多走出去,和朋友一起去看、去討論、甚至去吵架也沒關係。相信這樣子會進步地很快,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成長過來的。
問:最後請教你,建築師到底是個怎樣的工作?
     答:事實上,建築有一個很重要的本質,就是需要不斷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因為,一個建築師就算自己擁有再多想法與創意也沒有用,他還需要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來幫忙,從建設公司、現場的工人、到每一個細小環節,如果溝通不好的話,是沒辦法完成一件好作品的。
     而這點,就是建築師跟藝術家兩者最大的不同。一個藝術家,可以一個人完成一件好作品,可是建築師卻不行。
     因此對建築來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便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

     【隈研吾小檔案】
     1954年生
     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
     1990年創立隈研吾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包括私人住宅、商業建設、文化設施到都市設計等多面向。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