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13

日本茶道對禪的活用@Culture

在茶道中,即使是行走也有嚴格的規矩。有人說,日本茶道是從規範逐步到心靈內部的

日本的茶種從中國而來,經過精心培植制出的茶葉已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就一般概念上的人來說,它是有相、有肉、有精神活動的。但在禪來看,這種有相的人不是真實的人。否定這有相的人,脫卻了一切有形束縛的無相的人才是 真實的人。真實的人也被稱作無相的人,自覺了的無相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即脫離了一切形狀的自己、否定了一切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但這個真實的自己又不 是什麼自己以外的別的東西,自覺了的自己仍是原型的自己,不過是成為一個自由了的自己。這個自由了的自己甚至獲得了生死的自由,毋寧說是拋棄了生死之有形 的束縛。生死對於有相的人是成立的,而對於無相的人是不成立的,從一個有相的人變成一個無相的人,即是禪修煉身心的目的。禪提出“佛祖共殺”,這在佛教裡 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這裡的“佛”指釋迦,“祖”指達摩,禪認為佛只是一種了悟的境地,是無形的。無形的才是真正的佛,而有形的便是虛偽的佛。寺院裡的銅製 佛像、佛畫上的佛的肖像都是假的。真正的佛不在人體之外,而在人自己本身之中。這種“殺祖殺佛,殺盡初安”的思想,可稱為絕對無的世界觀。 

禪主張“向心求佛,自我究明”。這在禪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佛不是別的,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了悟即所謂人體中被隱藏著的佛的覺醒。其覺醒是無形的,又稱無相的覺醒。這種無相的覺醒向外是求不到的,只能靠內省的修煉。 

禪 的絕對否定的結果不在於將來,而在於現在。寄託於未來的否定不是絕對的否定。這樣一來,關於自我否定的“了悟”從空間上來說即自己,從時間上來說即現在。 所以禪宗重視眼前的日常生活,認為食住行臥都是身心的修煉,又都是佛的體驗。由此,在禪宗裡產生了以寺院生活為對象的清規。而茶道將禪宗的清規擴大化,更 進一步強調了禪的思想。說禪宗與茶道同屬禪的兩種表現形式,其中重要的理由就在於此。 

那麼再仔細分析一下“了悟”的境界。了悟並非是抓 住、得到了某個對象,而是將主觀上的自己、客觀上的周圍世界同時否定。即“能所皆忘”。 “能”指主觀,“所”指客觀。通過否定又產生了“能所不分,能所合一”的現象。能所之間的差別被否定,能也是所,所也是能。這種“能所皆忘”的境界被稱為 “三昧”。所謂三昧,即某種事物成為一體,進入無我的狀態。比如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融於旋律之中,從廣義上來說這也是“了悟”的一種表 現,在禪宗以外的佛教各宗裡,提倡大量地讀經念佛,力圖通過這種行為將自己化入佛經之中,以體驗佛陀的境界,在讀經念佛中獲得“三昧”。 

鋼 琴家式的“了悟”只能是瞬間的,只限於彈琴的場合。一般佛教中的“了悟”是有形的,是受三十二相八十種佛頂相的局限的。而禪的“了悟”是無相的。觀花為 花,撫木為木,花外無我,我外無木。茶道也一樣,主張拿起茶碗便與茶碗成為一體,拿起茶刷便與茶刷成為一體,不允許手拿茶碗心想茶刷。點茶時要隨著程序的 進展與每一事物合為一體,總的來說與茶形成一體,而絕對不允許有點茶給客人看的雜念、禪的“了悟”是無形的,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的。因為語言文字本身 是對某種有形物的描述。 “了悟”的境界是一種語言成立之前的現象,是“言詮不及底”,“非思量底”。

那麼,茶道 與禪是怎樣內在地聯繫在一起的?這裡引用久松真一先生一段精闢的論述:“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作為一種 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我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後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 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未滲透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 道又是一種根源性的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 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的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 

如 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為開山、紹鷗為先導、千利休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這在茶道史上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在那以前的飲茶文化帶有賭博的 性質,會場上設有山珍海味,人們大吃大喝,酩酊大醉,會場上還展示各式各樣珍奇寶物,可說是一種豪華的文化,在這種飲茶文化里,沒有絲毫的宗教、倫理色彩。 

在飲茶文化上掀起一場大革命的是珠光、紹鷗、利休等人。由他們改革過的茶道,具有宗教式、倫理式的身心修煉的性質。因此,茶道的文化 形式是非常嚴肅的。茶室便是修煉人格的道場,進入茶室後要處處留意。主人與客人都是以修道為目的而走到一起的。所以,主人客人都要小心謹慎地行事。 

珠 光、紹鷗、利休對茶道的改革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對於禪宗的宗教改革.它將禪從閉塞的禪寺裡解放了出來,安落在露地草庵中,​​將禪僧從坐禪三昧的生活 中解脫出來,化作在家的茶人,創造了寺院、禪僧所不能創造的禪文化。茶道作為新的禪的表現形式,綜合了日常生活的一切形式。茶道與一般藝術形式不同,例如 繪畫、戲劇、舞蹈,它們只包含生活的某一部分,而不能籠括整個生活。而茶道卻是一個完整的生活體系。 

茶道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為“無的宗 教”。它從“有”的不安感中解放出來、建立了“本來無一物”的絕對否定的世界。 “無一物”似乎給人一種消極、蕭條的感覺,其實“無一物中無盡藏”,其中包蘊著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創造性。自由自在的創造性只有在否定了的、絕對無的主 體上才能實現。這樣一來,“無一物”並非消極之物,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了。 


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極意是對高貴、財富、權力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不持一物”被視為一種高尚的事物,與此相比,茶人的內在修養才是最重要的。草庵茶人的三個條件為:(1)境界;(2)創造;(3)眼力。 “不持一物”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沒有一件像樣的茶道具,但是從廣義上來講是指一種否定了一切的、禪的境界,一種“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即使持有許多珍貴茶道 具的茶人,也可以具有“不持一物”之心。
“本來無一物”的主體是茶道藝術創作的源泉。在茶道的具體文化形式中,有許多規則、法式。但對於一個真正超脫了的茶人來說,這些規則、法式從一種“約束” 轉化為一種“創造”形式。千利休在《南方錄》中指出:“茶道之秘事在於——打碎了山水、草木、草庵、主客、諸具、法則、規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心的 一片白露地。”這裡的白露地與“本來無一物”的境界為同一語。對於千利休來說,法則並非在人的主體之外,它是由主體的創造而表現的一種事物。主體不是法則 的隨從,而是法則的創造者。自由自在地進行創作,其創作,以及其創作的結果自然而然地就表現為規矩、法則一類的東西。無理之事非真事,無事之理非真理,理 與事合為一體才是草庵茶的本性。
“心中一則”是茶道思想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學習茶道時有千則萬則需要記熟、需要操演,但茶道修行的本意在於錘煉“心中一則”。當茶人們通過多年的修行、 徹底領悟茶道的本意之後,就會忘掉千則萬則,而只用“心中一則”來創造多種多樣的茶道文化形式。千利休說:須知茶道無非是燒水點茶。這與禪宗的“逢茶喫 茶,逢飯吃飯”、“飢來即吃飯,困來即打眠”的境界是同樣的。 《臨濟錄》中也講道:“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當有人詢問千利休關於冬夏點茶的秘訣時,千利休說道:
夏日求其涼,
冬日求其暖。
茶要合於口,
炭要利於燃。
歸結為一點,那就是脫卻一切個別的、他律的、世俗的成見,直入“無一物”之境界,隨時隨地自由自在地應付一切外來的事物,在“無事、無心、無作”之中又顯現出無窮的活力、無限的創造力。禪宗與茶道為禪的兩種表現形式。禪宗為正統的寺院禪風,茶道為庶民式的居士禪風。
在這裡必須引用久松真一先生的這樣一段論述:
草 庵茶以禪為根本,對當時的茶道做出了根本性的變革,創造了草庵式的倫理,草庵式的禮儀做法,草庵式的藝術。建成了一整套貫穿於整個日常生活領域的綜合的有 特色的文化體系。將佛法體現於茶湯之中,創造出了無形的、有形的許多文化形式,留下了歐美文化所沒有的日本獨特的文化遺產。站在禪的角度可以這樣說,禪進 入了茶的世界,成為草庵茶的主體,由此使禪脫卻禪僧與禪院等傳統的製約,代替禪僧的是徹底拋棄了僧俗、貴賤、貧富之別的新型的草庵茶人。代替禪院的是適於 新禪者居住的茶庭茶室。代替禪院清規及其日用什物的是新的禪式生活,茶道的禮法、茶道具。茶道的成立是禪的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禪的活用。

茶 道是一種新型的宗教,禪的宗教。從它一成立時起就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千利休的時代,當時日本國最有權力的人物——豐臣秀吉,以及各地的大名、武士紛 紛不顧身份的高低貴賤,官家捨掉官位,富者拋棄錢財,執著地投靠千利休,敬仰千利休的茶風——新型的宗教。人們紛紛湧進露地草庵,拂卻心頭塵埃,洗盡心頭 迷惑,一心一意點茶參悟。可以說草庵茶風靡整個日本。各地茶室林立,茶人輩出,人們爭先恐後搶購名茶具,一隻名茶碗甚至價值連城。人人點茶,家家有茶事, 通宵達旦,起早摸黑,其求道之心不可收。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 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茶道被公認為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在日本學術界,當解釋日本茶道的思想時經常使用下面三個概念。 (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無”,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 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派生出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 式,如茶室建築、點茶、道具、茶點心等。反過來說,茶道藝術中的所有現像都可以歸納進“和敬清寂”這四個理念裡,這四個理念又可歸結到主體的“無”之中。 

在表面上,“和敬清寂”似乎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法則,如:“和”所表現的是主人與客人之間的和睦;“敬”所表現的是上下關係分 明,有禮有節;“清”所表現的是茶室茶具的清潔,人心的清白;“寂”所表現的是茶事上恬靜的氣氛,茶人們莊重的表情。但這些表面現像只說明了“和敬清寂” 四諦的一部分。 

依照久松真一先生的說法,“和敬清寂”不僅被運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對“事物人境”而言的。茶人們要以“和敬清寂” 之心對待“事物人境”。事——指點茶、插花、掃除等百般事項。物——指茶碗、茶刷、茶釜等諸器物。人——指主人、客人等各種身份的人。境——指內露地、外 露地、茶室等各種環境。 

那麼“和敬清寂”是如何在“事物人境”中體現出來的呢~這裡只論述“和敬清寂”與“事”的關係。例如,茶人們在添 炭、點茶、喝茶時,要保持主體與客體的一致,即茶人自己與茶、炭的一體性。如其中有隔閡便稱不上是達到真正的“和”。再有,主人與客人之間的配合、客人與 客人之間的配合、茶道具之間的色彩、形狀的搭配等,都必須達到大和之美。但“和”並不能沒有節度,茶事上還要貫穿“敬”。要明確各種事物所分擔的責任。相 互承認,發揮其作用,做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例如同形狀、同色彩的茶道具不能同時使用,與此相反要交差使用,以此來互相提色。有了“和、敬”還不夠,還 要有​​“清、寂”。室事中一切的都必須清潔、清爽,不能有絲毫的塵埃。水要清,茶要純。整個氣氛要“寂”——安靜,不能有多餘的聲響,特別反對雜談。 

“和敬清寂”四諦的形成可追溯到村田珠光的時代,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動指南。這四個字常常掛在茶室裡、茶人的家裡,作為座右銘。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直弼(1815~1860)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原文是這樣的: 

追 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 盡深情貴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 是說一生只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說宇宙間是無常的,人的生死、友人的離合 也是無常的。每個人都難說自己一定有明天。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脆弱的。這是人生的實態。面對人生無常的事實,有的人絕望、悲觀,而有的人則在生的瞬間裡竭 盡全力地奮鬥,變消極為積極。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的確,即使是常來 常往的老朋友,在此時節、此茶室、此道具、此氣氛下舉行的茶事是不可能再現的。主人客人都要有一定的“緊迫感”,這種“緊迫感”又是創造不朽藝術的一種精 神源泉。日本茶人忠實地遵守著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一般的茶會都留有茶會記。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原文是這樣寫的: 

(茶事完畢)主客均須懷有戀戀不捨之情,共敘離別之禮。客人走出茶室,步入露地,輕手輕足,不得高聲放談。靜靜轉身,行回頭禮。主人更應謙恭,目送客人身 影至無。其後,若將中門、隔扇、窗戶立即統統關上的話,甚為不知風雅情趣。一日之功化為烏有。送畢客人,也絕不能急於收拾。須靜靜返回茶室,獨入茶席,獨 坐於爐前。追想客人話語之餘音,惆悵客人此時不知行至何處。今日,一期一會完了,靜思此日之事不可重演,或自點自服,這才是一會極意之功。此時,寂寞逼 人,相語者只有茶釜一口,別無他物。誠為不自得難至其境也。 

“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裡,“觀念”是“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茶人的心裡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在這裡,茶事確是一場淨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也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在這個意義上,茶道真可謂一種新型的宗教。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