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13

柳井正:我的人生其實是一勝九敗@Business

在服裝行業,全球第四大服裝零售商——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日語為UNIQLO)的成功是許多創業者追捧的對象。就連國內服裝品牌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也曾表示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服裝巨人優衣庫身上,做“中國版優衣庫”。 

在服裝行業,全球第四大服裝零售商——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日語為UNIQLO)的成功是許多創業者追捧的對象。就連國內服裝品牌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也曾表示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服裝巨人優衣庫身上,做“中國版優衣庫”。 

據 美國《福布斯》發布的2013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經營優衣庫服飾品牌的訊銷集團董事長柳井正以總資產133億美元再次奪得日本首富的桂冠。如今,優衣庫 在12個國家開設的分店有上千家,然而柳井正的野心不止於此,他還想超越美國Gap(全球性知名服裝品牌),將優衣庫打造成全球頭號服裝零售商。 

優衣庫的衣服看上去不夠時尚,款式也略顯平淡。柳井正是如何將其打造成時尚單品呢?
據新華社報導,其實沒有特色就是優衣庫的最大特色。雖然看上去簡約,但不乏個性,尤其是在色彩研發別具一功,幾種甚至幾十種花色供消費者選擇,另外就是自己開發了高技術含量的特殊面料,注重衣服的舒適度。優衣庫設計總監瀧澤直己曾說:“比起潮流,消費者更需要功能性。” 

關 於優衣庫的成功還有一段故事。柳井正認為優衣庫當初尋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有一家公司功不可沒。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家韋柯廣告公司在東京開設分公司, 首個客戶就是優衣庫。當時公司負責人美籍華裔約翰·趙(音譯)為了幫優衣庫找准市場定位,把幾件優衣庫的搖粒絨外衣送到紐約年輕時尚人群集中的SOHO地 區找路人試穿。 

“大家都說:'不可思議!太舒服了!多輕啊!'我們問:'你願意為它付多少錢?'他們說:'怎麼也得50或70美元吧?'有人甚至說值100美元。但那衣服只賣19美元。我把採訪錄像放給柳井看,告訴他:'這就是你的未來。'”趙回憶道。 

在趙的幫助下,優衣庫逐步確立了強調質量與平等並重的品牌特色,並將消費主力鎖定在“真實的普通人”。優衣庫的第一個廣告是在報上用整版文字介紹經典產品——售價2900日元的牛仔褲,闡述它如何降低成本以達到物美價廉。 

之後一系列反映不同年齡、階層和行業普通人同穿優衣庫產品的電視廣告,在等級意識濃厚的日本中頗有震撼效果。接著優衣庫穩步擴張,沿街零售店以及郊區獨立店鋪遍布全日本。優衣庫也變身為日本家喻戶曉品牌的產品,成為經濟不景氣時日本中產階層心中的不二之選。 

“我們不是時裝公司,我們是技術公司。”這是柳井正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將他與另一位著名的美國極簡主義者──喬布斯(Steve Jobs)相比,兩者同為零售企業家,都憑藉堅定信心、運用巧妙手法,追求創新,最終打造出一種概念,將簡潔產品變為世界潮流。
在銷售和盈利持續高增長背後,離不開柳井正毋懼挫折、擁抱失敗的精神。柳井正曾在自傳《一勝九敗》中寫到:“世人把我看做成功者,我卻不以為然,我的人生其實是一勝九敗。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功,那也是不怕失敗、不斷挑戰的結果。” 

優衣庫開闢海外市場的過程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柳井正不服輸的例子。當優衣庫已征服日本後,柳井正並不滿足,他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在英國開設二十一家分店後,繼而在美國也開了三家。 

然而不出五年,美國三店悉數關門大吉,英國分店的結業比例亦相當高。優衣庫初試啼聲進軍海外,以一敗塗地告終。不過這次挫折非但未有打擊柳井正的雄心,反而激發他思考失敗的原因。柳井正認為營銷不到位,知名度還不夠。 

“沒人知道我們是誰。當你還沒獲得品牌認知度的時候,你無法成為一家成功的休閒服飾店;你在狹小、平庸、不足10,000平方英尺(約930平方米)的地 方賣衣服。人們很難對你提起興趣。”《華爾街日報》援引優衣庫美國公司首席執行長新大岳(Shin Odake)如是說。 

經過不斷嘗試、失敗、重複和調整,2005年,優衣庫再次啟動海外擴張第二擊,這次柳井正捨棄之前的市郊設店策略,改為主打五大洲主要城市人氣旺盛的血拼熱點,最終找到出路。優衣庫一雪前恥,柳井正打了漂亮的一仗。 

靠 著價格實惠又不失新潮,柳井正花了30年時間將優衣庫發展成跨國大企業。去年5月,優衣庫任命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作為新品牌大使,此舉有點出人意料,因為這位網球運動員乍看起來更應像耐克(Nike)或阿迪達斯(Adidas)這樣的運動品牌的代 言人,而不是優衣庫這樣的休閒服裝品牌。但是很快柳井正所期望這種形象贏得了曝光度。 

如今,柳井正欣然向媒體袒露自己下一個目標:到 2020年將優衣庫的年收入提升至500億美元。要實現這一目標,優衣庫得快馬加鞭地增長,即時在服裝品牌遭遇寒冬的當下,優衣庫擴張的腳步仍未停止。超 過目前處於領先的Inditex集團(Zara的擁有者)、H&M和GAP,或許不是癡人說夢。 

@Source: 商業評論雜誌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