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2013

紐約的重生@Arch

 重建中的紐約世貿中心(攝於2010年9月)
 左:美國銀行大廈被譽為最環保的摩天大樓;右:2012年3月20日,世貿中心遺址上倖存的豆梨樹花滿枝頭
 曼哈頓的地鐵採用了來自西門子的新型列車控制系統

2012年9月11日,一名美國士兵在“9·11”紀念館的噴水池邊悼念“9·11”罹難者

 摘要:紐約是全世界所有超級大都市的鼻祖,紐約人見證了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對大都市的優點和缺點都有切身體會。在經歷了“9·11”事件、金融危機和颶 風桑迪等自然和人為災害的打擊後,紐約市急需重振。然而,在全球變暖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下,紐約的重生必須滿足更高的標準,這就為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與改造的相關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曼哈頓的前世今生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發生後的第二天,我來到紐約​​,隨一個全球商業媒體團參觀了“9·11”紀念館的施工現場。這座紀念館是在世貿遺址的廢墟上建起來的,雖然因為“波士頓事件”而調高了安全級別,但當天前來參觀的普通民眾仍然絡繹不絕,現場氣氛安詳和諧。
“9·11”紀念館的主體部分全在地下,目前尚未完工,只在入口處蓋了一座低矮的玻璃建築。原來世貿雙塔的位置上修建了兩個邊長為60米的正方形噴水池, 由西門子負責設計建造的噴水系統從地下10層的深處將180萬升循環水源源不斷地抽上來,再從噴水池的四壁流入10米深的池底,匯集到中間的一個較小的方 形漏斗中。這個漏斗很深,參觀者站在池邊看不到底,水彷彿流進了一個無底洞。
“我們給這兩個噴水池起了個外號,叫作'虛空'(The Void)。”導遊湯姆向我們介紹,“幾千個生命就是在這里白白丟掉的。”
另一位導遊保羅告訴我們:“'9·11'紀念館建成後,四周的圍牆都將被拆除,這塊地方將重新變成一個開放的空間,供民眾駐足休息,寄託哀思。”
“9·11”紀念館的很多設計也都是這樣充滿人性關懷。比如,噴水池的圍牆上刻著所有2983名逝者的名字,名字的位置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社會關係而排列的。再比如,這個圍牆的內部安裝有恆溫系統,冬暖夏涼,保證憑弔者一年四季都可以舒服地撫摸刻在牆上的名字。
甚至連廣場中心的那株豆梨樹(CalleryPear)也是有故事的。這是世貿中心遺址上唯一倖存的生命,在清理過程中先是被移植到其他地方,等它恢復生機後再移回原地。我們去的時候正值豆梨花開,白色的小花掛滿樹枝。 

廣場北面一座菱形摩天大樓正在封頂,這幢大樓原名叫“自由塔”,現在改名為“世貿中心一號”。此樓建成後的高度將達到1776英尺(約合541 米),一舉成為西半球最高的建築。之所以選擇這一高度,是為了紀念美國的建國日1776年。廣場東側還有4幢大樓在建,分別叫作世貿中心二、三、四、五 號。 “這塊地方到底建幾幢樓,以及建多高,都是根據紐約市對辦公室面積的需求量而計算出來的。”保羅對我說。
從某種角度看,整個紐約市就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建立起來的。事實上,經濟正是人類之所以發明出城市這個東西的主要原因。
以紐約市為例,這裡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地盤。 1624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只用幾塊布料和飾物就將曼哈頓島從印第安原住民手裡買下,改名為新阿姆斯特丹。
1664年,英國人從荷蘭人手中奪下這座城市,改名為紐約。英國人看中的是曼哈頓獨特的地理位置,這是哈德遜河的入海口,從這裡可以坐船一直進入美國腹地,而當時尚未出現鐵路,河流是貨物運輸的主要渠道。
紐約市真正的大爆發始自大型蒸汽輪船的發明。這種船運載量超大,於是歐洲和北美之間的貨物運輸從過去的點對點式變為現在的樞紐對樞紐的方式,也就是先用大貨船將貨物運抵紐約港,再分裝到小船上,通過北美四通八達的河道運往美國的各大城市。
作 為貨物的集散地,紐約人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大量原材料,於是服裝製造業首先起飛,並培養了紐約市的第一批富翁。作為歐洲貨物抵達美洲的第一個停靠站,紐約 出版商可以最先拿到剛上市的英國小說,並迅速做成盜版書販賣。於是紐約打敗了費城,成為美國的文化中心。作為各種大宗商品的集散地,紐約需要建立一個完善 的金融體系,於是銀行家們決定扎堆華爾街,這條街慢慢演變成了金融街的代名詞。巧的是,華爾街的英文原名(Wall Street)意思是“牆街”,這地方就是當年荷蘭人修的籬笆牆的所在地。
就這樣,紐約逐漸取代了波士頓和費城,成為美國最大的城市。
與其他大城市不一樣的是,紐約的中心曼哈頓是個島,土地面積有限,於是地皮價格迅速上漲。幸好曼哈頓島的地下是一整塊岩石,地質結構相當穩定,於是紐約人開始打起了天空的主意,摩天大樓就此誕生。
造 新樓需要拆舊樓,這一點美國人表現出了和歐洲人很不一樣的風格。最先開始大規模建造摩天大樓的是一位名叫萊富考特(AELefcourt)的服裝業大亨, 他從1910年開始進入房地產業,並在此後的20年時間裡建造了31幢大樓,絕大部分都可以被視為摩天大樓。 《華爾街日報》曾經評論說,經他之手拆掉的紐約歷史建築比任何人曾經計劃過的都要多。
“紐約一直在拆舊換新,我們現在站著的地方原來就是一個電器城,為了建世貿中心,一共拆掉了9個街區。”保羅向大家介紹說。 

據資料介紹,這片街區原來叫作收音機城(Radio City),是紐約電器商販的集散地。 1966年開始拆遷,把整個地區夷為平地。 1973年世貿雙塔竣工,一舉超越帝國大廈,成為紐約市的最高建築,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象徵。但是,世貿雙塔自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厄運不斷,分別遭到過火災、 爆炸和搶劫等災難。極端主義恐怖分子將其視為美帝國主義的代表性建築,多次試圖將其摧毀,最終依靠兩架劫持來的飛機達到了目的。
有意思的是,當年萊富考特之所以要建摩天大樓,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自己的服裝廠提供更大的空間。如今的曼哈頓雖然是全美國地價最貴的地方,但仍然有不少相對廉價的地區,能夠讓很多工薪階層居民住在這裡。如果沒有這些摩天大樓,這是無法想像的。
眾 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人人喜歡住大房子的郊區型國家,但紐約卻獨闢蹊徑,吸引了很多成功人士來此生活與工作,因為這裡能夠提供全美國最高的薪水,以及最多樣 化的生活體驗。據統計,僅在曼哈頓41街和59街之間的這一小塊地方就僱用了60萬人,他們的年平均工資超過10萬美元,工資總額超過了俄勒岡州或者內華 達州。
曾經有人認為,隨著通訊系統的不斷進步,信息交流越來越廉價,人們會越住越遠,但實際情況卻正相反,人類正在向城市集中。 2009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Glaeser)在他那本《城市的勝利》(Triumph of the City)一書中認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比單純的信息交流更重要,城市之所以比農村更富創造力,原因就在這裡。
比 如,紐約一直以其眾多表演場所和相對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批藝術家前往定居,這些人住得很近,可以經常交流心得,正是在這樣一種民主的氛圍中,紐約市成了美 國現代文學、波普藝術、小劇場戲劇、音樂劇、比波普爵士樂、現代民歌和朋​​克風潮的誕生地,被公認為是除了電影之外美國所有藝術形式的活動中心。
摩天大樓把今天的曼哈頓變成了全美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同時也是地標式建築最多的地方。而所有這些地方都聚集在一個小小的曼哈頓島上,遊客們完全可以步行到達。
如 今,摩天大樓這一建築形式早已從曼哈頓擴展到了全世界,但是曼哈頓的摩天大樓密度之高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例,導致走在大街上的行人經常見不到陽光。不過,幾 乎所有摩天大樓的底層都租了出去,變成了街邊店,這樣就很好地保留了舊式街區的味道。今天的紐約市被稱為不夜城,一天24小時幾乎都有行人在大街上走路, 如此繁華的景像在今天的西方國家是非常罕見的。
當然,大城市的一些缺點曼哈頓也都有,比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傳染病流行、高犯罪率,以 及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脆弱等等。更重要的是,紐約大部分高層建築和交通系統都建於上世紀30至40年代,無論是效率還是環保指標都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要求 了,紐約急需一場與時俱進的變革。
紐約的舊城改造
站在自由女神像的位置回望曼哈 頓,這座城市的天際線顯得雜亂無章,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一點規律的。紐約的大樓可以按照外牆建築材料的不同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磚石的,一類是玻璃的。前者 是老樓,而且表面裝飾越是繁複,其年代就越久遠;後者是新樓,採用既通光又隔熱的玻璃外牆可以減少照明和空調用電,這已是現代環保大樓的通用標準。
被 譽為紐約最環保摩天大樓的美國銀行大廈就是這樣一座全玻璃外表的高層建築,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專門為這幢大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這是紐約首個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綠色能源與環境先鋒獎)白金級大廈,採用了全美國最先進的建築節能措施,由西門子負責開發的樓宇自動化系統監測並控制著樓內所有的暖通和電 氣系統,隨時自動調整各項參數,使得整座大樓的能耗比相同規模的摩天大樓低50%。 

新大樓可以按照環保要求做全新設計,舊樓就沒這麼好的條件了。曼哈頓有大量這類舊樓需要翻新,卡內基音樂廳就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座。這座音樂廳建於 1891年,是紐約歷史最悠久的音樂表演場所。這樣具有文物價值的古典建築是不可能被拆掉的,但它們的建築理念早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必須加以改建。紐約 市政府決定撥款2.3億美元對音樂廳進行修整,增建用於音樂教育的新空間,並翻新表演廳後台區域。
該工程經過公開招標後,由西門子承接了 自動化設計和安裝。該公司將在這幢老樓當中安裝新型的APOGEE管理系統,該系統能以節能的方式控制包括供暖、照明、電力在內的多種設施,並實現與管理 系統的整合。我們此次專程參觀,發現這幢建築雖然從外表看古色古香,內部設施已經全部更換為最新裝備。據介紹,改造計劃將於2014年完成,屆時卡內基音 樂廳將有資格申請LEED銀獎認證。
除此之外,西門子還為帝國大廈、麥迪遜廣場花園、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紐約時報總部等地標性建築提供了相應的樓宇自動化、照明或安保等解決方案。據統計,建築物佔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0%,這些按照最新環保標准進行的改造工程將為紐約市的節能減排做出突出的貢獻。
說 來也許大家不信,紐約市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目前是全美最低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紐約人已經習慣了使用地鐵作為通勤手段。紐約地鐵是全世界最早的城市地鐵 系統之一,早在1904年就開通了第一條地下線路。此後雖經多次改造,但大部分硬件系統已經老舊,要想提高運力,就需要安裝一套安全可靠的信號控制系統。 西門子為紐約市捷運局提供了一整套鐵路自動化解決方案,在保證交通更加高效和準時的同時,提升客運量和安全性。該解決方案不僅有助於縮減成本,還能大幅減 少人為失誤。與此同時,列車提速、牽引和製動過程中的能耗也得以減少,能耗最多可降低30%。
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首席執行官博 樂仁博士(Dr.Roland Busch)向大家介紹說,西門子在曼哈頓建立了一個地鐵遠程運營控制中心,僅借助中心里新配備的列車自動監控系統,便可控制近200公里的軌道、172 個地鐵站、45個連鎖系統、1758個控制器、4811台顯示設備以及多達200輛列車的運行。西門子採用了三項先進技術,實現了舊系統無法做到的功能。 比如,通過一套基於通信系統的列車控制(CBTC)系統,數據可在軌旁和車輛之間連續傳輸,使列車能以安全的製動距離相隔行駛,這樣控制中心就可以放心地 縮短列車發車間隔,在無需擴建基礎設施的前提下提高線路利用率。
事實上,這套系統已在北京的部分地鐵線路上應用了,但出於安全的考慮,北京地鐵仍然由駕駛員負責控制,沒有充分發揮自動控制系統的全部潛力。
“紐約也有這個問題。”紐約區域規劃協會(RPA)的執行理事托馬斯·懷特(Thomas Wright)對我說,“雖然得到了紐約市政府的支持,以及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一批主流媒體的肯定,但紐約公眾一直反對無人駕駛地鐵列車,我們正在和 公民組織談判,試圖說服對方改變主意。”
區域規劃協會成立於1922年,是美國最早的一家獨立的城市規劃非盈利組織。該組織主要負責為紐 約及其周邊31個縣提供城市規劃服務,先後於1929、1968和1996年對紐約市做過三次整體規劃,紐約市之所以有今天這個樣子,與這家組織的努力密 不可分。 4月18日,RPA在曼哈頓召開第23屆全體大會,我藉此機會旁聽了這次會議,得知他們正在計劃做第四次整體規劃,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被列為首要考慮的問 題。
西門子作為RPA的合作夥伴也參與了此次會議,博樂仁博士在大會上做了一個關於城市應對危機的主題發言。他以颶風桑迪作為案例,指出 在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未來城市必須做好準備,應對突發災難。據統計,2012年全球因為突發氣象災難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600億美元,其中光是颶風 桑迪就佔了500億美元。 RPA聯合西門子和世界著名的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做了一項有關紐約基礎設施的調查研究,發現如果不預先投資做好防護,將會導致更大的損失。比 如,這項研究顯示,如果紐約市現有的電網不做更新,在未來的20年裡,由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將達30億美元。但是,如果事先撥出這筆錢用來改進電網, 使之能更好地應付可能發生的風災和洪水災害,以及提高供電效率,則會減少20億美元的災害損失,並增加4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
這方面西門 子也早就動手了。我們專程去新澤西的利奇菲爾德(Ridgefield)市參觀了西門子建造的高壓直流背靠背換流站,這套輸電系統能為紐約地區提供660 兆瓦的可靠電力。簡單說,這套系統將來自新澤西電網的230千伏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然後再立即將其轉換成紐約地區電網應用的345千伏高壓交流電,並通 過一條部分敷設在哈德遜河底的電纜輸送到位於曼哈頓西49街的變電站,然後併入紐約電網。這條線路不但可以滿足紐約市日益增長的電力需要,而且比傳統的輸 電方式損耗更低,更加安全可靠。
紐約的重生,真的是充滿了商機。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