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有組織的時裝秀在1943年開始,由Eleanor Lambert 發起,她來自公關公司,
這是Showroom陳列室以及時裝周的前身,她召集了當時的美國設計師在紐約Pierre廣場舉行了一場陳列會,讓媒體與買手能夠近距離看到美國時裝設計師們的作品,這場時裝周的雛形在當時還被稱為「Press Week」。而真正追溯到其來源,其實是可以追溯到1391年,當時法國的伊莎貝拉皇後向英國理查二世的安妮皇后展示服裝時選用了一個人形模特,此後這些模特娃娃也變成了貴族間的贈禮形式,逐漸也演化成了設計師們的人台。而1848年,人形娃娃由真人模特代替,第一位走秀的模特是Marie Vernet,她在Charles Frederick Worth的店鋪閑逛時,被設計師一眼相中,並邀請她穿上自己的設計展示服裝,這是第一位真人模特,之後她也變成了Worth夫人。
而走秀形式真正的萌芽是在大師Paul Poiret的時代,上世紀初,大師讓模特們走上舞台,進行簡單的走台,在當時這還是最先鋒的市場宣傳方式。20年代,這種走秀形式開始被大部分百貨公司採用。40年代,自Eleanor Lambert在紐約所組織的第一次時裝陳列后,倫敦、米蘭以及巴黎也相繼開始興起這種形式,一時間,時裝秀扎堆出現,尤其是在四十五十年代,而當時Vogue的時裝編輯Edna Woolman Chase就曾經抱怨過時裝秀多到看不過來,甚至有點煩。九十年代,秀場設計開始加入花哨的包裝元素,而當時震驚一時的時裝秀設計莫過於Michael Kors在1990年的秀,這場秀的音效震得天花板都塌落了,驚得超模四散,也嚇壞了當時CFDA協會的主席Fern Mallis,不過也是這麼一嚇才讓他萌生了將時裝秀舉辦在固定場地。1992年,他在當時的Maklow酒店舉行了時裝秀。次年,Bryan Park變成了紐約設計師們的固定秀場,直到2010年紐約時裝周搬到Lincoln Centre林肯中心。此後,時裝周開始變得更加標準化專業化,而秀場設計也逐漸變成了包裝時裝這門生意的藝術。
解構秀場
一場秀,最長不過10多分鐘,但背後卻需要一個巨大的團隊來負責製作,通常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品牌通常會交由專業的藝術製作設計公司來負責秀場設計,而這些製作公司通常會尋找合拍的秀導,而後安排其他的工作,所謂提供一條龍服務,例如Gainsbury and Whiting公司一直負責Alexander McQueen的時裝秀設計,這位天才的喜好不定,所以通常秀導經常遇到秀前幾小時臨時更改細節的情況。
而一場秀的核心不是品牌的設計師,而是秀導,這個角色知曉設計師本人的喜好以及品牌的性格,他的權利大過所有人,就像是一個中心,周圍圍繞著不同分工的團隊,所有的線都由他牽動著,於是秀導就變成了一個需要眼觀四處的工作。今日的T台已不只是T型,秀導們在設計秀場時,通常要把最好的一塊區域留給攝影師們,保證他們的最佳拍攝角度。其次是看客們的座位,而這些座位的安排通常交給公關部,前排後排生死斗,頭排是最重要的嘉賓,包括媒體、買手、上流人士以及設計師的摯友,而張張邀請卡都暗藏了各種利益關係,曾經有時尚博主坐頭排品牌發電腦桌,而旁邊的老牌評論家Suzy Menkz只能把電腦架在雙腿上,就可以看出品牌認為時尚博主能加大曝光率與覆蓋面。其實秀場上舞台外側兩排的2/3處是最佳位置,從坐在這個位置的人就可以看出他們於品牌的重要,所以現在很多秀場設計偏愛U型走秀台,可以容下更多頭排看客。當然也有品牌不想費腦筋,乾脆將座位只設一排或者兩排。秀場後台是另一番世界,模特們在等待穿衣工換裝前,會有化妝師和髮型師將他們的妝容造型打點好,通往T台的路上通常會有一些提示牌,秀導會在上面寫上一些走台的重點,比如「面無表情走完全場」之類。在綵排過後,穿衣工會幫助他們穿上時裝等待正式走秀。等待嘉賓入席完畢,這時候秀導一聲令下,現場燈光師漸漸將燈光調暗,隨著第一聲秀場音樂的響起,燈光再次打亮,全場腎上腺素瞬時飆高。
音樂部分通常由專業DJ來完成,Michel Gaubert或是John Gosling都是秀場DJ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們通常會將整場秀所需要的4-5首歌曲進行混音處理,混音版將整場秀貫穿起來。而最後的設計師謝幕則也是時裝秀的一部分,大咖們例如老佛爺就會選擇繞大半個場子,和頭排看客們交換完眼神再回到後台; 也有人選擇低調,如Pheobe Philo,出來鞠一個躬便匆匆跑回後台;還有特別享受謝幕部分的高調人士,John Galliano每次皆是盛裝謝幕,或如Alexander Wang招牌舞蹈式謝幕。
盤點四大秀場設計風格
秀場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導出一場戲,而秀場設計也可以大概被分成四種類別。奢侈品大牌們善於利用強大的布景設計來突出秀場設計,走巨制路線。選擇在大宮殿之中,利用布景設計以及裝置藝術來打造秀場的例子不勝枚舉,Chanel 的大型布景場場令人驚艷,2010秋冬系列的秀場大冰塊從瑞典遠道而來,由35位專業雪雕師耗時六天時間才將這些巨型冰塊雕刻出來,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象徵著相信不少到場嘉賓一定記得走入秀場時襲來的涼意,還有2012春夏高級定製系列將飛機艙作為秀場,以登機形式讓嘉賓們入席,2012年秋冬系列超模們穿越於巨型紫水晶之中,無一不是以未來主義的姿態去設計秀場。再到Christian Dior的藝術化秀場布置,2010年秋冬的高級定製的秀場設計由Michael Howells主理,舞台上盛放的鬱金香與John Galliano的花朵主題融為一體,花影重重,爭奇鬥豔。而在Raf Simons入住Dior之後,秀場設計逐漸加入了大排場,2013秋冬系列的場地巧妙而恢宏,巨大的銀色氣球如鏡面一般照出了地上的藍天白雲,彷彿是在拍攝科幻片。而Louis Vuitton 在2012秋冬季玩過了火車站月台穿越大戲后,在2013春夏季將電梯直接搬入秀場,黃白相接的電梯將超模們從後台送入黃白棋盤之中,雙生兒的走秀模式更是將格紋演繹地更加趣味。
有人熱衷於主打氣勢牌,有人善於敘事。Alexander McQueen 2004春夏,模特們與舞蹈演員們熱舞,秀場變成了18世紀的舞池,舞到精疲力盡,身體開始隨意擺動,而這時服裝所呈現出的效果與正常貓步大為不同。Thom Browne當年為Moncler Gamme Bleu 2010秋冬所打造的男裝大秀以軍營中宿舍為場景,男模們正在酣睡中,軍哨一響,士兵們便從被窩中迅速爬起換上新裝。Jean Paul Gaultier同樣是一位善於講故事的設計師,Hermes 2009 秋冬季以女飛行家為靈感,大背景是旋轉的飛機頭,而背景音樂則是40年代的幾部電影原聲,當模特從後台走出時,就像時老電影中的女飛機員們,而身後那些飛機就正朝著嘉賓飛來。
利用服裝本身的噱頭來設計秀場同樣是充滿了精彩的亮點,Undercover 2004春夏的「溶解」主題秀採用了雙生模特的走台模式,一位模特穿著正常版的服裝,而旁邊的雙生兒則穿著被解構過後的溶解版,衣服被伸長,比例被調整,這樣的走秀形式彷彿看到了被溶解的整個過程,時裝從靜態變成了動態。Viktor&Rolf 在2010秋冬玩上了「脫衣秀」,老牌超模Kristen McMenamy被包裹上了一件巨大的衣服,而兩位設計師這時上台開始為她脫下一件件衣服並為從後台不斷走上台的模特穿上,最後再一件件穿回到kristen身上。Alexander Wang 這一季度的亮點則留給了秀場的尾聲部分,燈光暗下,一件件衣服開始發出五彩螢光,原本黑白的拼接變成了未來主義的「tron」風格。
而進入數碼時代后,秀場部分的設計也就變得更不可思議,讓走台變得更虛幻。前有Alexander McQueen 2009秋冬所打造的kate moss幻象,後有Viktor & Rolf 2009春夏將現場走秀改成了live直播,從頭到尾只有一位超模Shalom Harlow在走台,甚至有時候畫面上會出現多個模特,儼然是一部克隆者大片。而當年 Burberry在北京的大秀同樣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3D全息技術讓虛擬畫面中的模特就像真人一樣走入T台。打高科技牌的秀場設計將會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而這其實對於秀導來說挑戰更大,因為他不僅需要負責一場秀的表演創意,同時需要拿捏好這場演出與時裝的關係,因為主角始終是時裝本身,善用高科技,而非走火入魔將眩目的視覺效果掠去時裝本身的主體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