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2012

理查德·羅傑斯:從城市思考建築@Arch













在過去的40年中,理查德·羅傑斯為這個世界貢獻了諸多讓人驚嘆的作品。涉及內容跨度廣泛,從住宅、辦公樓到機場航站樓和議會大樓,並皆有傑作。作為羅傑斯·史達克·哈伯建築事務所(Rogers Stirk Harbour+ Partners)的創始人和主建築師,他的作品包括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西班牙巴拉哈斯機場四號航站樓、倫敦勞合社大廈和「千禧穹頂」 等等。他的名字,似乎總與高技派形影不離,這一標籤一方面闡明了他的部分建築特徵,同時也遮蔽了那個古典的、浪漫的、人文主義的羅傑斯本人。

作為一名擁有大量實踐經驗的建築師,他也積极參与公共事業(
關注慈善和公共教育事業)和城市規劃政策諮詢,「在城市規劃中,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西方國家還是亞洲國家我們都要考慮到的一點就是,城市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的碰面、集會,去談論文化,溝通不同的理念。這才是城市的本質、城市化最重要的問題。」羅傑斯說。他堅守著這份信念,參與到多個城市的發展復興計劃之中,反對大而無當的城市無序擴張,倡導高密度的可持續發展。

理查德·羅傑斯先生,
這位明年7月23日就滿80歲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及兩次斯特林獎的獲得者,極其熱愛純色。不僅表現在他的建築中那些精巧的構件上,也表現在他對衣著的選擇上。9月19日晚,羅傑斯身著一件湖藍色的襯衫出現在中央美院的聽眾面前,帶著長者的沉靜睿智和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侃侃而談「從住宅到城市」的故事。而同一主題的展覽自2007年起,已經在巴黎、倫敦、巴塞羅那、馬德里、台北、新加坡和香港巡迴舉辦,近期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Q=iWeekly
A=Richard Rogers


Q:一直以來,你都被認為是高技派建築師的代表,但這次聽過你在中央美院美術館的講座,以及剛剛在首博開幕的個展所展示的,並不完全如此,你的作品中有一部分非常古典。我想,很多中國建築師也會對你有誤讀,那你本人如何定義自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

A: 城市設計師吧,我不太喜歡高技派這個詞,
雖然很多人都愛用這個詞,我覺得技術派就可以了。建築有非常長的歷史,當然當下的發展趨勢也很重要,但是抱有這種想法比較危險,真正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建築的社會功能,以及建築本身的使用功能,如果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它的功能及其與環境的協調,通常不會有非常好的結果。所謂經典的設計,是如同把光照到一個形體上,像音樂譜出旋律,賦予周圍的環境一個形式,既要美也要符合周圍的環境的比例。對於所有的經典設計,我都是這樣描述的。

Q:你的建築正如你所說,非常重視技術,你怎麼看待你的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它如何與城市融合?

A: 很難區分城市和建築,城市的公共空間就是由建築所構造的。
或許說是古迹和現代建築之間的關係,古迹需要保護,現代建築需要發揮它的功能,現在城市化過程中,設計建築需要注意這種關係。

建築這個詞的來源就是藝術和科學。
傳統建築在當時畢竟也是時髦的。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怎樣能夠聰明地把兩者融合起來,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新建築和老建築的對話,要仔細觀察,找到更多的融合點。

我們的設計中,比如列赫登大廈,它坐落勞合社對面,
也是一座辦公大樓,這座建築有三分之二部分是向後傾斜的,因為它後面是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在英國有一個整體規劃,任何新建建築不可以擋住歷史遺迹,所以我們就必須把這個聖保
羅的景觀讓出來。

Q:你的設計領域非常廣泛,從住宅、辦公樓、美術館到機場、議會大廈等等。同時,你也是一位傑出的城市設計師,相信我們的發展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向你學習。那麼在做建築設計或者城市設計時,你認為什麼是最重要的?

A: 當我來到中國,特別是北京,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公共空間還有就是控制車輛,路上應該有更多的人行走,而不是車。同時,車也很重要,想想其他的城市,都利用了不同方法去控制車輛,不論是把道路變窄還是變寬。倫敦、巴黎、紐約都是這樣。比如倫敦市中心,政府會在街邊提供免費的自行車,城市的大小商店會集中在一起,這就是城市規劃。其實在城市規劃中,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西方國家還是亞洲國家我們都要考慮到的一點就是,城市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的碰面、集會,去談論文化,溝通不同的理念。這才是城市的本質、城市化最重要的問題。

創造這種對話的場所和空間非常重要。
我們在西班牙設計的一個航站樓,當時想到紐約的中央車站,小時候看到中央車站會非常興奮,那裡的大廳、天光,有一種旅行精神,現在的機場更多是滿足功能,快速的人來人往,缺少了那種興奮。所以我在建設巴拉哈斯航站樓時,就想重現對於旅行的興奮心情。同時注重色彩的運用以及體現運動的理念,在航站樓中加入一些娛樂元素。它的支撐結構有不同的顏色,兩個人如果約會見面,可以說我們在藍色的柱子下見,而不是說50號登機口見面,這樣的話,生活會更有趣。

Q: 你已經在中國的幾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做了一些設計,那麼據你的觀察,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A:交通。想想現在的氣候變化,如果交通問題不得以改善,
再這樣繼續下去,氣候將繼續惡化,污染日益嚴重,人類的文化乃至文明就會被破壞。

我認為北京現在面臨非常大的交通堵塞問題。
要解決車輛過多交通堵塞的問題,第一個方式是刻意加高車輛的使用成本,讓車輛的價格和汽油價格都提升,另一個是控制外來車輛進入城市內部,減少停車空間,這幾個措施是唯一能夠解決交通堵塞的方式。

Q: 那目前的中國城市給予人們足夠的交流場所,或者說公共空間了嗎?

A:中國已經有了一些非常好的公共空間,比如小到一棵樹的空間,
或者一整個大公園,還有專門的步行街,只有人或者自行車。所有的空間都需要一個很好的規劃,回歸到現實。中國的城市中有很多的高速公路,這不完全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一個更完善的規劃。同時,中國是自行車大國,就在幾年前,中國還有幾千萬的自行車。丹麥也是在公共交通方面有很好的例子,30%的人在丹麥都在使用自行車。本來在中國應該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Q:你知道在中國現在的自行車比以前少,有一個原因是,北京的城市越來越大,人們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距離,是以前無法想象的。

A:是的,但是,你們應該多鼓勵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系統,
降低公交的票價,提高能源的費用。你知道我開會80%的會議都可能離我家或者辦公室有6英里,我家離公司也有4英里。必要的時候,我承認是需要開車,但是大多時候,大概有75%的會議,我會選擇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出行。

Q:城市發展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交通壓力、環境污染、擁擠、不安全等等,很多人選擇逃離城市,返回到一種田園生活。我注意到你非常強調居住在城市的意義,可以仔細談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住在城市嗎?

A:住在鄉下最主要是很不穩定,
住在城裡等於你住在鄉下更高科技的房子中,因為城市中的房子更節能。在鄉下你可能家裡四個人需要四輛車,還要開車送孩子到城市的學校。而且如果越來越多的人住在鄉下,就需要周圍建立起更多的醫院和輔助設施。倫敦有個計劃叫「Green Bills(綠色賬單)」,一個「賬單」可能負責方圓20~30英里,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是另外一個城鎮的「賬單」,在這個「賬單」中我們更能了解,這個區域的公共面貌和公共設施資源的分配,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地域劃分,同時還能控制人口。

Q: 城市因大工業、密集的製造業而興起,那麼有一天一定會飽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A: 英國是最先開始的工業化國家,已經經歷過這種情況了。
我們來尋找解決辦法,現在工業反而少了,更多的我們有了IT、金融、服務業,或者有人選擇在別的國家工作。我們都出去了,這是因為環境變了,比如印度以前就很窮,但是現在印度變得富有,也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比如巴西、中國、印度,人們願意來到這些城市,是因為這裡有了更多的機會。回到正題,我覺得中國在發展中還要利用一些可持續資源、綠色資源,這才是解決工業衰退的前提。

Q: 你可以為我們構畫一下20年後的居住情況嗎?

A: 很大的變化,我猜想,汽車會完全變化,
汽車現在在我看來都已經是恐龍了,過時了!它和我們這個發展的社會是不匹配的,比如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便捷,比如以前人們從走路到騎馬,後來又有了很多交通工具,還使用了電,這些都是變化和進步。城市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多地承擔這些方面的責任。未來的社會會更高科技,比如從歷史中來看,電梯的發明,使城市有了更高的樓,能承載更多的人。所以整個的城市發展還是依靠高科技的。

Q:最後,你怎麼看待越來越多外國建築師來中參與中國的城市化這一現象?

A:首先,對於中國來說,本來就有很多非常棒的設計師,
比如最近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王澍。其次,隨著日益全球化,就像我居住的倫敦,在過去的20年中也改變了很多,我覺得是因為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和不同的文化影響。而中國有著很深的文化根基,同樣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還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化進程的國家。我覺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來到中國,這是個好事。

Q:你的設計如何進入中國,在中國最想做什麼類型的項目?

A: 當一個外來事務所進入一個城市, 一個國家,需要考慮怎麼樣不成為 「殖民者」的形象,自己文化強加進入這個地區,
怎麼樣能夠進入這個地區既保持這自己的基本理念,但又不把某種風格強加於這個地區。我們進入一個國家並不代表我們成為這個國家的人,我們進入巴西不代表巴西人,進入中國的話,也不能夠代表中國人,但是有兩種方式可以加深對文化的了解。第一個是間接吸收文化的元素,當然這個了解方式並不是很深入,我們希望能夠傾聽文化,了解人們在這樣的文化中工作生活的方式;第二種是與當地事務所合作,從他們那裡合作獲得一些對當地人的了解。

現在我主要做的是住宅辦公樓,還有機場,
但是你提到我更喜歡做什麼,我對在中國的建設,非常感興趣,因為這裡有很尖端的科技,在城市中還有各種不同的組織,所以不管是什麼具體的項目,在中國參與建築就很讓我興奮。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