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2012

倫敦風格 | 東邪西獨@Travel








倫敦人的著裝風格大概可以分為兩邊:東邊和西邊;以這兩類風格為代表的區域是:倫敦的東區(East End)和西區(West End)。要說這東西兩邊的差別可謂大相逕庭,然而倫敦這座城市又恰恰是靠這兩邊自古以來的碰撞、交織,而逐漸沉澱出無與倫比的魅力,彷彿一盤小蔥拌豆腐,明明是兩樣東西一清二白地歷歷分明,然而非得攪拌到一起是佳肴,誰離了誰都成不了一道菜。這兩年在倫敦「潛伏」,據觀察,我覺得東倫敦的風格體現了英國的自由民主,一個個特立獨行的混搭,五顏六色的頭髮和紋身,帶著股不陽光的邪性;而西倫敦則至今恪守著英式傳統上流社會的精緻,講究細節的嚴謹,也堅持藍血的排他性——因而將這兩邊的特點概括為「東邪西獨」。

由於奧運會在倫敦的舉辦,一時間書報亭到處飄著米字旗,女王臉和英國獅子頭的出鏡率瞬間飆升,各路媒體借著奧運的東風,將東倫敦挖了個底朝天,打破了這座小城原本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當地居民被這空前之多的眼球盯得誠惶誠恐,局促不安,還早早地打起了預防針,英國獨立雜誌《Dazed & Confused》早早打出「Is East London Dead?」的問號,開始擔心這股熱潮會導致東區文化的消亡。需要解釋一下的是:儘管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地理上的倫敦已經是佔地1570平房公里首都,然而就文化而言,他的「有效面積」並不大,對倫敦人來說,「倫敦」只是市中心一區(Zone 1)的概念,最多不超過二區(Zone 2),而一區的佔地大概也就六十幾平方公里,所以說它是一座「小城」,所說的東區和西區也都是這個小城裡發生的事。


歷史上的東區是一個充滿悲劇的地方,倫敦的貧民窟,
髒亂差的代名詞,開膛手傑克的作案現場。東部是倫敦下風區,工業革命時期,這裡每天都受著來自市中心污濁空氣的污染⋯⋯諸多因素導致這裡的房價相對便宜,許多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早期移民都願意住在這裡。

如今,倫敦東區經常被讚譽為靈感的發源地,作為一座將創意產業當第二大產業發展的城市,這樣的美譽無異於稱之為城市的脈搏。是的,倫敦東區聚集了許多創意產業工作者:搞藝術的、搞音樂的、被時尚搞的⋯⋯很多非主流人群都喜歡居住在這裡,或者把工作室開在東區。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為東邊的房價便宜,從事創意產業的往往是些一窮二白的理想主義,加之西方社會不喜歡「啃老」以及「被啃老」,也不流行「囤房」,年輕的創意產業工作者們為了節省開支,便不約而同地選址到了這裡。久而久之,以Brick Lane為代表的倫敦東區形成了自己的獨立藝術氛圍,也因此吸引了許多年輕人。


倫敦是個自由的城市,自由卻不散漫,這或許是他們的文化所致:
紳士是一種姿態,與貴賤無關。我這麼理解的原因,是倫敦人無論怎麼穿都讓人覺得很有型,他不像美國舒服地總是T恤牛仔褲,也不像澳大利亞慵懶地滿地拖鞋,倫敦人對時尚的敏感已經成為可以遺傳的穩定基因,隨便怎麼穿穿都造性感十足——倒不一定都是美的——這一點在東區表現得尤其突出。或許多是年輕人,又多是從事與創意相關的工作的原因,倫敦東區成為英式混搭的「重地」。

英式混搭最早進入中國好像是因為一個叫Susie Bubble的博客,它的博主Susie Lau憑著特立獨行的混搭並且在博客上發表自拍而被時尚界青睞,當時也剛好國內博客剛興起的時候,Susie的成名激發了一些人的靈感,大概也是國內第一代時尚博主的模範。回顧一下Susie的穿衣風格,可以說毫無章法,卻又一脈相承,而那種什麼都敢往身上穿,什麼都可以穿到一塊兒去的特點,也是倫敦街頭,特別是東區經常能見的年輕人的裝扮。按理說英國人在身材方面是沒有什麼優越的(歐洲人均最胖的國家之一),敢玩這樣的混搭,並且還經常搭得不醜,除了天賦不然就是經驗,可以想象,倫敦人的時尚啟蒙大概從早教階段就開始了吧。


混搭成為潮流的這件事情一定是由一堆偶發事件導致的。
我深信最開始是有人穿錯了衣服,或者為了標新立異而故意亂穿了衣服就出門,然後被人發現了,覺得挺好看,於是就學著也這麼穿⋯⋯於是混搭風就誕生了。倫敦的包容度這麼高,什麼樣的奇葩都能容得下,甚至受到推崇,正是這種對創意的鼓勵允許了更多大膽的奇思妙想,也正因為這些奇思妙想得以實現,所以使得他們可以從經驗中得到完善。

另一個關於混搭產生的猜想卻是和倫敦的氣候有關。倫敦氣溫正常情況下還是比較宜人的,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可是它有風,還動不動下雨,且溫差很大,無論是夏天的早晚溫差,還是冬天的室內外溫差,所以在倫敦出行最好是穿便於穿脫的衣服。記得有一回冬天拍片,收工以後看模特換回自己的衣服,竟然左一件右一件套樂六、七件東西在身上,每一件都薄薄的,模特人瘦,層層疊穿倒也不覺累贅,我還記得她說那就叫「edgy」。


再來看西邊。西倫敦(West End)基本是上流社會的代名詞,尤其是Belgravia,
Chelsea,Mayfair,Holland Park,Marylebone⋯⋯這些地名一報,立馬的反映就是「posh」。幾乎所有的名人都住在這兒:曾經有吹姨Isabella Blow,前時尚教母Diana Vreeland;今有David Beckham一家,酷玩樂隊主唱Chris Martin等等。

當東區還在「悲慘世界」的時候,西倫敦就已經是倫敦的心腹之地了。西倫敦之所以金貴,是因為它處在城市的上風口,這樣城市的臟空氣都會往西邊吹,於是西倫敦自古以來就是倫敦貴族和有錢人居住的地方。1666年的一場大火敦促倫敦城將中心東移,西倫敦也逐漸東遷,這才有了今天的市中心Oxford Circus和Piccadilly Circus。這一點通過這裡的建築就可見一斑,代表不同時代建築風格的房子記錄了這裡曾經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相比之下,東區的房子不是低矮的平房就是新建的高樓。


以前的人是幸福的,起碼他們穿的衣服不是古著(二手衣)
就是定製。倫敦西裝的發源地,且至今都還保留著定製的傳統。要說西倫敦的著裝一定要說說Savile Row,這條有著上百年定製歷史的傳奇小街至今依然在為世界各地的客人量體裁衣。雖說也幾經變革,Saviel Row的傳統幸運地被傳承且持續了下來,最可貴的,這裡不單制衣,還保留了所有傳統英倫上流社會對穿著的規矩。早上穿什麼,晚上穿什麼,喝茶穿什麼,喝酒穿什麼,騎馬穿什麼,打獵穿什麼,對於傳統貴族而言,都規定好的。強調束腰和修身的英式剪裁,來自蘇格蘭的羊毛面料,強調細節的經典三件套,垮得上馬拉得開弓的獵戶裝,圓弧下襬的晨禮服,隆重而華麗的晚禮服⋯⋯這一切繁文縟節至今保存著。

沿襲這些傳統的,除了皇室,也有一些貴族,雖說大部分人已經做不到當年的那麼多講究,但是基本上,在倫敦大資產階級和名流望族的人群里,這一套著裝風格始終承襲——因為這,就是「倫敦」,這,才叫體面。


儘管定製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走在西倫敦的路上,
你也很少能見到打扮成東區風格的人。西倫敦的風格簡單、得體,經常見人在最外面披一件西裝或者短皮衣用來擋風,天冷的時候會裹上風衣或者皮草,總之,這裡的女人是幽雅的,這裡的男人是風度翩翩,這裡的人和周圍的環境一樣恬靜,他們不太張揚,操著一口嘴形很小的倫敦音,說起話來總是輕聲絮語,彬彬有禮。最典型的西區風格只有在皇室典禮或名人的私人活動上才能見到了。西區的「獨」是帶著階級色彩的排他性,和這座城市一樣,看似溫文爾雅地包羅萬象,而事實上卻各自為營,很難打破彼此的屏障。

東區是草根的舞台,西區是富人的名利場;東區是激情與創意的溫床,西區是經典與品位的陳列房;東區是靈感、是活力、是未來的希望,西區是傳統、是歷史的典藏。這東西兩邊的交融造就了英倫設計的特點,既有對傳統工藝的堅持,又富大膽前衛的玩味。Paul Smith流暢的線條,Vivienne Westwood不規則的剪裁,Alexander McQueen戲劇誇張的造性,Matthew Williamson絢麗誇張的色彩,制帽師Phillip Treacy的天馬行空,珠寶設計師Solange Azagury-Partridge的個性前衛⋯⋯這些都是英倫設計的代表。出於成本和市場的考慮,很多設計師把工作室開在東區,店卻開在西區。

隨著近幾年東倫敦的開發,日增的房價正在促使著原本定居在brick lane一帶的創意產業工作者們不得不搬家到更遠的地方。倫敦奧運把主會場建在了東邊三區的Shoreditch,目的旨在促進對倫敦東部的開發。然而創意的環節是不好太沾染商業味的,所謂的開發是想把該地區變成又一個商業中心,這對於原本在東邊安心構思的東區而言,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現在還不太好說。不過歐洲經濟的持續低靡對創意產業而言怎麼說都不會是個好事,加之英國政府正處於嚴重缺錢的時刻,可能政府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吧。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