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如何在分享思想的基礎上達成了今天建築文化的共識?
這是英國建築師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策展人給這次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提出的問題。基於此,本屆(第13屆)雙年展的主題便定為「共同基礎(Common Ground)」。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和信仰缺失的現實,建築界有一場深層的自我反思。在此過程中,許多建築師都在問自己:建築到底是什麼?為誰而設計?通過賦予此展「共同基礎」之名,奇普菲爾德給出了部分答案,他呼籲他的同事們,更多地考慮協作與開放。
正如奇普菲爾德所說,「你能感覺到,經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
將這種感受結合到我們的工作,則應該對建築的目的和作用重新審視,也許我們可以把更多的重點放在社區,放在與普羅大眾共享思想、創造,以期讓更多的人對我們的概念感同身受。」
現年58歲的奇普菲爾德,以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策展人身份出現並非偶然。他的作品包括我們熟悉的上海外灘美術館、法國蘭斯(Reims)的新美術館,他還是全球知名品牌Dolce & Gabbana時裝店的室內設計合作夥伴,並在美國和歐洲主持了多處文化場所的設計。雖然從奇普菲爾德本人的職業生涯來看,他顯然是昂貴大項目的受益者,但這次他強調的是建築要重新承擔起對市民的責任。「如果建築師僅僅關注博物館、火車站和豪宅大院的設計,那麼其作品僅僅是一種異國情調的動物,」這讓他感到遺憾,「如果從業者都認為『好吧,建築師能做的只是這些』,那作品就僅是城市的無謂裝飾,我們做得太少,而對剩下的爛攤子置之不顧。」
首次舉辦於1980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雖然歷史不長,但其淵源卻可以追溯至首創於1895年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每屆展覽都有不同的總策展人,其主題也各不相同地反映著時代的需求。如前屆2010年時,總策展人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擔綱,主題為「相逢於建築」,而2008年請來的則是美國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館長Aaron Betsky,主題定為「建築物之外的建築」。總的來說,雙年展請來的總策展人都要求充分的實驗精神,並且具有多學科背景。
奇普菲爾德的雙年展給我們展現的是較為傳統和保守的態度。他對參展的幾十個項目的選擇,稍有些墨守成規,其作者大牌如扎哈·哈迪德、Herzog & de Meuron、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和Jean Nouvel。通常情況下,參展者展示的是作品微縮模型、草稿或攝影照片。
「很遺憾,我們在本屆雙年展中沒有發現任何新面孔的年輕建築師。」瑞士建築師Philippe Rahm批評道,「取而代之的,全是些已經功成名就的老傢伙,當然,這樣比較能降低風險,但稍顯無聊。」面對這種批評,奇普菲爾德說:「雙年展不是一展才華的TV show,我們也沒有任務揭示誰是明日之星。」針對參展人及作品是如何選擇的,他用足球比賽來作比喻:「我選出來的是一些場上主力,他們負責得分,並且對整個比賽施加影響。」
主題館:關注民生
奇普菲爾德將主展區定在軍械庫,
這裡在16世紀海上爭霸時代曾是一處造船廠,巨大尺度的造船倉庫成了建築展的絕佳空間。除此之外,另一重要的核心區是花園國家館展區(Giardini)。
最佳展覽項目金獅獎授予了城市智囊(Urban Think Tank)與英國策展人Justin McGuirk的「Torre David/ Gran Horizonte」,這是一個對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非正式垂直社區的探討項目。Torre David是一座45層高的在建商業摩天樓,在1993年的一場經濟危機之後,這座爛尾樓逐漸成了一座垂直的貧民窟,約有3000人自發地居住其間。在軍械庫,項目策展人研究了在這座廢棄的摩天樓附近出現的嶄新的社區形態,整個展覽的形式則被演繹成一座委內瑞拉風格的餐廳--這裡可以喝酒吃飯,最重要的是在這座餐館的牆壁上布滿了由荷蘭攝影師Iwan Baan拍攝的攝影作品,它們向你展示著這個社區中的人們的故事。雙年展的評審團相信,「這一舉措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模型,從中可以看到底層社會的力量。」
如何巧妙地創造和利用公共空間,依然是參展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在形式上,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展示有了很好的突破。他的作品是位於香港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SBC)總部,其於1979年至1986年建成,這個項目藉助了西班牙藝術家瑪麗莎·岡薩雷斯拍攝的一組視頻—數百名菲佣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在此樓間空地休憩聚會,吃喝嬉戲,悠閑自在。顯然,福斯特設計的大樓創造了這個對她們而言至關重要的公共空間。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英國、荷蘭、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公共建築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引人注目的展覽。作品「公共工程:建築的公務員」由來自荷蘭大都會建築事物所(OMA)的策展人Reinier de Graaf主持。它由14個風格迥異的建築組成,範圍從荷蘭財政部的公共部門大樓,到米蘭的一所教堂,從一個法國的建築學院,到海沃德美術館,甚至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廳(Queen Elizabeth Hall)和倫敦南岸的珀塞爾音樂廳也都在列。
在圖紙和照片的背景下,塗鴉顯示了女王音樂廳直至今天的變化。
建築要面對的另一個共同問題是甲方、承包商和建築師之間的衝突。為此真應該看看這個,瑞士Herzog & de Meuron建築事務所在德國國家館展出了他們在漢堡的最新項目「Elbphilharmonie」。這個特殊的案例被定義為建築領域的戰場。作為一個自下而上的民主項目,這座音樂廳成為城市中政治、預算以及意識形態爭論的縮影。漢堡市政府起訴承包商在建築中放任成本飆升,承建商轉而指責建築師,最終導致該項目在2011年11月停工。按照設計,音樂廳將包括一座有45間房間的酒店,而現在它們只能是我們眼前的木頭和聚乙烯塑料模型。展區的天花板和牆壁上覆蓋的剪報照片,記述了自2003年啟動伊始持續的分歧。
倫敦Zaha Hadid事務所的同名建築師呈現的作品名為「集體研究的歷史軌跡」,如你猜測,據稱其最初的設想和靈感來源於俄國的至上主義。在作品設計上,作者借用了數學演算形式,這些有機的建築作品由德國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Frei Otto完成,包括用電腦數字模擬來展示的環境和結構設計手法,以及將輕質外殼與張拉結構相結合。作品是懸浮在空中的,一個用褶皺金屬製作的類似海芋屬植物的殼體,正如一位一頭霧水的觀眾所言,「它好像一隻會飛的鯨」。
但在建築行業里,說良心話,有多少想法是真正的原創?是不是大家都在,或多或少地,以共同參考之名互相抄襲?這個讓人諱莫如深的尖銳問題如今由來自倫敦的FAT(Fashion Architecture Taste)工作室提了出來,「抄襲展」赤裸裸擺在大家面前。該展示區呈現的是一個高達5米的文藝復興經典風格的殘缺建築—由義大利建築師帕拉第奧創作的經典作品「圓形別墅」的比例模型複製品。「對於圓形別墅的抄襲,或者說模仿,是一段重要的歷史,其間探索,已成為當今建築文化和建築史的重要組成部分,」FAT的董事之一Sam Jacob說,「我們希望將這段歷史拽進雙年展,給大家看看,我們也許應該討論一下,抄襲,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為一種創新的建築形式。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奇怪。」
國家館:建築的情感
今年的參展國家達到55個,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花園國家館展區,而年輕的參展者則去了軍械庫,以及零星分散在威尼斯各處的場外展區。
日本館憑藉其「建築可以在這裡嗎?眾人之家(Home-for-
All)」主題,獲得最佳國家館金獅獎,這是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與3位年輕建築師干久美子、藤本壯介、平田晃久的團隊作品。而在攝影家畠山直哉的鏡頭下,災后一位失去了他的住房和母親的、土生土長的岩手縣居民的痛苦,傳遞給了每一位觀眾。人們不禁跟隨作者的思路,思考災難之後的人道問題。
「眾人之家」是一個建於岩手縣的社區中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投入使用。眾所周知,海嘯摧毀了岩手縣,而震后如何重建?什麼樣的建築是需要的?伊東和他的團隊會見了當地社區的菅原美貴子,並請其介紹居民與建築師交談,以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最終幫助他們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在當地重建社區。
在日本館同時展出了幾十份設計草圖,這是長達7個月之久的設計歷程之見證。最終的設計將關鍵構件鎖定於可再生的樹木材料。「我們想要超越個人主義,」伊東豐雄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身份和個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讚賞和尊重。但有時,它們可能會變成利己主義。所以這次,我們試著讓3個人一起只做一件事。我們的目的是,最終不會有人站在作品前說出『這是我做的』這句話。」
伊藤開始重新考慮可持續建築和合作的重要性,地震給了他很大觸動。「因為有一些人真的很不幸,他們現在只能住在臨時居所,我需要做的是遠離我熟悉的建築學,再試圖從全新的視角審視建築學,並重新思考—什麼是建築?」
中國館也位於軍械庫,其總策展人是方振寧,他整合了5位建築師和藝術家的作品,簡潔抽象地提出了「原初」(Originaire)概念。其中,32歲女藝術家陶娜的作品「天闕」是用馬賽克小方塊組成的三層繪畫,每層馬賽克有4000片。觀眾們可以拿走馬賽克,等到第一層都拿光之後,就可以看到下一層畫。第一層畫是google地球所見的紫禁城平面圖,第二層是火星,第三層則是銀河系。許東亮的作品「光塔」(Lightopia)是一個由30000多個小紅光點LED線路板組成的互動燈光裝置。而建築師邵韋平創作的「序列」(Sequence)長22米,是一組環形概念建造體的96個剖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藝術家應天齊的獨立參展,其作品名為「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Traces of Centuries and Future Steps)。裝置、影像作品和材料油畫,大塊的深紅色、沉重黑色以及大膽白色,作品共同指向的,是作者的故鄉,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安徽蕪湖老城的拆毀。尤其是視頻向我們傳達了這一點,在2006年之前,居民在此享受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廢墟中的黑色和白色的圖像被推土機推平。後來拆遷的圖像轉為彩色,觀眾心裡的悲傷和憤怒纏繞在一起。中國香港九龍文化區的重點項目「M+」也選擇本屆雙年展的時機進行了項目發布。北京設計周創意總監、知名策展人AricChen被任命為館長。「M+」將於2017年開幕,它將成為香港九龍文化區的重點項目,擔當視覺藝術博物館職能。這裡將彙集中國、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2021世紀優秀的藝術、設計、建築和數碼動畫先鋒藝術作品。在威尼斯最不尋常的東西,可能就是由41歲的德國建築師奧雷·舍人(Ole Scheeren)設計的「漂浮影院」(Archipelago Cinema)了。作為雙年展邀請展的一部分,這裡舉行了紀錄片《不循常規》(Against All Rules)的世界首映。影院安置於軍械庫港口內,由不同模塊的室外浮筏組建而成。今後它將作為一個移動的舞台,用於舉行公共活動。《不循常規》深入探討常駐北京的奧雷·舍人的設計作品和建築哲學。影片跟蹤拍攝中央電視台新台址—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建築之一,記錄這一在世界建築與施工歷史中的空前探索。「漂浮影院的最初靈感來自我在一個電影節看到的泰國小島和木筏,我希望影院的觀眾都在同一個載體之上,漂浮在海洋中。」舍人解釋道。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於2012年11月25日閉幕,毫無疑問,建築師的共同野心仍是實現夢想。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