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12

成都最中國,寬窄巷子最成都@Arch

 成都的窄巷子(《or旅讀中國》雜誌/提供)

 成都的寬巷子(《or旅讀中國》雜誌/提供)


寬窄巷子最成都(《or旅讀中國》雜誌/提供)

撰文/鄺介文


成都傳統的老房子多是木造建築,直到清朝滿人將磚造技術帶至四川,成都才首次出現比較完整的磚牆建築聚落,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弄合組成的胡同街區即是一例。到了民國時期直至抗戰,成都曾經短暫作為首都,西式日式風格傳入西南,這一個聚落即以磚房為基礎,融入四合院、小洋樓、馬賽克等各種樣式,大致成就了如今寬窄巷子的初步面貌,由此也可見成都人包容的性格。

活化代替改建,人人屬於這裡
2008 年翻修落成的寬窄巷子,由建築師朱成負責統籌設計。他以「活化」作為更新主軸,不主張生硬地存留歷史古蹟,而是希望創造一個「在地人感覺很成都,外國人感覺很中國」的雙贏局面,因而才有了如今的寬窄巷子,同時是市民追求安逸的場所,也是遊客體驗巴適的景點。無怪乎香港文化評論者梁文道就如此評價寬窄巷子:沒人覺得這裡不屬於自己,沒人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寬窄巷子儘管範圍不大,從街頭走到巷尾恐怕不消二十分鐘就能夠走遍,卻像林語堂說的那句話:宅中有園,園裡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像一尊俄羅斯娃娃一般,總是能夠在更深處發現新的驚喜。正是因為它是如此耐人尋味,所以足夠每一位市民和遊客坐在這裡耗上一整天,細細品味時光移轉。

這三條巷子各有不同風情。寬巷子被稱為「老成都的底片」,印記了那個看似幽遠實在目前的市井溫情,縱使華貴高檔的時尚餐廳和世俗通透的庶民小吃比肩坐落,咫尺之內的平均消費可能從三元到三百元都有,但成都的氣息依舊在空氣裡飄散著。

窄巷子則是「新成都的會客廳」,在老磚房內經營各色各樣歐風洋氣的酒吧、café、西餐、藝術工房,文化人三三兩兩圍坐在街角開沙龍,於是常有人說,如果把這裡當作一個盤子,裡頭裝的菜色就叫「文化」。

而最短也最低調的井巷子,卻有一條長達四百公尺的磚牆,承載著不同時期的成都,設計師朱成將秦漢唐宋元明清,乃至於金沙時期的磚塊都鑲嵌在這堵牆上,體現了「沒有當下就沒有歷史」的流動性與延續性。


機能豐富的城中之城
在寬窄巷子裡,你可以吃可以喝可以玩可以樂,可以感受最成都的經驗,可以經驗最成都的感受。號稱全城最昂貴的奢華餐廳前十名當中,就有三間位於寬窄巷子內,然而就在它們斜對角,您也能用不到十塊人民幣的花費,坐在木板凳上品嚐三大炮、葉兒粑、粉蒸牛肉等地道小吃。

全球連鎖的國際咖啡品牌星巴克,和土生土長的成都品茗茶座可居,中間只隔了一條不及五米寬的巷弄。提供住宿的龍堂客棧、提供育樂的成都原真生活體驗館、提供書香的見山書局、提供購物的熊貓屋與蜀江錦院,包羅萬象的各色店肆都在寬窄巷子裡。

在酒吧工作的印尼籍調酒師魯賓說,來到成都多年,他很少離開這個街區,基本上生活所需都讓寬窄巷子包辦了,尤其它又是那麼的「成都」。如果張藝謀導演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那麼寬窄巷子大約就是一個來了就不必走的地方。


@Source:  2012/06/13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