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12

芬芳之旅@Fashion

 法國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

 法國的天竺葵種植園。

 摩洛哥的玫瑰種植園。

 玫瑰園中的男孩。

 法國普羅旺斯,熏制中的鼠尾草。

 印度加工廠中檀香油的製作。

 印度加工廠中晾曬的香料。

 巴西的香水研究機構。

 法國格拉斯的調香師。

 玫瑰加工廠的勞動場景。

摩洛哥一家香料加工廠正在運輸大批玫瑰花。

從古埃及的天然植脂到工業化的人造麝香,從用於宗教和醫療到用來裝飾生活、增添情趣,香水和香料具有穿透時間的恆久吸引力。氣味對於人的心理、生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著人類文明的推演,現代香水工業正是源於人類對嗅覺的狂熱追求。然而當神奇的氣味撩撥神經時,你可曾想過從原始香料到成品香水,為了把采自大地的芬芳變成高樓大廈里的氣味消費品,人們付出了多少辛勞和代價?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人就開始在祭祀活動上使用香料,這遠遠比埃及其它的文明更早。從波斯到古羅馬,香水、香料成為古代歐洲宮廷和貴族階層彰顯身份的象徵。直到十五世紀后,人們開始採用動物脂香料生產出更濃烈的香水,並在義大利、法國、英國的上流社會中廣泛傳播。十九世紀下半葉起,人工合成香料在法國誕生,早期的蒸餾法被揮發性溶劑所代替,現代香水工業得以發端。此時,法國南部城市格拉斯(Grasse)成為重要的香水工業和貿易集散地而聲名遠洋,直至今天法國依然是歐洲香水設計和相關產業中心。

格拉斯擁有「世界香水之都」的美譽,法國攝影師Gerard Sioen對這裡的勞動場面幾近痴迷,他深入格拉斯的香水製造車間,並同期遠赴另一大香料原產地——印度拍攝生產場景。Sioen的彩色照片美輪美奐,以精簡和唯美的方式敘述關於香水的故事。更可貴的是,他照片中的色彩部分形成磅礴的氣勢,當圖片攤開在眼前,人們彷彿真的能從中嗅到香氣。事實上,對於色彩的控制是Gerard Sioen整個職業生涯的關鍵詞,生於1952年的他在21歲就離開家鄉隻身來到美國,只為見到影響了彩色攝影史的美國攝影師Ernst Haas。兩年後Sioen開始被多家雜誌認可,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攝影事業。在1989年Anzenberger圖片社剛剛建立時他便加入,至今30多年來幾乎走遍了世界各地旅行攝影,並出版了多部重要的攝影書籍。

Gerard Sioen照片中的溫暖色彩滌盪人心,視覺的力量跨越地域、種族,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然而擅於從更深的潛意識層面觸動人的當屬嗅覺,氣味是整個生物界的共同語言,它超越人與動物的分別,是所有生物體受到外界刺激形成的初始感知。也許正因此,香水的故事成為關於人類社會的最有趣的側面敘述之一,而隨攝影師體驗用汗水和智慧譜寫成的芬芳之旅,或許是進入故事的最好路徑。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