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12

建築藝術:建築的靈魂@Arch







2012-11-07 


建築的靈魂不在於它有多豪華,多怪異,多奇妙,多搶眼眼球,多寬敞,多優質的材料,多高的高科技,多少的投資,多大的大師……而是經過時間,它依舊存在,即使只是殘垣斷壁,你依舊能夠被它感動。

“當我從外面第一次看到這個教堂的時候,我覺得這簡直就像個廢墟,我當時覺得這建築根本就無法再保留下來了。但當我走進建築內部中殿的時候,偶然灑入其中的一束自然光,讓我立刻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這是建築師David Close對已廢舊不堪的Sant Francesc 修道院的最初印象。

當古老文物從地下重現時,工作人員總會耐心的掃去它身上的最後一顆土粒,如有些許破損,便會被立刻交予文物修復技術人員來完成修復,這些技術人員就像外科醫生般,用特殊的方法為破損的文物實施手術,讓他們盡最大可能的恢復昔日的風采。但如果對方是幾百年前的建築呢?擔負修復工作的建築師是否也能用他們設計讓建築重現當時的風采?在建築師David Closes看來,重現過去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那隻是像古董一樣將古建築保護起來,其實在他看來讓古老的建築重獲新生的好辦法便是讓它再被人們重新利用起來,有了前來參觀的人群,這里便會再次展現它的魅力。

眼前的這座看起來古典且現代的建築其實是一座教堂,這座Sant Francesc 修道院位於聖培多爾(Santpedor),早在18世紀,便由方濟會的神父建造完成,之後歷經數個世紀,這裡漸漸變得破敗不堪,到2000年的時候,只剩下教堂部分依舊屹立,卻也是處於完全破損的狀態下,並不能使用,建築空間已漸漸被遺忘,牆體破舊,屋頂上也有塌陷的地方,外立面的磚牆也模糊不清,沾染著各種污垢與破壞痕跡,在有些人看來,這就是一些沒用的破磚亂瓦,有些人乾脆想將這一切通通拆掉,甚至當建築師初次見到它的時候,覺得再次讓它展現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作為最後對這座建築修復的嘗試,業主邀請了建築師David Close,面對這座古老教堂的修復,此時他的任務不但是簡單的修葺,而且還要將一個小禮堂以及一座多功能文化廳融入教堂中,讓它有實用價值,但還要盡可能的保有原有教堂的規模。


David最重要的原則便是盡可能的保有原有建築的模樣,但不對其進行所謂的修補,即使破舊的地方也讓其保持原貌。比如已經坍塌的屋頂部分就在上面修建現代的附加部分,作為天窗,從而也使得自然光更加充分的進入空間。並且建築曾經經歷的歲月,建築師也細心的保留下來,他們將粗糙毀壞的建築表皮保留,同時又加入現代的元素。在這過程中,david說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便是了解這座建築最真實的狀態。


那些古老的牆磚外被裝上現代的透明玻璃和金屬結構,這些新加入的現代元素讓原來的建築看起來像重新甦醒一般,不會與原來建築元素產生對抗性。而且這些新元素賦予原有建築材質一種現代感,即使形態規模沒有改變,這些新元素也讓建築絲毫不過時。設計師說:“與其再現這座教堂,這種融入的方式更能夠與建築的原有脈絡相融合,新元素與老的元素也非常清楚的被區分開”而這種融入的方式並沒有破壞建築的衰敗和破損的痕跡。


室內的燈飾是經過專門設計的,如同空間的珠寶一般,從屋頂垂落,視覺上挑高了空間感,而且在風格上與教堂的屬性保持一致,也讓教堂呈現出一種古典之美,除此之外也最大範圍內保證室內的照明。

中殿部分的室內空間保持了最大的開放度,這裡也是最讓建築師感到其魅力的地方,為了保有並放大教堂中殿的魅力,建築師創造了新的區域作為文化廳所需技術設備的儲存空間,這些新的附加部分,不管是天窗還是作為入口處或是即設備的存儲空間,都被附加於建築外,並沒有再在室內分割空間,保持了室內的寬敞與通透,讓建築的空間感更強,樓梯和斜坡以幾何形態穿插到原有空間,這些過道提供了一個不尋常的參觀線路,給參觀者展示原有建築的魅力。


這種不破壞的方式即是建築師所追求的,並不把舊的完全翻新,也不補救,David Closes表示:這種修復可以讓參觀者閱讀歷史的痕跡,讓他們了解這座建築最重要的空間價值,卻也不放棄使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將現代建築元素引入此空間中。

建築師利用現代的技術和材料,用玻璃、水泥以及金屬材質重新支撐起這座曾經的建築,教堂沒有失去它建築的完整性,並在改造後煥發新的生命力量。穿行在其中,是否曾有瞬間的感覺像是穿過時間隧道,前往18世紀,重新發現這裡的故事? 

沒有留言:

Search+